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陕西省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十五”以来,我国水利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水利投资占国债投资总量的20%,而农业生产水资源匮乏问题依然严重。农业用水的关键问题是效率问题,灌溉用水效率低下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点问题和优先领域。陕西省是全国水资源最紧缺的省份之一,各大灌区普遍存在输水损失大和大水漫灌的问题,灌溉水利用率不到50%,比起发达国家的80%有一定差距。研究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生产十分有效的措施。灌溉用水量较大,因此灌溉节水的空间和潜力也相对较大。所以,从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入手减少灌溉用水,意义重大。本文全面回顾了农业技术效率和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评价了陕西省农业用水状况,选择适合本研究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投入产出指标,分别测量陕西省大型灌区和行政区域的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并对各市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行分析,探究各地区技术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影响,并提出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陕西农业用水现状评价。全面评价了陕西省水资源禀赋,分析了农业用水结构和发展趋势,指出了陕西灌溉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陕西大型灌区和各市的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测算。选用DEA方法的分向量模型分别度量了陕西大型灌区和各市的灌溉水规模效率和总技术效率,估算了各灌区和各市的农业节水潜力。第三,各市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运用Tobit回归模型估计了自然气候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水利设施状况和农业用水特征等因素对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和灌溉用水规模效率的影响。基本结论是:(1)陕西省降水资源时空差异较大,水资源总量稀缺。陕西省总用水量增加,农业用水量逐年减少,占总用水量比重也下降。虽然农业水资源生产率提高,陕西农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水资源压力。(2)各灌区的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差异较大,其中泾惠渠、石头河、石堡川等3个灌区为灌溉用水高效率区,羊毛湾、宝鸡峡、冯家山、桃曲波等灌区为中等效率区,洛惠渠、冬雷抽黄、交口抽渭等灌区为低效率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陕西10大灌区可以在保证除水资源投入的其他要素投入不变和农业产出值不变的情况下可节约水量2.496×10~8m~3。(3)陕西省年均最大可能节约水量为21.56×10~8m~3,为用水总量的38%,其中关中地区的节水潜力为全省的70%。灌溉用水规模与灌溉用水规模效率呈现“倒U型”型趋势,中等灌溉规模地区的灌溉用水规模效率的平均值最高,比较小规模和较大规模地区的灌溉用水规模效率都高。(4)降低农业用水份额,提高工业用水份额,扩大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提高人均生产总值会提高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旱涝保收的耕地存在浪费灌溉水现象,导致了旱涝保收土地的灌溉水技术效率的降低。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要将水价作为节水激励机制来促使农户主动节水、将“供水管理”转为“需水管理”、推广各种技术路径,实现节水灌溉、将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与政绩挂钩等措施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
  • 1.3.1 农业技术效率方面的研究
  • 1.3.2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 1.3.3 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研究
  • 1.3.4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技术效率测算理论基础
  • 2.1 技术效率
  • 2.2 技术效率测算方法
  • 2.2.1 参数前沿方法
  • 2.2.2 非参数前沿方法
  • 2.2.3 模型的比较
  • 第三章 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 陕西省水资源禀赋特征
  • 3.1.1 降水量及其分布特征
  • 3.1.2 水资源总量及其分布特征
  • 3.1.3 地表和地下水情况
  • 3.2 陕西省农业用水资源现状
  • 3.2.1 用水结构及其特征
  • 3.2.2 农业用水地区差异
  • 3.2.3 农业用水指标情况
  • 3.3 陕西农业用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农业供水设施不足
  • 3.3.2 农业用水效率低下
  • 第四章 陕西省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测算
  • 4.1 模型的选择
  • 4.1.1 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模型(CRS)
  • 4.1.2 规模报酬可变假设模型(VRS)
  • 4.1.3 分向量效率模型(Sub-vector)
  • 4.1.4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陕西大型灌区灌溉技术效率分析
  • 4.2.1 陕西大型灌区基本情况
  • 4.2.2 陕西大型灌区灌溉技术效率
  • 4.2.3 各灌区节水能力分析
  • 4.3 陕西省各市灌溉用水技术效率
  • 4.3.1 规模报酬可变假设的各市灌溉用水纯技术效率
  • 4.3.2 规模报酬可变假设的各市灌溉用水规模效率
  • 4.3.3 规模报酬不变假设的各市灌溉用水总技术效率
  • 4.3.4 各市农业技术效率与灌溉用水总技术效率对比情况
  • 4.3.5 各市节水能潜力估计
  • 第五章 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 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及假设
  • 5.1.1 自然气候因素
  • 5.1.2 水利设施状况
  • 5.1.3 经济发展特征
  • 5.1.4 农业用水特征
  • 5.2 TOBIT计量模型设定
  • 5.3 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灌溉用水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提高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
  • 6.2.1 将水价作为节水激励机制来促使农户主动节水
  • 6.2.2 将“供水管理”转为“需水管理”
  • 6.2.3 将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与政绩挂钩
  • 6.2.4 推广各种技术路径,实现节水灌溉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灌溉用水经济价值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浅谈农作物灌溉用水计算在灌溉制度建立中的应用[J].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7(03)
    • [3].综合灌溉用水效率研究——以河北省成安县为例[J]. 灌溉排水学报 2017(08)
    • [4].发生灌溉用水纠纷如何处理[J]. 农民文摘 2009(05)
    • [5].发生灌溉用水纠纷该如何处理[J]. 山西农业(村委主任) 2009(05)
    • [6].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灌溉用水效率测算与分解[J]. 农业技术经济 2009(06)
    • [7].井灌区玉米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河南省滑县、山东省巨野县农户数据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0)
    • [8].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J]. 中国水利 2009(03)
    • [9].发生灌溉用水纠纷该如何处理?[J]. 中国民兵 2009(03)
    • [10].浅析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下游灌区灌溉用水系数的计算与确定[J]. 陕西水利 2016(S1)
    • [11].新疆棉花节水技术灌溉用水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2)
    • [12].人工湖绿化灌溉用水问题的思考[J]. 现代园艺 2014(13)
    • [13].华北平原灌溉用水强度与地下水承载力适应性状况[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01)
    • [14].灌溉用水引纠纷 斗殴致伤酌情判[J]. 村委主任 2012(12)
    • [15].科学测算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为发展节水灌溉提供决策依据[J]. 中国水利 2009(03)
    • [16].论高原地区灌区灌溉用水的科学化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集体经济 2017(27)
    • [17].基于机器视觉的稻田灌溉用水铜离子浓度检测[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4)
    • [18].农村灌溉用水管理系统研究[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3(08)
    • [19].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潜力分析[J]. 水科学进展 2010(06)
    • [20].含纳微级气泡的灌溉用水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 2017(06)
    • [21].辽宁省水稻灌溉用水基本定额研究[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06)
    • [22].灌溉用水实行定额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19)
    • [23].关于灌溉用水效率尺度问题的探讨[J]. 灌溉排水学报 2013(06)
    • [24].灌区灌溉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05)
    • [25].干旱区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14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J]. 潍坊学院学报 2017(03)
    • [26].某地不同灌溉用水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成分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18)
    • [27].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15(24)
    • [28].实时灌溉预报与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07)
    • [29].板桥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的探索与实践[J]. 河南科技 2014(11)
    • [30].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灌区灌溉用水效率分析[J]. 吉林水利 2020(02)

    标签:;  ;  ;  ;  ;  

    陕西省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