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香蕉产业化发展初步研究

海南香蕉产业化发展初步研究

关键词:海南香蕉产业发展研究

0引言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发展热带现代现代农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一项重要内容。热带现代农业中拥有香蕉的话语权很是重要。香蕉,海南的第一大宗水果,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又是全国农产品市场竞争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农产品,2005年种植面积达56万亩,总产量91.33万吨。2006年全省香蕉种植面积达69万亩,总产量108万吨,产值达26亿元。2008年海南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664.98亿元,2006年光一个香蕉产品就占到2008年全省农业总产值的近26%;海南香蕉产业的未来发展要做大做强,现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海南香蕉产业化进程势在必行。

海南自1998年以来大力发展香蕉产业,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品质地位排第一。2001年,国产蕉与洋蕉在市场的大比拼,2003年“尼伯特”台风、2005年“达维”台风等大灾害考验之后,香蕉已经成为海南第一大宗果品。2007年的蕉癌风波,海南在危急事件的处理上又积累了经验。一路走来,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考验。当前,海南香蕉产业要加快资源整合和产业化建设,做好产业长远规划,这对于推动我国香蕉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海南香蕉在全国农产品市场竞争中最具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简单的理解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是没有替代品,从生产者角度看是别人很难模仿。

香蕉是世界四大鲜果之一,其产量及贸易额仅次于柑橘,位居第二位,全球进口金额为60亿-70亿美元,在我国鲜果市场和世界生产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海南香蕉以其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在全国香蕉生产市场中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海南是全国最适宜生产香蕉的地区,目前生产面积稳定在3.3万公顷、产量84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2.0%和8.4%,占海南省水果的20%和57%。相对其他省份来讲,海南香蕉核心竞争力表现有:

一是品质优。海南香蕉无论是外观质量还是内在品质都是上乘,外观好于其他省份,口感好于菲律宾等世界香蕉主产区,物有所值,故深受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地客商的青睐。海南香蕉已经成为国内高档香蕉的代名词,口碑广受好评。

二是商品率高。海南香蕉95%以上岛外销售,有人开玩笑说海南人自己吃不到好水果,因为好水果都销到内地去了。

2海南香蕉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2.1海南香蕉产业发展面临四大机遇一是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且消费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我国是香蕉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香蕉的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消费香蕉已逐步成为一种习惯。2000-2005年,国内香蕉产量从530万吨增加到575万吨,增长8%。香蕉进口占我国水果进口量的80%左右,居世界第九位。南美香蕉与国产蕉几年前曾在我国市场大比拼,结果洋蕉大败。洋蕉每年向中国的出口量已从70万吨下降到不足10万吨,空档市场,大半是由海南蕉来填补。

二是出口市场的机遇。国际香蕉最高价位市场在日本。台湾香蕉占有日本较大市场,最高峰时期,每年达2000万箱(28万吨)。随着台湾生产成本的增加、香蕉镰刀菌枯萎病(俗称巴拿马病毒)泛滥,出口量日益减少。台湾香蕉的逐步退出,海南高品质的香蕉便乘势而入日本市场。同时,海南香蕉还打入了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和香港、澳门市场。

三是海南香蕉产业开始走入正规。海南的香蕉种苗技术服务、种植栽培、采收包装、保鲜运输、市场拓展、政策导向及社会化服务等各个方面日益完善,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香蕉产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四是地方政府及投资主体看好香蕉。海南香蕉的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2,最高可达1:4。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布局规划,具体投资主体更有信心。如今,“香蕉下水田”已成为全省人民共识,海南省农业厅制定了“香蕉下水田”五年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到2010年,下水田总量将增加到50万亩。

2.2在发展机遇面前,海南香蕉产业发展也面临如下风险和困境:

2.2.1市场风险。“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农产品零关税开始实施后,开放的国内市场将会加剧国内市场竞争。东南亚国家的区域优势如果变化为产业优势,与海南竞争将会很激烈。

2.2.2自然风险。香蕉最怕台风,海南又是台风的多发地,种植规模越大,一旦遭受台风,当年收成可能全成泡影。种植时间越长,遭受毁灭性台风打击的机会可能性也就越大。2003年的“尼伯特”台风,把许多原先不愿投保的蕉农打醒了,保险公司却不愿干了。2005年的“达维”强台风中,海南许多蕉农又遭灭顶之灾。

