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合理应用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药合理应用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王存慧

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镇卫生院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构成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抽样,每日随机抽取2张处方,共1094张,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中成药用药合理性评价1094张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40张(3.66%,40/1094),主要表现为辨证不足16例(40.00%,16/40)、中西药联用不合理8例(20.00%,8/40)、重复用药6例(15.00%,6/40)、滥用滋补性中成药4例(10.00%,4/40)、配伍不当4例(10.00%,4/40)、其他2例(5.00%,3/40)。其中由中医执业医师开具的不合理用药中成药处方12例(30.00%,12/40),由西医执业医师开具的不合理用药中成药处方28例(70.00%,28/40)。结论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多环节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中成药;合理用药;应用措施

中成药是遵循中医药理论的产物,因具有疗效好、方便携带等特点,在临床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近年来其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却逐渐增多。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合理使用中成药已成为关注热点,政府也不断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颁布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旨在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本文从中成药的选药、用药、评价及药物经济学等方面,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某人民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抽样,每日随机抽取2张处方,共1094张,所有处方均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中成药。

1.2方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办法(试行)》、《处方管理办法》以及《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参考,并结合药品的说明书及文献资料等内容对我院的中成药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

2结果

通过中成药用药合理性评价1094张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40张(3.66%,40/1094),主要表现为辨证不足16例(40.00%,16/40)、中西药联用不合理8例(20.00%,8/40)、重复用药6例(15.00%,6/40)、滥用滋补性中成药4例(10.00%,4/40)、配伍不当4例(10.00%,4/40)、其他2例(5.00%,3/40)。其中由中医执业医师开具的不合理用药中成药处方12例(30.00%,12/40),由西医执业医师开具的不合理用药中成药处方28例(70.00%,28/40)。

3讨论

3.1门诊处方中成药不合理应用原因

1)辨证不足

辨证不足是中成药处方不合理应用首位原因,中医学的精髓之处在于辨证论治,中医开具处方需要进行阴阳、寒热、虚实、表里辨证,经过望闻问切,分辨疾病的根本原因,实施“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有时候尽管疾病的表现相同,但是病因病机却因人而异,处方的组成就应该进行适当的变化,例如患者尽管都有热证的表现,但是却有虚实之分,没有掌握一些中医理论的西医未必清楚,因而可能一贯使用清实热药;中医讲究的是个性化给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目前的门诊处方中开具中成药时大多并没有遵循中医理论,做到个体化用药。西医往往缺乏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与实践,他们很难掌握辨证施治的技巧。如咳嗽可分寒痰咳嗽和热痰咳嗽,寒痰咳嗽者须选用化湿祛寒痰类药物,如小青龙口服液等;热痰咳嗽者则须选用清热化痰止咳的药物,如蛇胆川贝口服液等。

2)药物联用不合理

近年来,中成药的发展较为迅速,对药物的联用也在临床应用中也越来越多。主要的联用方式有药引与中成药、中成药之间、中药汤剂与中成药和西药与中成药等四种联用方式。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西药与中成药联用事例较多,但很多中西药物的联用的事例未能在长期临床观察和科研报告等手段中进行检验,其临床使用多在经验层次,这便容易产生中西药物不合理联用的情况。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时,合理的配伍使用,对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疾病痊愈有重要意义;但不合理的配伍使用,就会导致药效下降,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其与西药联用主要的不合理可总结为:(1)形成有毒物质,促进不良反应发生;(2)产生难溶物质,减弱药效;(3)形成酸碱中和反应,导致药效下降,如碱性的煅龙骨与酸性的阿司匹林易发生中和,降低药效。

3)重复用药

中成药种类多,重复给药现象比较普遍,包括功效相似的中成药重复使用,含有相同药味的中成药合用,造成药材的剂量超过安全剂量,带来不良反应。心内科使用较多的中成药有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等,通心络胶囊由人参、水蛭、全蝎、檀香、土鳖虫、蜈蚣、蝉蜕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急救。这些药物功效相似,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药物药性猛烈,大多不能过量使用。

3.2提高门诊处方中成药合理应用干预措施

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师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素养,定期开展中医知识讲座,认真普及中医、中药理论和相关知识,了解药物的禁忌证、适应证和常见的不良反应,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医院还需重视处方管理,认真实施处方点评机制,有效监管临床现有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必要时,可制定相应的惩罚办法,认真践行药学服务,提高用药的规范性、安全性。

总之,中成药是我国中医药的特色产物,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不仅需要注意其临床使用原则,还需开展其临床评价工作,同时也需关注其经济性,以促进国家医药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董玉香.浅论中成药处方点评在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作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3):138-139.

[2]薛敏强.探讨中成药合理应用与规范管理问题[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9):122-123.

[3]黎娉婷.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干预作用[J].当代医学,2016,22(11):148-150.

标签:;  ;  ;  

中药合理应用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