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理论演变与趋向研究

汇率理论演变与趋向研究

论文摘要

汇率理论作为国际金融理论研究的核心课题,是国际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贯串着整个近代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始终是西方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新理论层出不穷。汇率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汇率的决定。浮动汇率制度下剧烈波动的汇率不仅影响到微观主体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内外均衡。汇率的决定、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成为国际金融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二是汇率制度。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日渐衰落,对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进行比较的研究日益繁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问题更是引起了国际金融理论界的浓厚兴趣。本文从西方经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汇率理论发展的原因,分析汇率理论从产生以来的演变背景,评述各理论更替时的扬弃关系,全面深入地认识汇率决定理论以及由汇率决定理论发展衍生出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结合中国目前直接资本管制的现状和人民币最终实现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目标,在充分研究汇率理论演变和发展趋向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制度选择进行探讨,分析存在的难点,提出个人对于选择适合中国现实经济特征汇率制度的看法意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文献评述
  • 一、第一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之前的汇率理论
  • 二、第二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的汇率理论
  • 三、第三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的汇率理论
  • 四、汇率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 第三节 本文主要创新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结构安排及内容
  • 第二章 汇率理论的产生演变及其评述
  • 第一节 汇率理论的起源
  • 第二节 金本位制时期盛行的汇率决定理论
  • 一、国际借贷说
  • 二、购买力平价理论
  •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 (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 (三)、购买力平价理论评述
  • 三、利率平价理论
  • (一)抵补的利率平价
  • (二)非抵补的利率平价
  • (三)利率平价理论评析
  • 四、汇兑心理说
  •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汇率决定理论
  • 一、弹性说
  • 二、吸收说
  • 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第四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汇率决定理论
  • 一、现代利率平价理论
  • (一)无抵补利率平价原理
  • (二)抵补利率平价原理的修正
  • (三)无抵补利率平价原理的修正
  • 二、资产市场分析法
  • (一)、货币模型
  • (二)、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资产组合分析法
  • (三)、货币主义理论与传统汇率理论的比较分析
  • 1、开创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进行研究的先河
  • 2、用存量分析代替流量分析
  • 3、一般均衡分析代替局部均衡分析
  • 4、长短期结合分析代替长期或短期分析
  • 5、动态分析代替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
  • 6、强调预期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
  • 三、汇率目标区理论
  • 四、理性预期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与西方汇率理论的比较
  • 一、建立汇率理论是马克思的遗愿
  • 二、马克思汇率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的比较
  • 1、理论基础
  • 2、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汇率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及趋向研究
  • 第一节 当代主流汇率理论
  • 一、新开放宏观经济学
  • (一)PCP-PTM模型
  • (二)LCP-PTM模型
  • (三)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关于支出转换效应的其他观点
  • (四)对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观点的评析
  • 二、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 三、混沌模型
  • (一)汇率决定的混沌模型
  • (二)混沌模型主要贡献及缺陷评述
  • 四、博弈论
  • 五、有限预期理论
  • 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发展的特点分析
  • 一、汇率理论的研究视角经过了逐步从以宏观分析为主向以微观分析为主的转变
  • 二、汇率理论的分析前提从偏重于均衡分析转向偏重于非均衡分析
  • 三、汇率理论的研究方法从偏重于静态分析转向偏重于动态分析
  • 四、汇率理论从偏重于逻辑实证分析转向偏重于经验实证分析
  • 五、汇率变动分析从偏重于流量分析转向偏重于流量—存量分析
  • 六、汇率理论通过逐步引入新的分析工具而获得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 第三节 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难点及研究趋向
  • 研究难点
  • 一、关于外汇交易量的放大效应 问题
  • 二、关于远期汇率的偏移 问题
  • 三、关于汇率决定理论经不起实证检验 的问题
  • 四、关于汇率的剧烈波动
  • 研究趋向
  • 一、汇率研究中的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理论
  • 二、汇率研究中的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 三、汇率研究中的国际金融政治经济学
  • 第四章 国际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发展方向
  • 第一节 国际汇率制度的变迁
  • 一、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 三、牙买加体系之下的浮动汇率制
  • 第二节 现行汇率制度分类及其缺陷
  •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现行汇率制度的稳定性受到冲击
  •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加大了各国汇率管理的难度
  • 三、现行国际汇率机制的矛盾在国际收支方面反映众多
  • 四、导致国际货币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不力
  • 第三节 汇率制度变迁的规律及趋向
  • 一、国际汇率制度的决定基础是国际货币制度
  • 二、国际汇率制度演变最根本的原因是既往的汇率制度难以协调国别经济内外均 衡的冲突与矛盾
  • 三、在现代货币流通条件下,国别单位货币的价值是由市场供求规律或是纸币流 通规律决定的
  • 四、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在历史上是交替实施的,而影响汇率制度变迁 的最重要的动因是战争和经济危机
  • 五、汇率制度的选择贯穿于国际汇率制度演变过程中的各个历史时期
  • 六、任何一种汇率制度都有其利弊,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货币金融条件
  • 七、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和理想选择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八、国别汇率制度的抉择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安排应具有动态性特征
  • 第五章 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实践
  • 第一节 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演变及其分类
  • 一、从成本—收益角度
  • 二、从经济政策协调以及经济结构特征角度
  • 三、从应对投机压力和货币危机以及博弈论的角度