2.2.3外来病虫害的侵害风险。海南目前还缺乏强制性的覆盖全岛的防治体系和应急预案。如果巴拿马病毒泛滥,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

2.2.4主产区连续种植导致土地板结等影响品质的风险。土地轮作是一种保护措施,如果没事先规划好,连续多年种植的后果将严重影响品质。

2.2.5缺乏风险预警机制。海南香蕉风险预警机制方面的工作还很薄弱。2007年的蕉癌风波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个很好的教训;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平时把工作做细做透,未雨绸缪,关键时刻就不会茫然无措。

2.2.6香蕉缺少深加工企业,众多小蕉农抗风险能力差。

2007年6月12日,琼海市、文昌市等地的香蕉收购价跌至平均每公斤0.2元,低迷的价格让蕉农一筹莫展,不少种植户只好让香蕉烂在地里,拿香蕉喂猪。但在拥有近10万亩香蕉的澄迈县,香蕉只能卖到内地市场,没有一家成规模的香蕉深加工企业。海南省澄迈县热带水果协会会长李隆基说,不光是澄迈县没有,整个海南省香蕉深加工都是空白,成熟的香蕉如果四五天内卖不出去的话,农民真的是叫天天不应,一年的辛苦打水漂了。

香蕉产业之所以一次次遭遇危机,一是由于农民、投资商一窝蜂种蕉,被市场套牢;二是销售渠道不畅,大多蕉农在家等市场;三是香蕉产业规划缺失,广东、海南产地的香蕉集中上市,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大跌。

3海南香蕉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海南香蕉产业发展面临三大难题:

一是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还不算高。虽然近年来,海南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2008年全省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51个。目前,公司+农户、行业协会+农户模式的生产经营方式比较流行,但相对国外的香蕉企业,海南香蕉企业规模太小。美国三大公司金吉达、杜乐、蒂盟控制了80%的世界香蕉市场份额,每家拥有或控制种植基地均在300万亩以上。海南香蕉产业总量不算太小,有近3.3万公顷,但单个企业拥有香蕉产业不具规模。省内企业各自为战,形成不了整体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海南省香蕉产业组织类型大体有农户分散型、专业香蕉合作社、企业带动型等形式,大量分散农户的存在,数量众多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可想而知;企业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有由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并严格遵守的规章制度,农民有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力,联系上的互动性和灵活性较好,利益分配透明,有利于推动香蕉产业化的发展。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在实践中已渐出优势,它以企业为龙头,联结基地农户,以企业发展带基地,是生产、加工、信息、服务及科研中心,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二是营销网络渠道不畅,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快速作战、机动作战能力不强。海南蕉业基本上没有一个自己的销售网络渠道,田间地头交易比例占到香蕉销售量的70%以上,直销渠道及专业中介很欠缺。

三是融资比较困难。农业还改变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不大愿意贷,加之手续繁琐成本过高,海南蕉业与我国其他农业产业一样融资渠道不畅。产业发展所能依靠的资金来源渠道及数量有限。

3.2海南香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种植户的贡献,在困难面前,他们作了许多有益尝试和摸索。海南万钟实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滚打,已成长为海南最大的香蕉专业公司,在乐东拥有香蕉基地面积3万余亩,公司采取的“六统一”做法,值得各大香蕉龙头企业借鉴:

一是统一组织主体。通过增资、扩股、参股、联合、兼并等途径,组建新的实业集团;改造内部机构设置,组建生产管理中心、物资供应中心、财务结算中心、香蕉研究所;采取公司独资、控股、参股、合作等形式,把其他公司蕉园和农户蕉园整合起来,建立一批以乐东为基础、覆盖海南西南部的标准化香蕉产业园区。

二是统一技术标准。在万钟公司现有技术及质量标准基础下,编制出种苗、栽培技术、采收、包装、保鲜及商品质量六大标准,通过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与有关单位的认证,严格应用到每一个加盟公司、基地和农户的生产经营上。

三是统一安排生产与市场分期。根据海南气候条件以及满足生产与销售的需求,万钟公司对香蕉产业园区进行统一生产与市场分期。也就是有计划地错开上市时间,按计划生产,满足销售需求。

