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冯莲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冯莲

广西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537000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3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及对照组(65例),给予研究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护理优良率(98.46%)及满意度(98.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9.23%、78.46%)(P均<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的治疗及恢复均有较强辅助作用,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糖尿病;应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humanizednursinginterventionondiabeticpatients.MethodsbetweenJanuary2016andJanuary2017toourhospitaltostudy130patientswithdiabetes,wererandomlypidedintoresearchgroup(65cases)andcontrolgroup(65cases),givesthehumanizednursinginterventiongrouppatients,controlgrouppatients'routinenursing,ontwogroupsofthepatient'squalityoflife,theeffectofnursingandnursingsatisfactionforrecordingandanalysis.Resultsthelifequalityscoreofthestudygroup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nursingexcellencerate(98.46%)andsatisfactionrate(98.46%)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89.23%and78.46%)(P<0.05).Conclusionhumanizednursinginterventioniseffectiveindiabeticpatients,andhasastrongauxiliaryeffectonthetreatmentandrecoveryofpatients.

[Keywords]humanizednursingintervention;Diabetes;Application;Theeffect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较低引起的慢性疾病,临床上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少[1]。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紊乱,临床并发症可表现在全身各系统,常见有肢体坏疽、肾衰、多发性神经炎、失明。由于饮食结构是糖尿病病发的重要诱因之一,且糖尿病治疗周期长,护理干预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2]。本研究选择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3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65例)及对照组(65例),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6/34例,年龄为43~85岁,平均为(64.54±2.84)岁,病程为1~16年,平均为(7.64±2.48)年;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33例,年龄为45~87岁,平均为(68.67±2.89)岁,病程为1~18年,平均为(7.52±2.12)年。两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基本资料差距较小,对照意义较大(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及教育,给予研究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分为四个方面:①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的疾病知识普及及教育,对糖尿病的病发机制、并发症及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及时回复患者对疾病提出的疑问及困惑,向患者强调遵医嘱的重要性,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接受治疗[3]。②用药护理:向患者明确用药的名称、剂量及时间,解释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监督患者按时用药,强调按时按量的重要性及相关后果,引起患者的注意;定期为患者监测血糖水平,作为用药调整的依据[4]。③饮食护理: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进行记录分析,为患者制定个人饮食食谱,遵守少食多餐、禁烟禁酒的原则,控制患者对糖类及脂类的摄取与吸收,在饭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5]。④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时间长,并发症较为棘手,多数患者处于焦虑及痛苦状态,护理人员在心理方面可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及照顾,在患者病情出现新变化时或患者长期接受治疗后着重患者的心理建设工作,向患者传输积极向上的治疗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及配合度[6]。

1.3评价方法

生活质量评价:选择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量化处理,分数越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7]。

护理优良率:分为三级,差表示患者用药及饮食均不符合规范,血糖、尿糖水平均未有所改善;良表示患者基本遵守医嘱,血糖及尿糖水平有部分改善;优表示患者完全遵守医嘱,接受治疗的服从性高,血糖及尿糖水平均恢复至正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护理优良率为优良例数占比[8]。

护理满意度:分值为0~100分,分为三级:0~69分为不满意;70~89分为较满意;90~100分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较满意例数及满意例数总占比。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软件对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X2检验和t检验对分类资料及定性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06±0.52)分,对照组患者为(1.63±0.43)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2护理优良率对比

研究组护理优良例数为64例(98.46%),对照组为58例(89.23%),研究组护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护理优良率对比

糖尿病属于代谢失调性疾病,患者血糖水平保持在高水平状态[9],对患者的全身组织及器官均有较大损害,患者常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中风、周围神经病变、眼底出血、肢体坏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均产生较为严重的打击,不利于治疗进程的顺利进展[10]。恰当的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康复中作用显著,是糖尿病长期性治疗的重要辅助,近年来,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引起临床重视[11]。

本研究选择1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从四个方面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发现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优良率(98.46%)远高于对照组(89.23%),护理满意度(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6%)(P均<0.05)。表明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总体提高,对患者的用药及饮食规范作用较强,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接受度及持久度,患者满意度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恢复速度,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静.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158-159.

[2]罗秀琼,任云霞,杨晓娟,曹莉.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1):169-171.

[3]黄秋贵,陈丹红,段琦.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6):851-852.

[4]刘欣.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6):175-176.

[5]张利辉.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5):61-62.

[6]迟星云,宋桂芳,张爱凤,等.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16-17.

[7]王利娟.糖尿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2):109.

[8]李静.责任制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82-83.

[9]王德容.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107-108.

[10]杨永娥.人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281-282.

[11]葛余巧.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6):65-66.

标签:;  ;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冯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