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问题研究

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运用党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了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背景、历程以及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论。第二部分: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背景问题研究。其一,历史传统背景——以“以和为贵”为价值取向,“以夏变夷”为主要内容,主张“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其二,民族关系背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在当代的发展;其三,民族理论背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第三部分: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价值体系的发展问题研究。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包括促进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发展三个方面。就促进民族发展而言,又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文章分析了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价值体系发展的历程,指出今后应正确认识和对待促进民族团结价值取向和促进民族平等价值取向,坚持把促进民族发展作为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促进民族发展,既应包括民族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应包括民族文化的发展。第四部分: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内容体系的发展问题研究。文章把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内容体系分为普遍性政策、差异性政策和多样性政策三个方面,分别回顾了它们的发展历程。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促进民族教育和谐发展的有机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内容体系。第五和第六部分:分析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存在的主要理论认识问题,然后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重视对普遍性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研究,坚持差异性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同时要运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全新文化理念,重视多样性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要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和谐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缘起
  • (三) 研究意义
  • (四) 文献述评
  • (五) 研究思路
  • (六) 自我评价
  • 二、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背景
  • (一) 历史传统背景——古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传统的影响
  • 1、古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的价值取向
  • 2、古代少数民族文教政策的普遍性、差异性和多样性
  • 3、历史经验及其对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影响
  • (二) 民族关系背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 1、近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及其影响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格局的高度一体化发展及其影响
  •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格局多元性的发展及其影响
  • (三) 民族理论背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 1、民族融和理论
  • 2、民族平等理论
  • 3、民族问题理论
  • 三、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价值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 促进民族平等取向
  • (二) 促进民族团结取向
  • (三) 促进民族发展取向
  • 1、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促进民族发展取向
  • 2、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促进民族发展取向的曲折发展
  • 3、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民族发展价值取向的新发展
  • (四) 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价值体系的重要贡献
  • 1、形成了科学的、有机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价值体系
  • 2、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问题的合理解决
  • 四、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内容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 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内容体系的发展历程
  • 1、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内容体系的基本确立
  • 2、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内容体系的曲折发展
  • 3、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内容体系的新发展
  • (二) 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内容体系的重要贡献
  • 1、形成了科学的、有机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内容体系
  • 2、促进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和谐发展
  • 五、新世纪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一)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 1、地区间经济发展失衡使民族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 2、经济一体化浪潮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 3、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民族边疆地区不断进行分裂活动
  • (二)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 1、在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2、普遍性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方面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3、差异性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方面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4、多样性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方面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六、关于当前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 (一)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三种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 (二)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普遍性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主体地位
  • (三)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差异性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合理性
  • (四)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必然消亡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 (五)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普遍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三种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
  • 1、共识、差异与多样的关系
  • 2、普遍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三种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
  • 3、建构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和谐发展的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间断平衡理论视角下70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分析[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影响因素[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2)
    • [3].脱贫攻坚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现状调研——以黔西南州望谟县为例[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 [4].印度少数民族教育治理:进程、特征及启示[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03)
    • [5].新中国成立70年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万明钢教授专访[J]. 民族教育研究 2019(04)
    • [6].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相关文献关键词的统计与分析[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1)
    • [7].新时代少数民族教育法治建设的新探索[J]. 法制博览 2018(33)
    • [8].周恩来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6(06)
    • [9].少数民族教育公平发展内涵探析——基于正义理论的视角[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3)
    • [10].西方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06)
    • [11].新“五力模型”理念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2].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困境分析与应对思考——以凉山彝族为例[J]. 民族教育研究 2017(04)
    • [13].仪式教育在少数民族教育的场域性探索[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5)
    • [14].教育扩展对提升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基于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民族研究 2017(03)
    • [15].少数民族教育的现代性与民族性思辨[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5)
    • [16].嬗越与创新: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传统及现代发展[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2)
    • [17].反思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速度焦虑”[J]. 中国民族教育 2016(03)
    • [18].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制度沿革综述[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01)
    • [19].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10)
    • [20].浅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J]. 商 2016(10)
    • [21].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法律保障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11)
    • [22].积极探索和践行少数民族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J]. 长沙医学院学报 2016(02)
    • [23].新中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回顾[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3(03)
    • [24].少数民族教育与文化的悖论关系[J].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1)
    • [25].论民国政府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重心的转移[J]. 学术探索 2015(05)
    • [26].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 2015(07)
    • [27].探讨散居地区对西部学生的少数民族教育——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5)
    • [28].少数民族教育的区域选择[J]. 知识文库 2020(14)
    • [29].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5)
    • [30].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J]. 成功(教育) 2011(02)

    标签:;  ;  ;  ;  ;  

    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