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交通出行总量快速增加,出行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城市交通出行需求,我国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城市道路和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与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快速发展所对应的是,枢纽换乘系统的换乘状况并不理想。为加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内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提高换乘效率,促进城市一体化交通的发展,亟需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定位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力图建立起适合我国城市发展实际需求的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系统分析、理论研究与实例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思路上,在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的基础上,从我国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的发展过程梳理开始,分析枢纽换乘系统的结构、发展动力、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发展趋势,以换乘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探讨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影响因素,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选取枢纽换乘系统评价指标,进而建立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综合物元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西直门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评价的实例应用研究。通过研究,论文建立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涵盖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包括枢纽规模适应度、枢纽与其它枢纽的负荷均衡度、平均换乘时间等9项评价指标,并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指标定义、计算方法和指标分级值;构建了基于物元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方法的实际运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简便地将多指标评价转换为单目标评价,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做出评价,而且通过分析数值结构的各分项组成,可进一步分析各分项指标的适应性水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分析
  • 2.1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概念、分类及功能
  • 2.1.1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概念界定
  • 2.1.2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分类
  • 2.1.3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功能
  • 2.2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发展分析
  • 2.2.1 换乘系统概念及发展过程
  • 2.2.2 换乘系统结构
  • 2.2.3 换乘系统发展动力
  • 2.2.4 换乘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 2.2.5 换乘系统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影响因素分析
  • 3.1 宏观因素
  • 3.1.1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 3.1.2 城市功能定位
  • 3.2 中观因素
  • 3.2.1 综合客运枢纽规划模式
  • 3.2.2 枢纽在城市中的布局
  • 3.2.3 枢纽与交通线网相匹配能力
  • 3.3 微观因素
  • 3.3.1 换乘设施配置
  • 3.3.2 枢纽内组织管理
  • 3.3.3 换乘舒适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思路
  • 4.2 指标体系内容
  • 4.2.1 宏观层面评价指标
  • 4.2.2 中观层面评价指标
  • 4.2.3 微观层面评价指标
  • 4.3 评价指标阀值建议值
  • 4.4 评价指标分级范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 5.1 常用评价方法综述
  • 5.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3 物元基本理论和概念
  • 5.4 基于物元理论和AHP的换乘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 5.4.1 物元矩阵的建立
  • 5.4.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5.4.3 待评单元关于各评价等级关联度的计算
  • 5.4.4 评价等级的确定
  • 5.5 实例分析
  • 5.5.1 西直门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概况
  • 5.5.2 西直门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综合评价
  • 5.5.3 评价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下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综合客运枢纽布局模式及适用性分析[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酒泉南综合客运枢纽的初步设计研究[J]. 中国勘察设计 2020(03)
    • [3].信息共享视角下铁路客运枢纽出租车运营通道数优化模型[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4].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项目资金补助政策研究——以淮安东站为例[J]. 交通企业管理 2020(03)
    • [5].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换乘服务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基于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服务便利化问卷调查[J]. 交通工程 2020(03)
    • [6].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3)
    • [7].高铁型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探析[J]. 质量与市场 2020(07)
    • [8].离岛城市客运枢纽功能分析与实施策略[J]. 交通与运输 2020(S1)
    • [9].桐城综合客运枢纽站交通影响评价[J]. 工程与建设 2020(04)
    • [10].综合交通客运枢纽信息化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0(08)
    • [11].基于现状改建的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以石河子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为例[J]. 交通企业管理 2020(06)
    • [12].铁路客运枢纽区域地下步行通道的模式与适用性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0(10)
    • [13].轨道交通时代下的城市公路客运枢纽发展策略研究[J]. 中外建筑 2018(12)
    • [14].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及动因分析[J]. 综合运输 2019(05)
    • [15].中小城市综合客运枢纽选址研究——以广义费用为依据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改进为例[J]. 智能城市 2019(14)
    • [16].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深圳铁路客运枢纽规划思路探讨[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9(11)
    • [17].综合客运枢纽疏运策略研究——以广州南站为例[J]. 价值工程 2018(20)
    • [18].推进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11)
    • [19].铁路客运枢纽与城市协调关系及对策[J]. 城市交通 2018(04)
    • [20].基于粗集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综合客运枢纽服务水平评价[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6(04)
    • [21].《综合客运枢纽通用要求》行业标准制定及简析[J]. 综合运输 2017(01)
    • [22].泉州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进出站交通方案研究[J]. 江西建材 2017(08)
    • [23].综合运输客运枢纽换乘系统布局优化模型[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4].上海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的思考[J]. 交通工程 2017(01)
    • [25].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信息化系统发展趋势分析[J]. 综合运输 2017(04)
    • [26].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交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北方交通 2017(05)
    • [27].导读:面向体验经济时代的城市客运枢纽[J]. 城市交通 2017(02)
    • [28].全球城市视角下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策略研究[J]. 交通与港航 2017(02)
    • [29].高铁型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铁道工程学报 2017(06)
    • [30].广义费用下中小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吸引范围研究[J]. 综合运输 2017(07)

    标签:;  ;  ;  ;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