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山水画风格的流变

宋元山水画风格的流变

论文摘要

宋元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的主流,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其绘画风格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们虽一脉相承,但却保持着各自鲜明的时代特色,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中国山水画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山水画渐趋成熟,以展子虔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画家将青绿山水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王维以水墨渲淡为法的艺术形式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五代时期,水墨山水画开始走向成熟。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与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遥相呼应,标志着写实山水画趋于成熟,从此以笔墨写实为造型手段来表现山水意境的审美观念被正式确立起来。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到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北宋以李成、范宽和郭熙为代表的北方画家继续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而以苏轼、米芾等文人却另辟蹊径,山水画以强调水墨写意,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南宋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为代表的院体画家,开始尝试山水画新的表现形式,他们着意于章法布局的构思,特写边角之景。在笔墨风格上则更加注重主体的个性化。这些新的风格的出现为山水画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山水画经历了五代、两宋的发展,尚形、写实的笔墨技法已成为当时画坛的风尚,山水画家积累的丰富笔墨技巧和创作经验,为元代山水画的转变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继承宋AI写作实画风和文人画思想的基础上,元代文人画开始走向成熟。赵孟頫作为元初画坛的领袖,在元代文人画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明确地提出书画同笔的理论,为元代抒情写意画风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元代中晚期以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为代表的“元四家”完成了文人画的笔墨转型。他们在感悟自然山水之美的同时,开始重视笔墨的内涵和趣味,认识到笔墨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相对独立的美,它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主观精神、境界和气韵。他们在秉承传统的同时,对前人的笔墨进行大胆创新,经过稍加萧散的变化,形成了符合文人气质的简率、写意风格。宋元山水画风格的发展,从写实、重再现到写意、重表现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山水画随时代而嬗变的发展规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山水画的产生
  • 1.1 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产生
  • 1.2 隋、唐山水画的发展
  • 第二章 五代山水画的发展及南北方画派的形成
  • 2.1 五代山水画概况
  • 2.2 荆浩写实性山水画的开创及其意义
  • 2.3 董源与南方山水画派
  • 第三章 宋代山水画的繁荣兴盛
  • 3.1 李成、范宽山水画风格的形成
  • 3.2 继往开来的李成画派
  • 3.3 文人画及其思想的确立
  • 3.4 南宋山水画的变革
  • 第四章 元代山水画的转变
  • 4.1 元代山水画转变的条件
  • 4.2 赵孟頫在元代文人画发展中的开创性作用
  • 4.3 元四家山水画的演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宋元山水画风格的流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