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参数不对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预应力筋,复位性能,有限元分析
参数不对称论文文献综述
杨坳兰[1](2019)在《预应力筋的关键参数对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复位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相关结构抗震实验表明,装配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点的构造,节点是决定结构整体性能的关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表现出震后残余变形较小的特点,所以业界普遍认为该节点性质在抗震性能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本文所提出的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是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新型连接方式,是由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筋与预制混凝土结构组成的,其中耗能钢筋只布置在梁截面上部。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梁柱的连接部位,并通过预应力筋的回弹作用,使结构具备一定的自复位能力,从而使结构的残余变形变小,达到结构震后可修复的要求。本研究针对预应力筋的关键参数,将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装配式框架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的复位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本文采用参考文献中东南大学的一组试件中的实验数据进行模型的建立,通过建立节点模型模拟数据与该节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钢筋的应变变化,验证了本文建模理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然后,为了研究预应力筋对不对称混合装配式框架节点的复位性能,在上述验证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节点模型,针对预应力筋设置不同有效预应力值、配筋率以及梁端下部偏心位置的相关参数,分析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骨架曲线、滞回曲线、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复位性能。研究表明:预应力值的有效预应力值和配筋率越大,节点的复位性能越好;预应力筋应尽量布置在梁截面中心位置处,以保证节点的良好的复位性能。如若布置在偏心位置,则其距离宜在梁截面中心位置的1/6到1/4处。再者,为了更好的研究节点的复位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构件梁柱交界面接缝材料替换过程,对3个节点模型进行修复处理,再次分析节点在各个参数下低周往复荷载下的骨架曲线、滞回曲线、刚度退化及复位性能,与上一次的模拟情况做相应对比,结果表明:只要进行简单的修复,节点修复后的抗震性能基本可达到原节点的水平,但预应力筋如果配置过多钢绞线,过高的配筋率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节点的自复位能力。(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关志鹏[2](2019)在《不对称线圈结构和参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特性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经开始在一些领域替代传统通过导线传输电能的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看到将有线充电改为无线充电方式已经成为目前许多消费产品升级换代的形式,然而为了保持用户对于产品以往的使用习惯,将产品的供电方式由有线供电改造成无线输电或者在使用导线充电的基础上为设备添加无线充电的功能时,一般要求不改变现有产品的外形,这往往限制了电能接收端在设计上的选择,造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不对称的结构,研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不对称线圈结构与参数将为实际应用中多种多样的无线输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性的意义。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不对称线圈结构与参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实现更理想的电能传输效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不对称结构的表现形式,讨论了造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不对称结构的因素。同时,研究了不对称的线圈结构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线圈内阻、电感和互感的影响。其次以带有串联补偿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路互感理论进行建模分析,对线圈结构与参数不对称系统的功率传输特性进行了讨论,详细分析了不对称线圈结构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以及耦合系数、负载值、谐振频率等因素对系统传输特性的影响。接着结合理论分析的结果,以工业上常见的无绳化电动工具18V锂离子电池组作为充电对象,设计了不对称线圈结构和参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样机,详细讲述了系统各个子模块的设计细节,并且通过仿真初步验证了分析结果和设计的合理性。最后搭建不对称线圈结构与参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样机并且进行实验,对18V锂离子电池组进行充电,输出功率约为56W,与理论值基本相符,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1)
董清,邵鹏程[3](2018)在《单相电源法测量单回不对称线路阻抗参数的误差分析与改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压输电线路数量的日益增多,因此大多数线路都采用不换位的架设方式,该文对单回不换位线路叁相阻抗参数测量时所采用的单相电源测量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由于测量电路考虑了大地电阻对阻抗参数的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大地电阻的方法。在进行单回不换位线路叁相阻抗参数的计算时,电流矩阵的求逆运算给叁相阻抗参数的计算带来了很大的误差,并且推导出了误差项的表达式,为了减小误差,文中提出了采用双端测量方法测量出叁相线路首、末端的电压和电流,最后以一条500 k V的单回不换位线路为例,利用首、末端得到的叁相电压、电流量在进行单回不换位线路叁相阻抗参数的计算时可以减小误差,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8年15期)
