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凝血纤溶因子影响及其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凝血纤溶因子影响及其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有效手段。但MODS患者多存在内皮细胞的损伤,分泌凝血纤溶因子异常,白细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激活,导致凝血与抗凝平衡破坏,表现为促凝活性增加、抗凝活性减少、纤溶系统受抑等。凝血系统过度激活最终引起凝血因子消耗和出血倾向,进一步发展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CBP治疗过程中,血液与循环回路材料接触,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凝血级联反应。同时,CBP治疗能有效清除体内毒素、细胞因子等物质,凝血纤溶系统发生复杂变化。我们在临床中发现MODS患者在进行CBP治疗后,很多患者的凝血紊乱得以纠正,高凝状态改善,但出血并发症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即使采用无肝素CBP,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出血现象。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活跃地参与凝血纤溶平衡的调节,分泌许多与凝血、纤溶有关的物质,可能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对凝血纤溶系统影响起着重要作用,CBP对管内皮细胞及凝血纤溶因子的影响研究甚少。本课题通过研究MODS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中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凝血纤溶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等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同时研究MODS患者在CBP治疗过程不同时间点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F及PAI-1的影响以及肝素的作用,以明确CBP对凝血纤溶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在临床条件下,从体内、外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凝血纤溶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1、16例确诊的MODS患者,8例行标准的CBP,以肝素抗凝,8例存在出血倾向者给予无肝素CBP。在CBP治疗前、治疗后15min、60min、120min及480min采血,分为两部分,一份加入到枸椽酸钠抗凝的试管离心后分离血浆,一份加入至无菌试管离心后分离无菌血清。并取1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标本作为正常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 MODS患者凝血纤溶因子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第二章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血管内皮细胞凝血纤溶因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肝素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对凝血纤溶因子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凝血纤溶因子和血细胞比容的变化及其意义[J]. 中国临床研究 2019(08)
    • [2].不同浓度可吸入颗粒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凝血纤溶因子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5(07)
    • [3].糖尿病患者血友病因子前肽及凝血纤溶因子的水平测定及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22)
    • [4].17例肺动脉血栓栓塞病例病因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01)
    • [5].代谢综合征与亚临床炎症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 2012(08)
    • [6].蛋白C途径在创伤性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异常中的作用研究[J]. 浙江创伤外科 2016(04)
    • [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动脉粥样硬化破裂斑块的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11)

    标签:;  ;  ;  ;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凝血纤溶因子影响及其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