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际法律适用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论区际法律适用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论文摘要

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中一项重要制度,它起源于区际法律冲突,发展和完善于国际法律冲突,现今又为众多复合法域国家用来解决本国内部不同法域之间的区际法律冲突。而我国作为复合法域国家,在解决区际法律冲突时,是否要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以及如何维护本法域的公共秩序,便成了一个倍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国际私法公共秩序保留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比较分析区际法律适用中公共秩序保留相关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复合法域国家关于区际公共秩序保留先进的理论和实践做法,结合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实际,形成自己对我国区际公共秩序保留的观点和看法,以期对我国区际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基于此,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概述本部分首先从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角度讨论了“公共秩序”内涵,提出“公共秩序”反映了一国对外交往中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以及道德意义上的价值取向和根本利益,其涵义从来就没有过一种“具体”的统一,是一个抽象、模糊的概念,更多表现为弹性条款。同时本部分简单介绍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性质、功能、立法模式等的相关理论以及其限制适用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际私法中公共秩序保留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和梳理,夯实基础,以求对区际公共秩序保留的纵向比较借鉴意义。第二部分区际法律适用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区际法律冲突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许多理论和内容是借鉴于国际私法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但毕竟两者在适用范围等方面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导致区际法律冲突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存在一些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本部分具体分析了区际法律冲突中公共秩序保留与国际私法中公共秩序保留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区际法律冲突中公共秩序保留适用的理论——否定论、同一论和有限适用论,并分析和结合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三个复合法域国家的实践,提出了决定区际法律冲突中适用公共秩序保留的因素——各法域间法律制度差异的程度和弱化各法域间法律差异和冲突的有效机制的存在。第三部分我国区际法律适用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立法实践表明,我国各法域普遍承认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区际法律冲突中的适用,但因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法律渊源等因素,各法域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适用的立法和方式并不完全一致。而从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特点分析,我国各法域间的法律差异极大,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作为可以调和各法域之间某些不可协调的法律冲突,维护各自法律制度下的独立生活方式的“安全阀”在现阶段有存在的必要。但是,考虑到我国各法域同属于一个主权下的中国,考虑到司法正义和各法域相互融合的趋势,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应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限制适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第一章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概述
  • 一、公共秩序涵义的界定
  • (一) 关于公共秩序的界定
  • (二) 各国立法关于公共秩序的表述
  • (三) 公共秩序的涵义及其弹性运用
  • 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性质、功能和立法模式
  • (一)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性质和功能
  • (二)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模式
  • 三、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趋势──限制适用
  • 第二章 区际法律适用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研究
  • 一、区际公共秩序保留和国际私法公共秩序保留之比较
  • 二、区际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理论
  • (一) 否定论
  • (二) 同一论
  • (三) 区别论
  • 三、复合法域国家关于区际公共秩序保留与实践
  • (一) 英国
  • (二) 美国
  • (三) 澳大利亚
  • 四、决定区际法律适用中公共秩序保留的因素
  • 第三章 我国区际法律适用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研究
  • 一、我国区际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现状
  • (一) 中国内地
  • (二) 香港地区
  • (三) 台湾地区
  • (四) 澳门地区
  • 二、我国区际法律冲突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适用的必要性
  • 三、我国区际法律冲突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
  • (一) 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原则
  • (二) 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依托长江经济带打造贵州区际分工新格局研究[J]. 商 2015(05)
    • [2].“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测试[J]. 地理教育 2017(03)
    • [3].国外铁路发展经验对我国区际铁路通道建设的启示[J]. 铁道经济研究 2018(03)
    • [4].法律一体化范围内区际刑事法律冲突探究[J]. 法制与经济 2017(05)
    • [5].区际贸易形成的基础和主要类型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16(14)
    • [6].山西省的区际贸易状况分析及对策[J]. 时代金融 2013(17)
    • [7].探析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J]. 企业导报 2012(01)
    • [8].区际经济利益关系研究[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07)
    • [9].中国区际警务合作模式的探析[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9(01)
    • [10].经典区际经济传递理论的演进:一个文献述评[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01)
    • [11].论中国区际移交逃犯应遵循的原则及其模式[J]. 法学家 2008(04)
    • [12].浅析粤澳地区的区际法律冲突及协调[J]. 中外企业家 2016(04)
    • [13].中国区际法律冲突探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27)
    • [14].河南省区际开放与国际开放的空间比较[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03)
    • [15].对外贸易与区际贸易协同发展:一个分析性框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01)
    • [16].区际行政协议试论[J]. 当代法学 2011(06)
    • [17].浅析国内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关系[J]. 企业导报 2011(20)
    • [18].我国区际警务合作机制研究[J]. 公安研究 2010(07)
    • [19].区际贸易空间拓展的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9)
    • [20].解决我国区际收养冲突的新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09(30)
    • [21].区际贸易与区域竞争力——基于“长株潭”的分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2].资本区际流动的动因与效应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 2008(06)
    • [23].论区际“和”、“同”关系与区域发展[J]. 改革与战略 2008(09)
    • [24].探索建立全要素的区际利益平衡机制[J]. 区域经济评论 2020(01)
    • [25].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是否促进了创新效率的提升[J]. 中国科技论坛 2015(12)
    • [26].环境规制对产业区际转移的影响——基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研究[J]. 财经论丛 2016(05)
    • [27].国际引渡合作原则框架下中国区际逃犯移交问题研究[J]. 求索 2015(02)
    • [28].台湾地区区际被判刑人移管法律机制的反思与借鉴[J]. 法治研究 2015(05)
    • [29].我国区际平行诉讼制度的建构与展望[J]. 时代人物 2008(08)
    • [30].中国区际生态行政治理组织的现状与革新[J]. 学术论坛 2014(01)

    标签:;  ;  ;  

    论区际法律适用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