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部分S1株系SSR分析及配合力研究

2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部分S1株系SSR分析及配合力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39002和39007群体不同基本株的S1代66个单株及其与3个测验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的198个组合为供试材料,对单株及株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和供试群体Sl的多态位点数,基因杂合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株高、穗位高、播种~抽丝日数、播种~散粉日数、穗长、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单株产量、穗重、粒深、百粒重组合间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12个性状组合间存在真实的差异。2.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穗位高与粒深SCA组合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性状GCA和SCA亲本和组合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这些性状的GCA和SCA在亲本和组合间存在真实的差异。3.66个单株GCA分析表明,不同性状GCA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单株数有一定差异,百粒重只有少数单株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余性状达显著或极显著的则相对较多。就产量性状的GCA表现而言,39002S1优于39007S1。比较各性状株系内个体间GCA存在显著差异的株系数目,各性状间有较大差异。其中经济性状中以穗行数、行粒数、穗重和单株产量的差异较大,农艺性状中除株高外其余性状的差异较大。4.22个S1株系GCA分析表明,在穗长、秃尖长、穗重、穗行数、单株产量、粒深和百粒重这7个性状中(秃尖长按负向最大)的计,39002S1达正向显著或极显著的株系数多于39007 S1,且39002 S1GCA正向变幅比39007S1大,负向变幅比39007S1小。39002 S1中的331株系及39007 S1中的485株系不仅产量GCA效应值较高,且多数经济性状的GCA效应值为正,可能具有较大利用潜势。5.198个组合的SCA分析表明,不同性状SCA效应值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组合个数有较大差异,株高最少,穗重、单株产量居中,穗长、行粒、秃尖长、百粒重最多。在各性状SCA正向效应值最大(秃尖按负向最大的计)的组合中,被测个体在株系269、495分别出现5次和4次;在负向效应值最大的组合中,被测个体在株系269、515分别出现4次和3次。通过与GCA效应相比较可看出GCA与SCA间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因此对群体自交后代的利用,在GCA选择基础上还应注重SCA选择。比较单株产量对照优势大于10%的17个组合的组配方式发现,39002 S1的331株系与ES40组配获得高产组合的可能性较大,39007S1的485株系R08组配获得高产组合的可能性较大。6.利用95对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检测,筛选出40对具有明显多态性的引物,40对引物在2个群体S1中共扩增出407个等位位点,每个SSR座位的等位基因数目为3~16个,平均为10.1个,且39002S1的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基因型数、变异系数等均大于39007S1,同一位点在不同群体内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从而导致各种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出现差异。基因平均杂合度(H)分析表明,40对引物中有27对引物的基因平均杂合度39002S1大于39007S1,且39002S1的基因平均杂合度40对引物中的均数也大于39007S1,说明39002S1的遗传组成较丰富,同时表明39002S1自交后代的纯合速率可能比39007S1慢。7.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66个单株划分为4个大类8个亚类,株系内3个单株均聚在一起,说明同一株系内个体间遗传差异较小。39002 S1的33个单株主要分布在第Ⅰ和第Ⅱ类,而39007S1的33个单株主要分布在第Ⅲ类和第Ⅳ类。在第Ⅰ-1亚类中,39002 S1的269株系和39007S1的501株系聚在一起,在第Ⅱ-2亚类中,39002 S1的331株系和39007S1的485、499株系聚在一起,在第Ⅲ-1亚类中,39002S1的305、315、317株系和39007 S1的497株系也聚在一起,表明39002 S1和39007S1的部分株系可能有相似的遗传背景。综上表明,多数性状GCA的39002 S1优于39007S1,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说明39002S1的遗传变异较39007S1大,多数性状的GCA株系间的差异大于株系内的差异,在利用群体自交选系时,应多选优良基本单株,并进行早代测定,以确定基本株配合力的优劣,从而提高选系效率。2个群体S1中的331、485株系的产量GCA较高,多数经济性状GCA为正,可能具有较大利用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种质资源概述
  • 1.2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内容
  • 1.2.1 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1.2.2 玉米种质资源的杂优类群及杂优模式
  • 1.2.3 玉米种质资源的配合力
  • 1.3 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利用现状
  • 1.3.1 国外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3.2 我国种质资源改良研究现状
  • 1.4 玉米种质资源的拓展及创新
  • 1.4.1 玉米种质资源拓展、创新的必要性
  • 1.4.2 玉米种质资源拓展、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田间试验
  • 3.1.1 供试材料
  • 3.1.2 田间试验设计
  • 3.1.3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性状
