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理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表现及病因机的的研究,认为气滞痰瘀互组、心络受损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理气活血化痰通络是其重要的治法,并以此拟方舒心活络饮,旨在观察理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观察以西医常规治疗加舒心活络饮为治疗组,以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共观察60例患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CD62p、CD63等指标。动物实验采用Wistar大鼠60只,复制异丙肾上腺素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舒心活络饮对其心电图、SOD、MDA、ET、TXB2的影响。结果:临床观察表明,中药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血脂、降血压,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活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舒心活络饮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缺血性改变,降低MDA、ET、TXB2,提高NO水平和SOD含量。结论:理气活血化痰通络法能缓解冠脉痉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活化,从而起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说明理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重要的治法。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治疗范围
  • (三) 诊断标准
  • 二、临床病例标准
  • (一) 纳入标准
  • (二) 排除标准
  • (三) 剔除病例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 随机分组
  • (二) 治疗方法
  • (三) 观察方法
  • 四、疗效评定标准
  • (一) 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
  • (二)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 (三) 中医症状总疗效判定
  • (四) 中医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五) 中医症状单项记分标准
  • (六) 硝酸酯类药物停减率判定标准
  • 五、统计学方法
  • 六、一般资料分析
  • (一) 年龄分布比较
  • (二) 性别分布比较
  • (三) 职业分布情况
  • (四) 病程情况比较
  • (五) 危险情况比较
  • (六) 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比较
  • (七)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分型比较
  • (八) 舌质、舌苔、脉象比较
  • 七、研究结果
  • (一) 硝酸酯类药物消耗量及停减率
  • (二) 心电图疗效
  • (三) 中医症状疗效
  • (四) 对血压的影响
  • (五) 对血脂的影响
  • (六) 对心功能的影响
  • (七) 对血小板活化分子 CD62p、CD63 的影响
  • (八) 对 SOD、NO 的影响
  • (九)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 (十) 安全性观测
  • (十一) 不良反应
  • 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 (一) 实验动物及来源
  • (二) 主要试剂及仪器
  • (三) 实验药品
  • (四) 实验分组及方法
  • (五) 统计学方法
  • 二、实验研究结果
  • (一) 舒心活络饮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 (二) 舒心活络饮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SOD、MDA 的影响
  • 2、ET 的影响'>(三) 舒心活络饮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TXB2、ET 的影响
  • (四) 舒心活络饮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CD62p、CD63 的影响
  • 讨论
  • 一、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西医研究概况
  • 二、UA 的病因病机探讨
  • (一) 气滞痰瘀互阻是UA 的重要病机
  • (二) 心络受损是UA 的重要病理改变
  • 三、理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重要治法
  • 四、舒心活络饮方药分析和现代药理研究
  • (一) 方药分析
  • (二) 现代药理研究
  • 五、舒心活络饮研究结果分析
  • (一) 临床疗效分析
  • (二) 中医症状疗效分析
  • (三) 心电图疗效分析
  • (四) 降压,降脂,改善心功能疗效分析
  • (五) 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 (六) 对 CD62p、CD63 水平的影响
  • (七) 对 NO、SOD、MDA 的影响
  • 2的影响'>(八) 对 ET、TXB2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相关论文文献

    • [1].理气活血方剂治疗感染性休克合并胃肠功能衰竭临床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04)
    • [2].宣肺理气活血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2)
    • [3].理气活血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3(08)
    • [4].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5例[J]. 四川中医 2008(01)
    • [5].理气活血法在妇科术后防粘连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5)
    • [6].理气活血法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1)
    • [7].薛一涛理气活血治疗心系疾病经验[J]. 中医临床研究 2013(09)
    • [8].理气活血法配伍规律的实验室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03)
    • [9].中医理气活血法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06)
    • [10].评价理气活血止痛法配合西医治疗特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25)
    • [11].田玉美教授运用温肝理气活血法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经验[J]. 中医药通报 2011(01)
    • [12].理气活血通窍方[J]. 江苏中医药 2014(12)
    • [13].理气活血法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J]. 生物技术世界 2015(07)
    • [14].理气活血法在妇科术后防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 2012(03)
    • [15].理气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1)
    • [16].理气活血法在妇科术后防粘连的临床应用[J]. 光明中医 2009(12)
    • [17].理气活血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2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06)
    • [18].理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07)
    • [19].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对比西医百忧解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11)
    • [20].理气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瘀状态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2)
    • [21].理气活血滴丸与雷诺嗪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1)
    • [22].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体会[J]. 亚太传统医药 2011(12)
    • [23].理气活血通腑针法治疗术后腹胀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10)
    • [24].理气活血法治疗脏躁证50例[J]. 中国民间疗法 2008(03)
    • [25].理气活血解郁法在双心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北方药学 2019(05)
    • [26].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国专家共识[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17)
    • [27].理气活血滴丸治疗痰瘀互结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期疗效[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30)
    • [28].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1)
    • [29].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世界中医药 2017(08)
    • [30].理气活血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心房纤颤128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14(06)

    标签:;  ;  ;  ;  

    理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