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T-DNA突变体对几种非生物胁迫处理的反应

拟南芥T-DNA突变体对几种非生物胁迫处理的反应

论文摘要

干旱、盐碱、极端温度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其他农艺性状。鉴定和分析非生物逆境应答有关的基因,对提高植物应对干旱、盐碱、极端高温等非生物逆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一批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进行了葡萄糖、氯化钠、脱落酸(ABA)条件下的非生物逆境筛选,旨在明确这些T-DNA突变体对上述处理的反应,为深入分析有关基因功能提供研究材料。主要结果如下:1.葡萄糖模拟干旱胁迫拟南芥种子发芽最佳浓度为8%;苗期胁迫最佳浓度为6%。8%葡萄糖胁迫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种子得出:胁迫后H4、H5、H12、H15a、H38相对发芽率较WT差异显著;苗期胁迫时差异不显著。2.氯化钠胁迫拟南芥种子发芽最佳浓度为200mM;苗期胁迫最佳浓度为100 mM。用200mM氯化钠胁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种子,发现突变体H9、H14、060在发芽时对200mM氯化钠敏感,而H12、950/060较抗200mM氯化钠。PLA200在100mM NaCl胁迫8天后主根比WT长、侧根数比WT多、地上部分鲜重差异不显著。可见PLA200幼苗较耐氯化钠。3.经7μMABA胁迫后第五天PLA200发芽率为92.0%,而WT为56%;10μMABA胁迫后第五天PLA200发芽率为81.3%,而WT为55.3%,差异显著。PLA200在10μMABA胁迫8天后主根比WT长、侧根数比WT多、地上部分鲜重比WT重,差异显著。可见PLA200幼苗较耐ABA。4.H38、WT在含有8%葡萄糖无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胁迫后第五天发芽率分别为89.2%、44.2%且均无绿色子叶长出;在同浓度的甘露醇中胁迫后第五天H38、WT绿色子叶数分别为32.67个、18.00个,差异显著。在含有8%葡萄糖加1%蔗糖的1/2MS培养基中胁迫后第五天H38、WT发芽率分别为67.7%、32.5%,差异显著;而在同浓度的甘露醇中一样没能长出绿色子叶,发芽率两者差异不显著。在低浓度的葡萄糖(3%~6%)胁迫时H38、WT种子及6%葡萄苗期胁迫时两者差异不显著。H38、WT每粒种子中总糖量分别为0.44μg、0.54μg;每粒种子中可溶性糖分别为0.64μg、0.56μg,差异显著。H38、WT种子中总糖含量分别为5.11%、6.40%,淀粉含量分别为2.03%、3.09%,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98%、3.24%,差异显著。H38、WT油酸含量分别为15.27%、14.05%,亚麻酸含量分别18.28%、20.52%,二十碳二烯酸含量分别1.76%、1.92%,差异极显著。

