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结老年性非特异性与转移性高摄取的~(18)F-FDG PET/CT比较研究

纵隔淋巴结老年性非特异性与转移性高摄取的~(18)F-FDG PET/CT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FDG PET/CT显像已经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但纵隔淋巴结非特异性高摄取干扰显像结果分析;本研究意在通过对纵隔淋巴结老年性非特异性高摄取(AUAL)与恶性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的FDG PET/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显像特点,从而找出二者的鉴别诊断方法。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PET/CT诊疗中心2003年10月至2006年11月行PET/CT检查的纵隔淋巴结高摄取病人409例,除外淋巴瘤11例、结节病10例、经治疗后证实的炎性(结核性)纵隔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6例。其中MLNM病例243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89岁,平均年龄58.28±11.805岁,中位年龄59岁;AUAL病例10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90岁,平均年龄68.93±11.093岁,中位年龄70岁;MLNM与AUAL并存的病例25例,年龄最小62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73.64±4.434岁,中位年龄74岁。所有病例经手术、纵隔镜、活检或随访至少6个月确诊。PET/CT检查使用Discovery LS PET/CT扫描仪(General Electrical Medical Systems,Milwaukee,Wis)进行扫描;示踪剂均为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加速器为GE MINItrace,配置Microlab全自动合成系统。检查前患者禁食4~6h以上,空腹血糖浓度在7mmol/L以内。在安静、避光、平卧15min后,于手臂静脉注射18F-FDG,剂量按5.6~7.4MBq/kg计算,一般使用剂量为370~555MBq。静脉注射后继续静卧40min后行全身PET/CT扫描。胸部采集视野包括锁骨区、腋窝、双肺野、双侧肾上腺区;全身扫描采集视野包括颅底至股骨上段。采集结束后进行图像融合,重组后分别得到全身或局部的冠状、矢状、横断面的CT、PET及PET-CT融合图像。测量点由3名富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及核医学医师共同认证确定。淋巴结分区采用ATS分区。记录淋巴结长径、短径、最大摄取值(SUVmax)、平均摄取值(SUVmean)和CT值。将资料输入SPSS12.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频数及均数过程进行统计资料的描述性处理,以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水平检验,显著性标准为P<0.05。并对正常淋巴结CT值及其年龄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AUAL共有673枚淋巴结,其平均长径为12.56±4.09mm,平均短径为9.44±2.67mm,平均CT值为57.55±16.76Hu,平均SUVmax为4.78±2.48,平均SUVmean为3.75±1.95。各参数与性别、发生区域无关;与年龄有相关性,特别是CT值与年龄有密切相关关系。正常淋巴结CT值与年龄的回归方程为:(?)=20.816+0.334X((?)代表CT值,X代表年龄)MLNM共有1349枚淋巴结,其平均长径为17.49±8.29mm,平均短径为12.86±5.43mm,平均CT值为40.78±9.22Hu,平均SUVmax为6.53±3.57,平均SUVmean为5.31±2.95。男、女平均长径、平均短径及平均CT值均有显著差异;男、女SUV间无显著差异。MLNM径线明显大于AUAL(长径t=12.98,P=0.000;短径t=13.75;P=0.000)、MLNM CT值明显小于AUAL CT值(t=-18.2;P=0.000)、MLNM SUV值明显大于AUAL SUV值(SUVmax t=9.40,P=0.000;SUVmean t=10.31,P=0.000)。结论PET/CT能够对MLNM与AUAL进行鉴别诊断,①发生人群:AUAL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病人一般情况良好;而MLNM发生年龄与好发肿瘤的相应年龄有关,且有肿瘤相关临床表现。MLNM平均年龄58.28±11.805岁,中位年龄59岁;AUAL平均年龄68.93±11.093岁,中位年龄70岁。②病灶分布:MLNM与AUAL均为多发纵隔淋巴结高摄取,MLNM伴有原发病灶的发现并且其分布与原发灶所在位置有关,有时可以显示转移路径清晰的病灶-淋巴结链;AUAL无原发灶或虽有其他病灶而高摄取淋巴结分布与病灶位置无关。③MLNM的SUV值明显高于AUAL的SUV值。MLNM的平均SUVmax为6.53±3.57,平均SUVmean为5.31±2.95;AUAL平均SUVmax为4.78±2.48,平均SUVmean为3.75±1.95。④MLNM形态不整,大小不一,钙化不规则,淋巴结短径多大于10mm;AUAL一般形态规整,大小基本一致,淋巴结短径一般不大于10mm。本研究中MLNM的平均长径为17.49±8.29mm,平均短径为12.86±5.43mm;AUAL平均长径为12.56±4.09mm,平均短径为9.44±2.67mm。⑤AUAL淋巴结密度明显增高,均匀一致(密度不均则可能为在老年改变基础上发生了转移),类似弥漫性钙盐沉积但又未见确切钙化灶,淋巴结形态规整,大小基本一致;呈对称分布于纵隔两侧部或/和纵隔内。CT值大于40~50Hu。而MLNM淋巴结密度无明显增高,且有时可见到高摄取的中心低密度。MLNM平均CT值为40.78±9.22Hu,AUAL平均CT值为57.55±16.76Hu。总之,MLNM与AUAL的鉴别需要综合考虑,同时应有严格的随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纵隔淋巴结影像学研究进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18)F-FDG PET/CT在肝外胆管细胞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3)