  • 3.1.4 田间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3.2 室内分析
  • 3.2.1 供试材料
  • 3.2.2 DNA提取与检测
  • 3.2.3 扩增反应和变性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
  • 3.2.4 室内实验资料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群体自交后代配合力效应分析
  • 4.1.1 组合间差异显著性检验
  • 4.1.2 配合力方差分析
  • 4.1.3 一般配合力分析
  • 4.1.4 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4.1.5 群体配合力方差估算和亲本遗传力分析
  • 4.1.6 高产组合的组配方式
  • 4.2 群体自交后代SSR标记分析
  • 4.2.1 群体自交后代多态位点及基因型种类比较
  • 4.2.2 群体自交后代间基因杂合度比较
  • 4.2.3 聚类结果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人工合成群体自交后代的配合力表现及选择
  • 5.2 群体改良方案探讨及人工合成群体自交后代利用问题
  • 5.3 人工合成群体自交后代遗传分析
  • 5.4 人工合成群体合成方法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49份白三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 种子 2019(11)
    • [2].利用SSR技术鉴定西葫芦杂交种子纯度[J]. 中国瓜菜 2019(12)
    • [3].SSR荧光标记用于我国油橄榄品种鉴别的评价[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12)
    • [4].甜樱桃品种中新多态性SSR的鉴定、指纹图谱构建及聚类分析[J]. 果树学报 2019(12)
    • [5].朱顶红转录组SSR标记的开发与遗传多样性研究[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6].节瓜果肉颜色遗传规律及SSR标记连锁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23)
    • [7].兴安落叶松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林业科技 2020(01)
    • [8].星天牛转录组SSR位点特征分析[J].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6)
    • [9].我国口岸瓜实蝇监测样本的SSR分子标记分析[J]. 生物安全学报 2019(04)
    • [10].竹类植物SSR引物开发策略及应用[J]. 四川林业科技 2020(01)
    • [11].基于SSR的藕莲新品种(系)指纹图谱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4)
    • [12].基于表型和SSR标记筛选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J]. 棉花学报 2020(02)
    • [13].基于SSR序列的江西省不同生态地区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20(02)
    • [14].利用芥菜转录组信息挖掘SSR标记及用于种质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20(02)
    • [15].多子芋组培突变材料表型及SSR标记鉴定[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16].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鸭茅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草学 2020(03)
    • [17].红螯螯虾转录组中的SSR位点信息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07)
    • [18].基于表型性状和SSR标记的57份辣椒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04)
    • [19].利用荧光标记SSR构建火龙果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J]. 中国南方果树 2020(04)
    • [20].基于SSR标记的朝天椒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07)
    • [21].基于荧光SSR标记的毛白杨核心种质构建[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07)
    • [22].苦荞种皮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标记的开发[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8)
    • [23].油梨转录组SSR分子标记开发与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J]. 园艺学报 2020(08)
    • [24].云南火焰兰转录组SSR分布及其序列特征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7)
    • [25].中国南方地区水稻资源SSR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19)
    • [26].霍山石斛叶转录组中SSR位点信息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27)
    • [27].基于SSR标记构建宝巾花品种的分子指纹[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8].大叶黑桫椤及桫椤SSR标记的开发(英文)[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29].金钗石斛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01)
    • [30].青花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02)

    标签:;  ;  ;  ;  ;  ;  

    2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部分S1株系SSR分析及配合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