论文目录

  • 缩略名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干旱、盐、高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 植物抗旱、耐盐的方式
  • 1.3 植物抗盐、旱、热的生理机制
  • 1.3.1 Na+离子平衡调节
  • 1.3.2 渗透平衡调节
  • 1.3.3 抗氧化防御系统
  • 1.3.4 激素调节
  • 1.3.5 其他调节
  • 1.4 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 1.4.1 基因功能丧失方法
  • 1.4.2 基因功能获得方法
  • 1.4.3 芯片技术
  • 1.4.4 酵母双杂交系统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试剂
  • 2.1.3 载体和菌株
  • 2.1.4 引物见附表2
  • 2.2 实验方法
  • 2.2.1 拟南芥突变体繁殖、基因组DNA提取及纯合鉴定
  • 2.2.1.1 拟南芥繁殖
  • 2.2.1.2 Edwards法提取拟南芥基因组DNA
  • 2.2.1.3 纯合鉴定
  • 2.2.2 胁迫处理
  • 2.2.2.1 种子发芽胁迫
  • 2.2.2.2 苗期幼苗胁迫
  • 2.2.3 Trizol法提取拟南芥RNA(简易法)
  • 2.2.4 RT-PCR
  • 2.2.5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 2.2.6 目的片段连接、转化及鉴定
  • 2.2.6.1 连接
  • 2.2.6.2 转化
  • 2.2.6.3 质粒提取及检测
  • 2.2.6.4 质粒酶切回收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突变体繁殖、筛选
  • 3.2 突变体表达分析
  • 3.3 突变体southern分析
  • 3.4 葡萄糖、氯化钠、脱落酸非生物胁迫筛选
  • 3.4.1 葡萄糖、氯化钠、脱落酸非生物胁迫浓度确定
  • 3.4.1.1 葡萄糖胁迫浓度确定
  • 3.4.1.2 氯化钠胁迫浓度确定
  • 3.4.1.3 ABA浓度确定
  • 3.4.2 T-DNA突变体葡萄糖、氯化钠、脱落酸逆境胁迫筛选
  • 3.4.2.1 葡萄糖胁迫筛选
  • 3.4.2.2 氯化钠胁迫筛选
  • 3.4.2.3 ABA胁迫筛选
  • 3.4.3 苗期胁迫
  • 3.5 突变体H38在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现
  • 3.5.1 H38发芽胁迫
  • 3.5.3 H38种子生长、发育
  • 3.5.2 H38种子成分测定
  • 3.6 H38基因克隆转化
  • 4 讨论
  • 4.1 非生物逆境探讨
  • 4.2 H38耐葡萄糖探讨
  • 4.3 关于后续工作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拟南芥突变体编号、基因、插入突变体信息
  • 附表2. T-DNA突变体检测及表达引物
  • 相关试剂配制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杆菌T-DNA传递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5)
    • [2].农杆菌介导的异角状拟盘多毛孢菌T-DNA转化子生物学特性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 2014(06)
    • [3].菟丝子生防菌“鲁保一号”生物学特性及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J]. 草业学报 2017(01)
    • [4].盐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建立及初步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04)
    • [5].T-DNA插入突变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讯 2009(06)
    • [6].拟南芥核苷磷酸化酶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其T-DNA插入突变体鉴定[J].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1)
    • [7].快速简便筛选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的方法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02)
    • [8].T-DNA插入麝香百合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 [9].东方百合T-DNA插入突变株侧翼序列的分离及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10(12)
    • [10].甜瓜T-DNA插入突变体的构建[J]. 新疆农业科学 2016(06)
    • [11].葡萄炭疽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表型及致病性变异分析[J]. 中国南方果树 2015(05)
    • [12].马铃薯T-DNA插入拷贝数的检测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6)
    • [13].烟草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扩增方法的筛选与优化[J]. 中国烟草科学 2014(01)
    • [14].农杆菌介导的灰葡萄孢T-DNA插入突变体库构建及插入位点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10(02)
    • [15].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5062的插入位点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09)
    • [16].T-DNA介导的基因诱捕技术及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 植物学通报 2008(01)
    • [17].T-DNA插入产生的水稻小粒突变体遗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7)
    • [18].T-DNA随机插入法获得甘薯蔓割病菌非致病生防菌株[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05)
    • [19].水稻T-DNA插入群体的建立及侧临序列的获得与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1(01)
    • [20].水稻T-DNA插入群体的建立及突变体筛选[J]. 华北农学报 2009(02)
    • [21].一个水稻T-DNA插入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2)
    • [22].西瓜枯萎病菌T-DNA插入转化子库的构建及其质量评价[J]. 热带作物学报 2015(01)
    • [23].落叶型大丽轮枝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09)
    • [24].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变异性状的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2(08)
    • [25].红曲菌T-DNA插入突变库转化子的特征及代谢产物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02)
    • [26].哈茨木霉厚垣孢子产生突变体的筛选及T-DNA标签序列的克隆[J]. 华北农学报 2009(05)
    • [27].淡紫拟青霉T-DNA插入突变体几丁质酶和蛋白酶活性及致病力的变化[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 [28].黄瓜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 [29].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表型分析[J]. 棉花学报 2012(01)
    • [30].农杆菌介导的哈茨木霉T-DNA转化系统优化及拮抗能力突变子的性质分析[J]. 中国生物防治 2009(03)

    标签:;  ;  ;  ;  ;  

    拟南芥T-DNA突变体对几种非生物胁迫处理的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