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丽水金沙》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从《丽水金沙》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论文摘要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她独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记忆。面对“全球化”、“一体化”的冲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民族沿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丽水金沙》撷取了云南8个少数民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意象,以舞蹈诗画的形式在丽江上演,将丽江所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同一时空下展现给中外游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同时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由此引发了悖论,改编加工过的舞台艺术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文化艺术的“原生态”。本文拟运用符号学、诗意栖居、狂欢话语、接受美学等文艺理论对《丽水金沙》展开研究。第一章,《丽水金沙》内容概述及产生背景。对《丽水金沙》所蕴含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以“序”、“山”、“水”、“情”四个篇章进行详细介绍,指出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丽水金沙》所取得的商业成功与它所依托的文化土壤——丽江古城是分不开的,后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提供了文化空间。第二章,《丽水金沙》艺术风格读解。对《丽水金沙》所涵盖的原始文化艺术特征与改编后的舞台艺术进行对比,探寻改编后的艺术形式是否破坏了其文化艺术的“原真性”,是否把精髓丢掉。它赢得了市场和口碑,同时也遭遇了悖论,意义和价值究竟在哪。第三章,现代性经验美学视域下的《丽水金沙》。对《丽水金沙》的营销策略以及受众审美心理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丽水金沙》和丽江古城的商业火爆实则是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狂欢。第四章,运用符号学、“诗意栖居”等文艺理论对《丽水金沙》进行多维解读,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释。结论:《丽水金沙》商业成功所引发的悖论对当今传统文化的保护与认知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面对这样一个现代化和传统之间相互利用、冲突,从而取得商业成功的例子,用文学理论来剖析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意义,对探讨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远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丽水金沙》内容概述及产生背景
  • 第一节《丽水金沙》所蕴含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 一、序篇:文字的记忆——关于《东巴经》的民族述说
  • 二、水篇:泼水节,编织南国世界水的依恋与梦幻
  • 三、山篇:绚彩呈现,多种民族节日的艺术登场
  • 四、情篇:《玉龙第三国》——忧伤凄美的殉情传说
  • 第二节 《丽水金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思路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艺术的区别与联系
  • 三、《丽水金沙》——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成功案例
  • 第三节 丽江古城——《丽水金沙》商业成功所依托的文化土壤
  • 一、一座活着的城
  • 二、从丽江古城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 第二章 《丽水金沙》艺术风格读解
  • 第一节 《丽水金沙》涵盖的原始文化艺术特征
  • 一、艺术起源:生活与艺术的诗意融合
  • 二、艺术特征
  • 第二节《丽水金沙》改编后的舞台艺术再生
  • 一、舞台布景
  • 二、内容设计
  • 三、表演者及表演心态
  • 四、服饰
  • 五、乐:“纳西古乐”的再生
  • 第三章 现代性经验美学视域下的《丽水金沙》
  • 第一节 《丽水金沙》营销策略分析
  • 第二节 受众审美心理分析
  • 一、情感的宣泄
  • 二、猎奇心理
  • 第三节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狂欢
  • 一、《丽水金沙》:少数民族狂欢的缩影
  • 二、丽江古城:“狂欢节”式休闲广场的悖论
  • 第四章 《丽水金沙》文艺理论的多维解读
  • 第一节 《丽水金沙》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 一、旅游消费行为的符号学阐释
  • 二、文化符号意义的消解
  • 三、无墙的博物馆
  • 第二节 丽江古城,迷失在喧嚣扰攘的后工业文明中
  • 一、古城——纳西族先民诗意栖居之物化表现
  • 二、纳西文明即将消失
  • 三、《丽水金沙》——政府和市场结合的成功范例
  • 第三节 《丽水金沙》,在舞台的绚丽中缅怀逝去的“诗意栖居”
  • 一、后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 二、诗意的再现
  • 结语 《丽水金沙》: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J]. 城市规划学刊 2020(04)
    • [2].重庆市渝都监狱——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促进服刑人员改造[J]. 决策导刊 2011(11)
    • [3].发挥公共图书馆优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谈漳州市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J].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01)
    • [4].试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9(04)
    •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 [6].论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02)
    • [7].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9(01)
    • [8].西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5(04)
    • [9].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12(01)
    • [10].金山区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J]. 上海档案 2017(08)
    • [11].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江西科学 2019(06)
    • [12].职业院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必要性[J]. 黑龙江科学 2019(23)
    • [13].木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价值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3)
    • [14].连云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34)
    • [1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衍生产品开发——基于传承与传播的探讨[J]. 四川戏剧 2019(11)
    • [16].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校园的传承与保护——以茶坑石雕刻技艺为例[J]. 智库时代 2019(52)
    • [17].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阐释[J]. 阴山学刊 2019(06)
    • [18].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创新——基于传统学徒制的思考[J]. 职教通讯 2019(17)
    • [19].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教育传承路径探究[J]. 职教通讯 2019(17)
    • [20].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融入路径[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21].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政策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19(S1)
    • [22].中国式健康养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J]. 品位经典 2019(09)
    • [23].论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承[J]. 文化学刊 2019(12)
    • [2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智能化传播实践与发展[J]. 四川戏剧 2019(11)
    • [25].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职工艺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意义与途径[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1)
    • [26].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性分析[J]. 江汉学术 2020(01)
    • [27].陕西省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 财富时代 2019(11)
    • [28].基于SWOT分析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29].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32)
    • [30].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 大众文艺 2019(24)

    标签:;  ;  ;  ;  ;  

    从《丽水金沙》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