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603例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抑郁,焦虑,HP感染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编成“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症候调查表”,对辽宁省中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03例进行辩证分型;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 ression scale,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进行测定评分;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对如上结果进行记录,并作以统计分析。结果:1.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可分为五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瘀血阻络型。其中,肝胃不和型213例(35.3%),脾胃虚弱型156例(25.9%),脾胃湿热型75例(12.4%),胃阴不足型132例(21.9%),瘀血阻络型17例(2.8%)。2.肝胃不和型患者SDS评分为(51.57±4.42)分,SAS评分为(51.56±4.39)分,脾胃虚弱型患者SDS评分为(43.28±6.12)分,SAS评分为(42.11±6.03)分,脾胃湿热患者SDS评分(40.18±7.33)分,SAS评分(39.21±6.72);胃阴不足患者,SDS评分(39.98±7.23)分,SAS评分(39.11±5.72)分;瘀血阻络患者SDS评分(40.08±7.31)分,SAS评分(39.16±6.52)分。肝胃不和型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高于其余证型。3.HP感染患者组SDS评分为(41.50±7.66)分,SAS评分为(39.52±7.00)分,明显高于HP未感染患者组(P<.0.05)结论:1.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可分为五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瘀血阻络型。各证型出现的频率依次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瘀血阻络型。2.抑郁及焦虑因素与肝胃不和型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发病密切相关。3.伴发抑郁及焦虑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更易感染Hp。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西医研究
  • 2 中医研究
  • 3 结语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穴位贴敷对肝胃不和型妊娠剧吐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A0)
    • [2].疏肝理气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2)
    • [3].肝胃不和型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31)
    • [4].香苏散合四逆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20)
    • [5].朱莹教授运用抑木培土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临证经验[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10)
    • [6].和胃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09)
    • [7].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7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7)
    • [8].癫狂梦醒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14(01)
    • [9].四逆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40例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 2010(04)
    • [10].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52例[J]. 现代医院 2008(06)
    • [11].五音疗法配合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热奄包在改善肝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23)
    • [12].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30)
    • [1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 中药材 2015(04)
    • [14].疏降饮对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炎症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14)
    • [15].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 2017(04)
    • [16].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21)
    • [17].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33)
    • [18].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38例[J]. 河南中医 2012(07)
    • [19].探讨肝胃不和型胃炎的兼证与治疗[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14)
    • [20].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3)
    • [21].中西药联合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05)
    • [22].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02)
    • [23].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和胃肠激素的相关性[J]. 医学综述 2017(11)
    • [24].浅析李冀教授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证经验[J]. 中医药信息 2015(03)
    • [25].舒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8)
    • [26].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J]. 人人健康 2020(02)
    • [27].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3(04)
    • [28].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4)
    • [29].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10)
    • [30].健脾疏肝汤佐治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3例疗效观察[J]. 国医论坛 2020(05)

    标签:;  ;  ;  ;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