    • [2].~(18)F-FDG PET/CT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04)
    • [3].~(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因腹膜增厚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浙江医学 2020(03)
    • [4].~(18)F-FDG PET/CT对发作间期难治性癫痫诊断及定位的价值[J]. 江西医药 2020(03)
    • [5].~(18)F-FDG PET/CT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03)
    • [6].颈动脉体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J]. 海南医学 2020(07)
    • [7].-(18)F-FDG PET/CT在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06)
    • [8].~(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10)
    • [9].子宫肌瘤~(18)F-FDG PET/CT阳性显像的影响因素[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06)
    • [10].~(18)F-FDG PET/CT对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08)
    • [11].~(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 肿瘤影像学 2020(03)
    • [12].~(18)F-FDG PET/CT显像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 2020(07)
    • [13].~(18)F-FDG PET/CT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与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0(04)
    • [14].超声联合~(18)F-FDG PET/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J]. 肿瘤影像学 2020(04)
    • [15].~(18)F-FDG PET/CT显像特征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0(05)
    • [16].~(18)F-FDG PET/CT多时相检查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及最佳代谢时间探究[J]. 中国医疗设备 2020(09)
    • [17].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0(16)
    • [18].~(18)F-FDG PET/CT在淋巴瘤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9(06)
    • [19].原发性肺肉瘤样癌~(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和代谢特点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12)
    • [20].~(18)F-FDG PET/CT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期的临床应用[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06)
    • [21].~(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对淋巴瘤的筛查价值[J]. 肿瘤学杂志 2017(02)
    • [22].~(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11)
    • [23].~(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S1)
    • [24].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18)F-FDG PET/CT影像特征[J]. 海南医学 2016(22)
    • [25].~(18)F-FDG PET/CT在诊断腹膜后纤维化中的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7(04)
    • [26].~(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 山东医药 2017(16)
    • [27].~(18)F-FDG PET/CT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7(10)
    • [28].~(18)F-FDG PET/CT在急性白血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肿瘤学杂志 2017(06)
    • [29].煤工尘肺叁期~(18)F-FDG PET/CT检查误诊1例[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7(04)
    • [30].探讨~(18)F-FDG PET/CT检查在胃癌中的分期及诊断价值[J]. 新疆医学 2017(09)

    标签:;  ;  ;  ;  ;  ;  ;  ;  ;  ;  

    纵隔淋巴结老年性非特异性与转移性高摄取的~(18)F-FDG PET/CT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