  • 四、从价格确定角度
  • 五、从噪声交易角度
  • 六、从经济基本面特别是金融脆弱性角度
  • 七、从政府信誉和公众预期角度
  • 第二节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当代发展
  • 一、原罪论
  • 二、浮动论与害怕浮动论
  • 三、中间制度消失论
  • 四、退出战略
  • 第三节 汇率制度选择的一般规律及主要原则
  • 一般规律
  • 一、经济规模
  • 二、经济发展程度
  • 三、经济开放程度
  • 四、通货膨胀率
  • 五、宏观经济目标
  • 主要原则
  • 一、政策三难困境原则
  • 二、丁伯根法则
  • 三、避免米德冲突原则
  • 四、蒙代尔分配法则
  • 第六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演变及现实选择
  •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的汇率制度(1979年以前)
  • 二、双重汇率制时期(1979-1993年底)
  • 三、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以后)
  • 第二节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缺陷
  • 一、限制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 二、超额外汇储备造成资源浪费
  • 三、中央银行难以确定均衡的汇率水平
  • 四、外汇管制加大社会交易成本
  • 五、加大了市场的投机风险
  • 六、无法反映国内经济发展对汇率调整的需要
  • 七、不利于稳定人民币的名义贸易加权汇率(名义有效汇率),不利于对外贸易 和投资的稳定发展。
  •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步骤和时机选择
  • 一、中国汇率制度渐进式改革的必要性
  • (一)人民币走向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是渐进的
  • (二)中国促进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要求使汇率不宜大幅波动
  • (三)宏观、微观方面的其他因素
  • 二、近期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选择
  • (一)BBC规则的原理
  • (二)我国实行BBC规则的优势与风险防范
  • (三)我国汇改近期目标的最优选择
  •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时机选择
  • 1、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汇改回顾
  • 2、本次人民币汇改的六个特点
  • 3、本次汇改的内在动因
  • (1) 汇率制度变迁的共性动力因素
  • (2) 主导汇率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和直接动力因素
  •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长期目标展望
  • 一、人民币汇率终将走向独立浮动
  • 1、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需要
  • 2、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需要
  • 3、实施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 4、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需要
  • 5、降低资本管制成本的需要
  • 6、资本管制隔离作用有限
  • 7、人民币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的必然结果
  • 二、配合人民币汇率制度完善应做好的准备
  • 1、合理放宽外汇交易环节方面的管制
  • 2、加快建设和发展国内金融市场
  • 3、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管理,严防投机性资本冲击
  • 4、加大对浮动汇率机制操作性方案的研究
  • 三、"中元"共同货币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长期目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汇率理论的最新发展[J]. 大众商务 2009(14)
    • [2].货币危机理论和汇率理论:发散与交融[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05)
    • [3].汇率理论危局与汇率实践问题的双重破解——品读《汇率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专著有感[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10)
    • [4].国内与国际汇率理论的比较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 2009(23)
    • [5].全球金融危机后汇率理论和政策的反思与新进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0(01)
    • [6].全球金融危机后汇率理论和政策的反思与新进展[J]. 社会科学文摘 2020(04)
    • [7].人民币汇率与相对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实践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视角[J]. 海派经济学 2014(03)
    • [8].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述与发展[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3)
    • [9].汇率之谜与汇率理论研究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 2011(06)
    • [10].汇率本质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 时代金融 2011(09)
    • [11].汇率理论的新进展和非线性态势研究[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
    • [12].论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走势解释的适用性问题[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20)
    • [13].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的汇率指令流[J]. 时代金融 2016(12)
    • [14].汇率的不完全价格传递及政策协调[J]. 国际贸易问题 2013(11)
    • [15].欧债危机冲击下的欧元汇率波动分析[J]. 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 2013(00)
    • [16].汇率决定理论与外币会计的数理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 2013(08)
    • [17].人民币汇率背后的中美利益博弈[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9)
    • [18].马克思汇率理论、汇率模型与国际经验的检验[J]. 当代经济研究 2009(05)
    • [19].汇率理论的演变评述与人民币国际化借鉴[J]. 学术探索 2015(12)
    • [20].传统贸易收支汇率理论的回顾与评析——简论美国贸易赤字产生的原因[J]. 东方论坛 2014(06)
    • [21].汇率制度没有绝对解[J]. 金融博览 2016(03)
    • [22].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综述[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06)
    • [23].汇率调整无效力问题的微观与宏观研究范式评析——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汇率理论研究的变迁原因与发展特征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 2008(04)
    • [24].基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人民币汇率研究[J]. 当代经济 2010(16)
    • [25].中国金融出版社新书[J]. 中国金融 2008(23)
    • [26].20世纪国际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论[J]. 中国金融 2014(02)
    • [27].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广州市的实证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08(12)
    • [28].实际汇率与实际利差:理论模型与实证的发展[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8(02)
    • [29].中国金融出版社图书推荐[J]. 中国金融 2014(24)
    • [30].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J]. 经济问题 2008(03)

    标签:;  ;  ;  ;  

    汇率理论演变与趋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