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越光/南京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品质相关性状QTL

利用越光/南京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品质相关性状QTL

论文摘要

水稻作为我国及亚洲很多国家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质改良已成为当今水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成为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因为稻米品质一般受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改良品质性状往往收效甚微。本研究利用越光/南京11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RIL)、通过建立其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进而定位控制稻米品质相关性状的QTL,最终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奠定基础。其主要结果如下:1.2009年和2010年在南京正季种植越光/南京11RIL群体140个株系及亲本,并考察了糙米的粒形(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千粒重、垩白米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等9项重要稻米品质性状。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5统计软件进行复合区间作图分析,共检测到21个加性QTL,分别位于除第1、4、7和10染色体以外的8条染色体上。其中qGL-3、qGW-5、qGT-11、qPGWC-6、qTSV-5、qTSV-9、qRPC-8、qRFC-5、qAC-6在两年间能同时检测到,是稳定的QTL。结果表明糙米粒长、糙米粒宽、糙米粒厚、长宽比、垩白米率、千粒重、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加性QTL控制;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控于Wx主效基因、同时还受多个微效位点的修饰。这些优良稳定QTL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杂交手段聚合到同一背景品种中,从而达到综合改良稻米品质的目的。2.利用越光/南京11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对2009年南京和2010年南京的稻米淀粉粘滞性谱(RVA profile)各项参数进行QTL定位和分析。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5统计软件进行复合区间作图分析,稻米淀粉粘滞性谱8项参数在RIL群体中均为连续变异,各参数表征的性状均存在一定数量的超亲类型,共检测到19个加性QTL,分别位于除第1、4、7、10和12染色体以外的7条染色体上。有11个QTL:qPKV-3、qHPV-6、qBDV-6a、qBDV-6b, qBDV-11、qCPV-6、qSBV-6.qPeT-5、qPeT-6、qPaT-11a、qCSV-6分别控制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崩解值、冷胶粘度、消减值、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及回复值在两年能同时检测到,是稳定的QTL。两年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0.70%、33.76%、17.45%、6.01%、10.37%、46.81%、56.32%、5.83%、26.35%、75.4%和47.81%大多数控制RVA谱性状均检测到Wχ主效基因效应。因此,认为稻米淀粉粘滞性谱主要受Wx基因控制。对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峰值时间还分别检测到1个微效QTL qPKV-8、qHPV-3a、qHPV-3b、qCPV-2、qPeT-9.另外,在第11染色体标记RM167附近能检测到3个性状的QTL,即qPaT-11b、qHPV-11及qCPV-11,它们位于相同的位点。本研究检测到的稳定及共位点的QTL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分离,然后聚合到同一背景品种中。通过挖掘越光中的优良基因资源,从而达到综合改良稻米品质的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
  • 2 稻米品质性状的经典遗传研究进展
  • 2.1 加工品质
  • 2.2 外观品质
  • 2.3 蒸煮食味品质
  • 2.4 营养品质
  • 3 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
  • 3.1 稻米的加工品质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 3.2 稻米的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 3.3 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 3.4 营养与食味品质
  • 4 稻米品质性状分子数量遗传研究进展
  • 4.1 分子数量遗传研究的原理、方法与应用
  • 4.2 稻米品质性状QTL研究进展
  • 5 生态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光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2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3 水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4 土壤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5 通风透气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6 田间生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7 栽培因素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稻米品质性状相关QTL的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田间种植与样品制备
  • 1.3 表型鉴定
  • 1.4 统计分析
  • 1.5 QTL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中性状的变异和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 2.2 稻米粒形性状的QTL分析
  • 2.3 稻米其它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 3 讨论
  • 3.1 QTL定位结果比较
  • 3.2 QTL的多效性
  • 第三章 稻米RVA谱特征值QTL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供试材料的田间种植及制备
  • 1.3 表型鉴定
  • 2 结果分析
  • 2.1 亲本和群体的性状表现
  • 2.2 RVA谱特征值与外观,理化品质相关关系
  • 2.3 RVA谱特征值QTL定位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环境因素影响稻米RVA谱特征值相关QTL稳定性的机理
  • 3.2 QTL定位结果比较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脂肪含量的测量方法
  • 1.1 测量前准备
  • 1.2 脂肪的抽提
  • 1.3 脂肪含量的计算方法
  • 2 蛋白质含量测量方法
  • 2.1 蛋白质测量的基本步骤
  • 2.2 试剂的配制方法
  • 2.3 蛋白质含量的计算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已整理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麦品种扬麦16赤霉病抗扩展QTL定位及分析[J]. 作物学报 2020(02)
    • [2].黄瓜单性结实性状遗传与QTL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01)
    • [3].水稻闭颖授粉QTL的初步定位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4)
    • [4].甘蓝型油菜对盐胁迫的响应及耐盐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0(04)
    • [5].亚麻QTL定位的研究进展[J]. 中国麻业科学 2020(04)
    • [6].控制水稻中胚轴伸长的QTL定位[J]. 中国稻米 2019(06)
    • [7].粳稻柱头外露率QTL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7(01)
    • [8].供氮和不供氮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定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1)
    • [9].玉米出籽率的QTL定位及其与环境互作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04)
    • [10].东乡野生稻芒长的QTL定位[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7)
    • [11].QTL技术在水稻耐盐育种上的应用[J]. 农家参谋 2017(10)
    • [12].绒山羊QTL的研究进展[J]. 当代畜牧 2017(15)
    • [13].马氏珠母贝生长性状相关QTL在两个群体中的验证[J]. 海洋通报 2017(05)
    • [14].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抽穗期QTL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 2015(06)
    • [15].黄瓜单性结实性状的QTL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01)
    • [16].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和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06)
    • [17].利用Solanum pennellii LA0716渐渗系群体初步定位番茄果实硬度QTL[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02)
    • [18].水稻次级群体QTL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2)
    • [19].猪乳头数性状QTL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学报 2013(11)
    • [20].胡麻株高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功能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06)
    • [21].水稻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QTL定位[J]. 核农学报 2020(09)
    • [22].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3].玉米尾孢灰斑病抗性QTL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 2020(09)
    • [24].水稻种子休眠的QTL定位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论文 2016(24)
    • [25].甘蓝型油菜含油量性状的QTL定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7(08)
    • [26].高粱子粒单宁含量和颜色QTL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05)
    • [27].马氏珠母贝两个与生长性状相关QTL的验证[J]. 海洋科学 2015(11)
    • [28].小麦耐热性状鉴定及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1)
    • [29].东乡野生稻的粒形相关QTL分析[J]. 杂交水稻 2014(06)
    • [30].半滑舌鳎性别决定的QTL互作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01)

    标签:;  ;  ;  ;  ;  

    利用越光/南京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品质相关性状QTL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