衣倩慧,黄江明[4](2018)在《质量信息不对称产品市场上的逆向价格选择——基于半参数估计的电商数据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关注的是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价格和促销折扣的反应。当消费者缺乏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信息时,会将价格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重要线索,认为高价的产品有着更高的质量。本文利用电商平台母婴市场的消费者订单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估计消费者异质性的多元离散模型验证了市场上存在叁类消费者:一类消费者是高质量追求者,对于他们,价格与购买意愿的关系呈U型;一类是低价追求者,他们对折扣信息敏感,价格与购买意愿呈负相关;一类是同时追求高质和低价的消费者,对于他们,价格与购买意愿关系呈U型,也会对折扣有较强的正向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物价》期刊2018年06期)
杨小攀[5](2018)在《∧_c~+→∧π~+衰变中不对称参数和CP破坏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利用LHCb实验数据研究Λ C +→Λπ+衰变中的直接CP破坏。LHCb是一个位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专门用来研究重味强子衰变的实验。本分析中所用到的数据是LHCb实验于2016年采集的质心系能量为13 TeV的质子-质子对撞数据,其对应的积分亮度为1.67 fb-1。在标准模型中,Λ c +→Λπ+主要通过交换W+玻色子的树图过程进行,其CP破坏基本为零,但某些新物理模型中的带电希格斯粒子的贡献可引起额外的CP破坏。本文通过研究级联过程Λ c +→Λπ+,Λ→pπ-中质子的角分布,测量宇称破坏有关的不对称参数,通过比较A c +和Λ c-衰变的不对称参数确定CP破坏参数。为了提高Λ c +的信噪比,首先研究了离线数据分析事例选择条件,利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进行组合本底的压低。对Λ c +及其反粒子Λ c-的不变质量谱分别进行拟合,拟合中的信号和物理本底的形状由蒙特卡洛模拟确定。为了进行角度分析,对数据样本用Splot方法进行了加权,以消除本底事例对角分布的影响。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到的效率与角度关系对数据的角分布进行了效率修正。最后利用理论公式对修正后的Λ c +和Λ c-角分布分别进行拟合,得到平均不对称参数和CP破坏参数,结果为αAc =-0.748 ±0.022,A cP=-0.010±0.009。此初步结果的系统误差尚需进一步研究并有较大改善余地。此项研究表明,LHCb实验具有了对过程Λ c +→Λπ+,过程CP破坏的高精度探测能力。(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陈洪洲,毕春伟[6](2018)在《近岸斜向波浪不对称特征参数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岸波浪的不对称特征对浅水区泥沙输运以及海岸结构物受波浪冲刷影响而引起的破坏都起着关键作用,而目前关于波浪不对称特征的研究多集中在正向传播方式上,没有考虑斜向传播的影响,因此,对斜向波浪在近岸传播过程中的波形不对称特征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高阶Boussinesq水波方程建立了斜向入射波浪沿斜坡传播的数值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数值试验,模拟了入射波浪沿0°~75°不同方向的传播过程。通过对不同角度入射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入射角度对波浪不对称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角度越大的波浪,其在变浅过程中的二阶谱以及波浪的偏度和不对称度参数也越小。说明随着波浪入射角度增大,其非线性相互作用程度会发生减弱,导致波浪的非线性特征增长趋势逐渐变缓。最后,给出了考虑斜向角度影响的波浪不对称特征参数经验公式。(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3期)
罗福玲,胡志坚,倪识远,傅晨宇[7](2018)在《叁相不对称T型输电线路参数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T型输电线路参数测量方法基于线路的叁相参数对称,没有考虑线路叁相不对称对参数测量的影响,而现有的不对称输电线路参数测量方法不适用于含T型接线的特殊输电线路。提出了叁相不对称T型输电线路参数测量方法,应用Levenberg-Marquardt(简称L-M)优化算法求解输电线路非线性参数方程组的参数。通过PSCAD软件对单回不对称线路参数测量方法的仿真,验证了用L-M算法计算非线性方程组参数的可行性。然后对所提出的不对称T型输电线路参数测量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不对称T型输电线路参数测量方法是正确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8年04期)
吴蓉,周紫霞,廖素华,李金瑛[8](2018)在《OCT测量的视网膜及黄斑后极部不对称参数在早期POAG中的诊断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视网膜及黄斑后极部不对称参数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中的诊断意义。设计诊断技术评价。研究对象50例(100眼)早期POAG患者和50例(100眼)正常对照者。方法应用高分辨率相干光断层扫描(Cirrus HD-OCT)进行黄斑模块和视盘模块扫描,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黄斑厚度、黄斑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并进行双眼和同一眼内不对称参数分析;Humphrey视野计检查视野平均缺损(MD)和模式标准差(PSD)。用受试者工作特性下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参数诊断早期POAG的能力。主要指标RNFL厚度、黄斑厚度、GCIPL厚度及不对称性分析和AUC值。结果早期POAG组,上方、下方及总体的视盘RNFL厚度、黄斑厚度、GCIPL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除眼内视盘RNFL厚度的差值(P=0.128),其余组间各测量参数的不对称性分析即绝对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CIPL诊断效能最高者是双眼上方GCIPL厚度差值,AUC值为0.933,其次是GCIPL总体厚度(AUC=0.922)。视盘周围RNFL参数中诊断效能最高者是双眼视盘RNFL总体厚度差值(AUC=0.894)。黄斑厚度参数中诊断效能最高者是黄斑总体厚度(AUC=0.85)。特异性在95%时,总体GCIPL厚度的敏感度最高(85%);其次为总体GCIPL厚度差值(80%)。结论Cirrus-HD OCT测量视盘RNFL厚度及GCIPL厚度并进行双眼不对称参数分析对早期POAG的诊断价值比黄斑厚度参数大。但同一眼内不对称参数分析的诊断能力最差。(本文来源于《眼科》期刊2018年01期)