四是统一品牌与市场销售。由万钟公司在乐东县九所新区建设跨区域的香蕉交易中心,组建专业销售公司,建立产地销售平台。在上海、北京、武汉建立三所日加工能力1万箱的香蕉加工配送中心,建立销地市场平台。组织高档蕉,直销日本、韩国等中、小型超市,逐步进入这些国家的主流市场。销售市场打出统一品牌,巩固国内市场地位,逐步培育成国际品牌。

五是统一产业配套。围绕香蕉种苗、种植、包装、运输和市场等产业化链条,万钟公司采取统一组织、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等方式,逐步发展香蕉相关产业。统一供应种苗,扩大香蕉组培及育苗厂;统一组织生产,发展“蕉园+猪场”、香蕉茎秆纤维回收加工项目及塑料制品回收项目;统一采购,提供农资、化肥、农药、套袋、纸箱、刀具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

六是统一防范风险。主要是防范市场风险及种植灾害风险。统一调整生产上市期,抓住海南香蕉在国内市场上市的优先期,规避台风的打击。组织开拓国内高档市场、出口日本等市场,来防范销售风险。组织开展香蕉风灾保险,统一防治病虫害,防范种植灾害风险。

4海南香蕉产业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海南香蕉产业发展在抓住机遇,注重防范风险,突破瓶颈的同时,关键在于对海南全省香蕉产业资源进行整合,放大发展空间,加快产业化进程。基本思路是:目标为打造海南香蕉大省、强省,在此基础上培育大型龙头企业主体,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民”的产业模式,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生产分期与市场销售、统一产业配套等要求,提高海南香蕉产业化水平。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香蕉产业应该在中国香蕉产业发展中发挥先导性示范作用,加快海南香蕉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化建设,这对于推动我国香蕉产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香蕉产业化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4.1建立海南香蕉产业长远规划和长效机制,以法规制度来保证。“十一五”末,海南全省香蕉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250万吨。香蕉产业长远规划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工作先行确立,在具体的思路上突出长远与其他产业的相互配套,布局上以西部的东方、乐东等地区为重点,各级政府动员,并组织力量大力推进。

4.2实行品牌战略,以品牌促发展,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政府协调,通过行业协会建立起有效的经营信息交流平台和生产技术交流平台,保证信息的畅通传递,尽量减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目前,海南有名的香蕉品牌有“尖峰岭”、“耀正”、“大丰裕”等。“尖峰岭”牌香蕉外观优良、香甜可口,是海南省名牌产品和国家最佳品牌香蕉之一,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

4.3发展香蕉深加工企业,特别是扶持香蕉龙头企业建设。政府大力培育2-3个香蕉资源整合、产业化建设主体,延长产业链,稳定市场,以带动整个海南的香蕉资源整合和其他香蕉主产区的产业化建设。

4.4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推进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海南省人大、省政府可制定并公布实施全省香蕉产业标准化体系和病虫害防治体系的有关法规、行政规章。建立涵盖产地地理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加工包装标准等方面的标准化体系,使各个生产基地和企业都有章可循,基本消灭无标生产。政府还要加强对香蕉的检验检疫、质量检测,重点做好种苗的检验检疫,严把质量关,把可能的病害消灭在种苗期。建立覆盖全岛的香蕉病虫害防治机构网络,明确防治的强制性措施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因为生产技术先进,乐东香蕉生产标准已被农业部上为国家标准,走到了前列;

4.5建立应对香蕉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马上启动,不至于到时手忙脚乱。预警机制应有超前意识,从天气、市场、技术等环节加以考量。

4.6推广多形式的融资渠道。临高县南宝镇在2005年自发形成“协会+基地+农民合作社”的新型组织形式,带动了农户发展香蕉产业。在目前融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的情况下,各投资主体要多想办法,而不能一味求等。

4.7政府加快支持开展香蕉风灾保险业务。海南是台风的多发地,香蕉又怕台风,如何处理好矛盾?可由省、市(县)政府主导,财政、保险公司、税收等多方筹资,建立香蕉风险补偿基金,用于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各种财政补贴。

海南真正把旅游业和热带现代农业搞好会富甲天下,而香蕉产业作为热带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了,前途不可限量。

标签:;  ;  ;  

海南香蕉产业化发展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