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杨俊双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玉皇庙中学

摘要:学生时期学了不少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历程中我也不断尝试着应用,但我感觉最有效、最让我有成就感的还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本文从学生进步的外在动力、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忘掉"教学难点和不适合对学生公开四方面出发,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外在动力;内在动力;难点;公开

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用好皮格马利翁效应呢?结合多年的实践案例,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希望能给各位朋友带去一点帮助,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一,教师发自内心的期待和信任是学生进步的外在动力

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接任的是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上班第一天抄成绩单时我犯了一个很偶然也很低级错误,那就是把两个分别叫张光明和张光亮(化名)的学生成绩弄混了,他们的成绩差距很大,光明96分(全班第三名),光亮62分(全班第三十八名)。由于当时学生名字还没对上号,我上课时就把光亮当成了第三名来对待了。在一次课堂测验中光亮得了81分,由于我的错误所以我认为他的成绩退步了,于是找他到办公室谈话,当我问起为什么没考好时他却很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进步了,你上课时对我太好了。"当时我真有点蒙,再看这次光明的成绩是95分,我完全明白了。但当时是由于老师在学生面前那点小小的自尊,我狡黠地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和他说:"我认为你应该做得更好,因为第一堂课我就看出你有数学天赋,你的潜力很大。"说完后他高兴的蹦回了教室。虽然知道了他的成绩没有那么好,但我还是和以前那样对待他。在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89分(全班第十六名),在升级考试中他的数学成绩全班第十名,三年后他如愿考上了高中。后来他还回来专门感谢我,并对我说在我之前从来没有老师那样信任自己。当时我心里虽然有一丝的不安,但"歪打正着"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想到这里也就心安理得了。

这次错误拉开了我在教学中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序幕,它让我知道了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期待和信任是何等的重要。

第二、帮助学生大胆的想、大胆的树立目标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给学生们讲了《希望之树》的故事:一个探险家在沙漠中迷了路,他又热、又渴、又累,这时候他想如果有一棵树让我乘凉那该多好啊!谁知,不经意间果然在他面前出现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他在树下享受着大树带给它的凉爽的同时他又想如果有一壶水该多好啊,果然在他面前又出现了一大壶水,他感觉太神奇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再来桌美味佳肴和醇香美酒让我吃饱喝足吧,还是一样,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和一壶美酒就又出现在他的面前。当然故事的结尾很是滑稽可笑:这个人酒足饭饱后想这其中肯定是有鬼,否则不会这么神奇,结果鬼真的出现了。鬼吓得他屁滚尿流,又想鬼会不会把我掐死啊?结果鬼真的把他掐死了。但我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梦想成真,所以我把结尾改成了他饭饱酒足后走出了沙漠,获得了重生,这样会让学生感觉更完美一些。故事讲完后让每一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实验证明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谈到了事成的前提条件是心敢想,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一定要敢于面对每一个薄弱的知识点,敢于面对自己认为比较难的题目,这才是提高成绩的前提条件。

主题班会结束时,我的总结是:"打铁需要自身硬,自身硬的前提是精神硬,精神硬的条件是大胆的想,敢于面对。"然后再让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并鼓励他们公开说出来。有的想成为宇航员,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成为音乐家,有的想成为建筑工程师……为巩固这次班会的效果,也为了表示对他们的信任,有一段时间我用他们的理想来称呼他们,比如:刘工程师、王医生、李经理等,让他们感觉自己的理想就在眼前。

我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次测验结束后,两个班数学平均分相差2.3分,我要求平均分较低班的每位同学都指定下次的目标,按要求贴在醒目的位置,并在后面写上"YES,ICAN",让他们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目标,而在成绩较好的班没做要求。在下次的测验中,让人吃惊的是第一个班比第二个班平均分整整高出了5分。

第三、教师应"忘掉"教学难点

一次去一小店买东西,见一少年伏案苦想,老板也在一旁埋怨说:"这初中数学也太深了,简直让孩子没法做,连我这当爸的也不会。"听了他父亲的话孩子也不断点头。我和老板开玩笑说:"多深,比井还深吗?"老板笑着说:"反正我不会。"我拿过孩子的题一看是关于分针追赶时针的追及问题。为了消除父亲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我耐心的给孩子讲解,孩子很聪明,完全能听明白。我问孩子是否真的和他爸说的难呢?孩子摇摇头说不难。

我感觉孩子感觉难是正常的,家长不会也是正常的,唯一不正常的是家长不应该这样吓唬孩子,让孩子失去信心而没有了面对的勇气。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相似图形》与《圆》两章难度较大,令许多同学头疼,甚至放弃。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原因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自然不自然的把这一部分"妖魔化"了,有很多教师每讲到这儿就说:本章是这册的重点,更是难点,请同学们好好学。我感觉当学生听到"更是难点"时有很多同学就被吓退了。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旨是期待与相信,所以应该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坚定他们能学好的信念入手。我是这样对学生说的:"几何是图形的世界,图形是大家都喜欢的,因为她特别的形象,便于记忆,几何又被称为无字的数学,因为她不用字就能说明问题,所以就更容易学习了。"这种自信的培养是贯穿于整章的教学中的,每一课时结束,甚至是每一个题目结束都要让他们感觉到有趣、好学。

第四、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应用不适合对学生公开

记得我最初知道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刚升入高中时,那位老师给我们讲了皮格马利翁的神话故事,也讲到了罗森塔尔的实验,再后来就说我们是最棒的,我们一定能行等一些鼓励的话。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所谓的"兵不厌诈",丝毫没感觉到他鼓励的力量。我认为他的做法是欠妥的,就好像曹操在说前面不远处有梅林之前先讲了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怎么能起到止渴的效果呢?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先当着将士们的面做了个占卜,向上抛洒五十枚铜钱,若有一半以上正面朝上,我们就胜利,反之我们就失败。结果四十九枚朝上,士气大振一鼓作气,获得大胜。战争胜利后真像才公开,朝上的都是特制的两面都是正面的铜钱,只有一枚是普通的。试想先公开真相,再做占卜那就是一个笑话。所以皮格马利翁的故事和罗森塔尔的实验不能公开,在罗森塔尔的实验中就连校长和教师也是被骗的,就像我把光明和光亮无意识的弄错了一样,在起初我也不知道,这时候你的信任、鼓励、赞美、期待才是真情的流露,学生才能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真诚,他才能真正的相信自己。

所以我认为皮格马利翁效在教学中应用的最高境界是老师的鼓励、期待和信任是真实的,学生更能体会到老师的真诚,坚定自己的目标直到实现。

以上仅是我的个人观点,由于水平及经验所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刘锦霞.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5):68-68.

[2]王红梅.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3):112-114.

标签:;  ;  ;  

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