陈俊驰,郭玲[9](2018)在《上中切牙龈缘高度不对称的相关美学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人群对中切牙龈缘高度不对称的敏感性与可接受度,探讨不同人群对软组织美学的看法,使临床医生更好的完成前牙美学修复。方法:本实验为随机对照试验,共调查受试者913名并分为3组,将不同程度的双侧中切牙龈缘高度不一致的图片打乱顺序让受试者进行VAS评分及接受与否调查了解其敏感度和接受度,结果使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专业人士的最小察觉值为龈缘位置变化±0.75 mm(P<0.05),有修复史和无修复史的非专业人员均为+1.00mm和-1.50mm(P<0.05)。口腔专业人员50%接受度值为±1.00mm,非专业人员为+1.50mm和-1.25mm。结论:口腔专业人员比非专业人员更容易察觉牙龈的变化,同时可接受的范围也较小。(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王海彬,朱荣生,王秀礼,王学吉,卢永刚[10](2017)在《不同设计参数对离心泵内部不对称空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对离心泵内部不对称空化现象的影响,以一台单级单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保持泵体和叶轮其他参数不变,分别改变叶轮的叶片数、包角和冲角并建立相应模型,采用ANSYS-CFX软件对各模型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叶片数越多,越不利于各流道内的对称性流动,会造成不对称空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加大叶片包角可以使叶轮各流道内流动更均匀,缓解离心泵内的不对称空化现象;选择合理的冲角不仅可以提高泵的抗空化性能,同时也可以减轻离心泵内的不对称空化现象。(本文来源于《水泵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参数不对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经开始在一些领域替代传统通过导线传输电能的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看到将有线充电改为无线充电方式已经成为目前许多消费产品升级换代的形式,然而为了保持用户对于产品以往的使用习惯,将产品的供电方式由有线供电改造成无线输电或者在使用导线充电的基础上为设备添加无线充电的功能时,一般要求不改变现有产品的外形,这往往限制了电能接收端在设计上的选择,造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不对称的结构,研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不对称线圈结构与参数将为实际应用中多种多样的无线输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性的意义。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不对称线圈结构与参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实现更理想的电能传输效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不对称结构的表现形式,讨论了造成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不对称结构的因素。同时,研究了不对称的线圈结构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线圈内阻、电感和互感的影响。其次以带有串联补偿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路互感理论进行建模分析,对线圈结构与参数不对称系统的功率传输特性进行了讨论,详细分析了不对称线圈结构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以及耦合系数、负载值、谐振频率等因素对系统传输特性的影响。接着结合理论分析的结果,以工业上常见的无绳化电动工具18V锂离子电池组作为充电对象,设计了不对称线圈结构和参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样机,详细讲述了系统各个子模块的设计细节,并且通过仿真初步验证了分析结果和设计的合理性。最后搭建不对称线圈结构与参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样机并且进行实验,对18V锂离子电池组进行充电,输出功率约为56W,与理论值基本相符,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参数不对称论文参考文献
[1].杨坳兰.预应力筋的关键参数对不对称混合连接节点复位性能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2].关志鹏.不对称线圈结构和参数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特性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董清,邵鹏程.单相电源法测量单回不对称线路阻抗参数的误差分析与改善措施[J].电测与仪表.2018
[4].衣倩慧,黄江明.质量信息不对称产品市场上的逆向价格选择——基于半参数估计的电商数据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18
[5].杨小攀.∧_c~+→∧π~+衰变中不对称参数和CP破坏的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18
[6].陈洪洲,毕春伟.近岸斜向波浪不对称特征参数化[J].水科学进展.2018
[7].罗福玲,胡志坚,倪识远,傅晨宇.叁相不对称T型输电线路参数测量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
[8].吴蓉,周紫霞,廖素华,李金瑛.OCT测量的视网膜及黄斑后极部不对称参数在早期POAG中的诊断意义[J].眼科.2018
[9].陈俊驰,郭玲.上中切牙龈缘高度不对称的相关美学参数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8
[10].王海彬,朱荣生,王秀礼,王学吉,卢永刚.不同设计参数对离心泵内部不对称空化的影响[J].水泵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