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乳酸膜修复慢性鼓膜穿孔的实验研究

改性聚乳酸膜修复慢性鼓膜穿孔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1目的:1.1探讨如何利用普通数码照相机在内窥镜下进行豚鼠中耳显微成像,以收集有价值的影像资料。1.2探讨构建慢性鼓膜穿孔动物模型的方法。1.3探讨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及改性的聚乳酸膜修复豚鼠慢性鼓膜穿孔的效果。2方法2.1对5只(10耳)正常豚鼠中耳进行解剖,采用普通数码照相机经内窥镜进行照相。2.2将30只(60耳)豚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将豚鼠鼓膜部分切除后将创缘内翻,实验组加用鼓膜置管一周,术后每周观察鼓膜愈合情况,于2月鼓膜穿孔仍未愈合者为造模成功,并用图像分析软件Photoshop分析内窥镜下获得的穿孔鼓膜照片,计算穿孔与全鼓膜面积比例。2.3利用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聚乳酸膜进行处理,制备改性聚乳酸膜;将45只(90耳)豚鼠鼓膜部分切除后将创缘内翻,并用鼓膜置管一周,于2月鼓膜穿孔仍未愈合者为造模成功;使用聚乳酸及改性聚乳酸膜作为贴补材料,修复豚鼠慢性鼓膜穿孔,观察1个月内鼓膜愈合情况。3结果3.1采用普通数码照相机经内窥镜进行照相,获得了清晰的豚鼠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蜗窗、面神经等图片。3.2实验组有25耳未愈(86.21%),对照组有12耳未愈合(41.38%),两组之间鼓膜穿孔的愈合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鼓膜穿孔比例为0.32±0.03,对照组鼓膜穿孔比例为0.31±0.04,两组之间鼓膜穿孔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3.3成功制备了厚度恰当的聚乳酸及改性聚乳酸膜;45只豚鼠(90耳)中,75耳造模成功,改性聚乳酸组、聚乳酸组及自然愈合组愈合率分别为88.0%、52.0%和16.0%(P<0.05)。4结论4.1数码照相机具有轻巧、便携、操作简便的优点,同时还有及时修正、重复摄录和输入电脑进行图像处理的功能。由于数码照相机镜头可以直接对接内窥镜的目镜进行摄录成像,因此,具有其他数字影像处理系统和光学相机难以替代的优点。4.2通过鼓膜部分切除边缘内翻加置管固定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建立慢性鼓膜穿孔动物模型。4.3聚乳酸及改性聚乳酸膜可促进鼓膜穿孔修复,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临床应用型鼓膜修复材料。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4 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内窥镜下数码照相机豚鼠中耳成像技术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置管法构建豚鼠慢性鼓膜穿孔模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改性聚乳酸膜修复慢性鼓膜穿孔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综合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临床实践、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贴片法在治疗慢性鼓膜穿孔中的作用[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13)
    • [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慢性鼓膜穿孔对内耳功能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09)
    • [3].慢性鼓膜穿孔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9(04)
    • [4].颗粒酶B在慢性鼓膜穿孔炎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01)
    • [5].置管法构建豚鼠慢性鼓膜穿孔模型[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13)

    标签:;  ;  ;  ;  ;  ;  ;  ;  ;  

    改性聚乳酸膜修复慢性鼓膜穿孔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