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研究

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研究

论文摘要

近代中国,比较中西文化,确立中西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始终是志士仁人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冯友兰以独特的理论视角观察比较中西文化,提出中西文化的不同在于文化类型的不同;并以文化类型转化的方式回答了“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第一章阐述了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的理论基础,时代背景和中西文化论争的历史进程。冯友兰在中西文化交汇的时代大背景下,融汇中西,扬各家之所长,建立起了独树一帜的新理学思想体系,试图从哲学的层面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以便沟通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第二章论述了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的地域说、古今说、类型说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冯友兰认为文化类型说以类的观点观察中西文化,中西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在于通过产业革命实现由生产家庭化文化类型向生产社会化文化类型转变,实现中国到资本主义的自由之路。第三章综合评价了冯友兰中西文化观对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与发展趋势所具有的进步性,同时分析了冯友兰对共殊关系的非科学理解以及未能贯彻唯物史观原则而使其中西文化观不具有现实意义;但冯友兰中西文化观对当代进行现代化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因此,我们既要守住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自强不息;又要向西方学习,与时俱进,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也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走中西文化融合之路,走综合创新之路,建设先进文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西文化论争
  • 第二章 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的内容和基本观点
  •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差别是地域的差别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差别是古今的差别
  • 第三节 中西文化观的差别是文化类型的差别
  • 第三章 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的历史进步性
  • 第二节 冯友兰文化观的局限性
  • 第三节 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冯友兰中西文化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