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注重对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整体解读,论述严歌苓对女性形象的独特书写和认识,以及她在塑造女性形象时的独特方式和塑造如此女性形象的内在原因。第一章论述严歌苓笔下不同系列女性形象的内涵和特质。严歌苓以女性视角关注女性人生,小说覆盖面广,从战乱时期的勇敢聪慧的女性到文革时期被扭曲摧毁的女性,从善良宽容的乡村女性、妓女到新时期追求新生活的女留学生和新移民女性,严歌苓都给予关注。严歌苓始终关注底层的女性弱者,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她们为了生活、爱情而认真坚强地活着,在顺从和抗争命运之间挣扎着,但最后往往很难挣脱命运之网。这些柔弱女性在受难的生命中展现出无穷的力量。在爱情中,她们是痴者。在窘困的生活中,她们展现了女性博大的母性和坚强宽容的一面。严歌苓以平等姿态去体察女性,真实地写出了女性的生活图景。第二章论述严歌苓是如何塑造这一系列的女性形象的。严歌苓塑造女性形象的独特方式是置之绝境式和爱情模式。严歌苓将其笔下的女性搁置在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里,让女性在这种境地里生存,然后由此展现出女性的特质。她们面对困境的坚强,她们面对苦难的承受,她们面对强势的坦然应对,对强势的一种包容,都因为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而熠熠发光,她们身上的母性、佛性以及韧性都是在同这样一种环境中进行对抗中体现出来的。除此之外,严歌苓也写出了在绝境下被侵蚀的女性,塑造出了一系列处于弱势的,被扭曲了的女性形象。这是严歌苓置之绝境式的独特方式。另外,在严歌苓的笔下,出现了起始于女性的爱情模式。在这种爱情模式里,我们看到了女性对爱情的主动追求,由此也看到了女性身上自我意识的蠢蠢欲动。第三章论述严歌苓塑造如此众多丰满女性形象的深层原因。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覆盖面广,从大陆到异国,从村野到都市,为文学史留下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严歌苓国内生活的丰富经历以及移民国外的人生经历,在她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是她创作不同女性形象的源泉。而在非同寻常的经历中造就的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也在她笔下的人物形象中体现了出来。丰富的阅历以及由此而来的独特宽阔的视角、人生态度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她能塑造出不同风姿的女性形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丰富的女性形象
  • (一) 大陆女性
  • (二) 移民女性
  • 二、独特的塑造方式
  • (一) 绝境模式
  • (二) 爱情模式
  • 三、深层的内在原因
  • (一) 命途多舛的人生经历
  • (二) 异质文化的冲突碰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严歌苓小说中边缘化女性形象研究[J]. 科技资讯 2020(01)
    • [2].自由与超脱的进境——严歌苓小说创作比较谈[J]. 当代作家评论 2020(01)
    • [3].严歌苓小说创作的新趋向——以严歌苓近十年来长篇小说为中心的考察[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9(03)
    • [4].浅析严歌苓小说《芳华》改编成电影的不足之处[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02)
    • [5].介于短篇小说与散文之间的“互文”文体双生花——评严歌苓新作《穗子的动物园》[J]. 南方文坛 2020(03)
    • [6].严歌苓小说影视化改编现象探析[J]. 汉字文化 2020(11)
    • [7].战争、女性与权力——论严歌苓小说《金陵十三钗》的空间书写[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4)
    • [8].严歌苓小说《舞男》人物的身份认同问题探究[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0(04)
    • [9].“严歌苓文体”的审美意义——读钟海林的博士论文有感[J]. 名作欣赏 2020(25)
    • [10].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嬗变及其意义[J]. 巢湖学院学报 2020(05)
    • [11].论严歌苓小说中的“窥视”书写[J]. 大众文艺 2018(24)
    • [12].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3].严歌苓小说中的戏曲叙事策略[J]. 写作 2019(01)
    • [14].女性的命运时空:严歌苓创作的成长节点与小说的艺术特色[J]. 当代作家评论 2019(03)
    • [15].严歌苓小说语言风格探析[J]. 当代文坛 2019(04)
    • [16].动物的“性”和魅力——严歌苓小说中动物叙事的生态体认[J]. 名作欣赏 2019(26)
    • [17].严歌苓小说与影视剧改编对比研究[J]. 文学教育(下) 2019(09)
    • [18].严歌苓小说电影改编热现象研究[J]. 电影评介 2018(04)
    • [19].严歌苓创作中“文革”叙事的独特视角探析[J]. 新西部 2018(14)
    • [20].严歌苓小说中女性的生存悲剧——探究其出国经验是阵痛还是资源[J]. 名作欣赏 2018(14)
    • [21].浅析严歌苓作品中军人形象的独特性[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22].论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形象[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8)
    • [23].“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严歌苓《老人鱼》解读[J]. 名作欣赏 2017(03)
    • [24].“异域”与“历史”书写:讲述“中国”的方法——论严歌苓的小说及其创作转变[J]. 文学评论 2016(05)
    • [25].历史的通俗化、美学与意识形态——严歌苓小说批评[J]. 长江文艺评论 2016(01)
    • [26].探究严歌苓作品深受导演青睐的原因[J]. 就业与保障 2016(10)
    • [27].温和的反思与理性的同情——论严歌苓的《陆犯焉识》[J]. 名作欣赏 2017(22)
    • [28].严歌苓自称文学是最真实的家园[J]. 文学教育(上) 2017(09)
    • [29].严歌苓《床畔》中英雄话语权力的建构与瓦解[J]. 文学教育(上) 2017(04)
    • [30].女性视角下的移民生存与人文关怀——论严歌苓的《扶桑》[J]. 大众文艺 2017(04)

    标签:;  ;  ;  ;  ;  ;  ;  

    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