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体中“我”的回指研究

叙述体中“我”的回指研究

论文摘要

现代汉语第一人称单数“我”在叙述体篇章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它的回指表现是怎样的,其隐现机制又是什么;汉语学习者怎样才能写出地道的汉语文章,正确理解汉语的篇章。这些对第二语言教学、测试以及教材的编写都有着现实意义。在引言部分主要涉及研究的目的、前人研究成果、相关术语的界定、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等问题,主体部分为四章,前两章对“我”在篇章中的线性结构和层级结构进行描写、分析,然后重点对其零形回指的制约因素进行考察。第一章考察了现代汉语中第一人称“我”的指同表达形式、回指时各自的句法特征和语用环境。最后,用回数法考察“我”和零形式延续话题的能力。第二章首先分析“我”、他称名词和零形式在话语结构中的层级;接着在抽样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描绘了“我”和零形式在一个代词单位中的分布数量图;然后分析了语义逻辑的层级;最后进一步考察代词单位在篇章中的循环,构成段落和篇章的过程。第三章主要从“我”的语义特征、与“我”相关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等角度,考察了“我”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时选择零形式的制约因素。第四章主要就“我”在主语位置大量使用零形式的篇章制约因素进行了考察,包括话题链中的管界词语、主语位置出现的人物数量、“我”在篇章中的语义逻辑层级、指称距离、信息焦点等因素的制约。第五章包括“我”选择零形式的认知心理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以及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主要倾向性的结论为:1)在篇章中,延续话题自由度最高的是“我”和零形式,零形式延续话题能力强于“我”。2)在一个代词单位中,零形式以5为临界点,1-5个占绝对优势,5个以上的零形式基本很少,而且代词单位中平均的零形式为1个;代词单位在段落中的分布数量(N)主要趋势为在O≤N≤5区间内变化。3)动词、名词的句法.语义对“我”的制约,在共性规律中也蕴含了一些特性。“我”充当宾语通常不可选择零形式;充当定语与名词的价量、名词的定指义/类指义、“我”与所修饰名词(特别是亲属名词)之间的亲疏程度、“我"在语境中的非强制性等因素有关;篇章语境是“我”选择零形回指的主要因素。4)充当主语成分的“我”容易选择零形式;管界词语(特别是有语音停顿的)后,往往选择“我”而不用零形回指。5)主语保持同一为“我",其他人物没有占据主语的位置的话题链,都可以使用零形式,同时其分布又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我”的零形式在[O,小句的总数]这个区间内变化;主语变更是使用“我”的重要因素;联合句和主从句选择零形式也要看主语是否同一。6)指称距离最小原则是选择零形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信息焦点凸显则是使用显性回指形式“我”的重要因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零 引言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本文相关术语说明
  • 0.2.1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0.2.2 其他相关术语
  • 0.2.3 篇章研究的单位—篇章小句
  • 0.2.4 指称对象的可及性
  • 0.3 关于回指、零形回指相关问题的前人研究
  • 0.3.1 对第一人称回指问题的研究
  • 0.3.2 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 0.3.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0.4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0.4.1 研究范围
  • 0.4.2 研究理论和方法
  • 0.4.3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线性结构分析
  • 1.1 第一人称单数语义指同的表达形式
  • 1.1.1 “我”
  • 1.1.2 “我们”
  • 1.1.3 “自己”
  • 1.1.4 “人家”
  • 1.1.5 职位身份名词
  • 1.1.6 他称名词
  • 1.1.7 零形式
  • 1.1.8 七种基本形式的复合形式
  • 1.2 各种指同形式回指“我”时的句法分布特征
  • 1.2.1 句法分布
  • 1.2.2 对外汉语教材中“我”和零形式的句法分布抽样统计
  • 1.2.3 “我”在留学生作文中句法的偏误特点
  • 1.3 各种指同形式的语用分析
  • 1.3.1 “我们”
  • 1.3.2 “人家”
  • 1.3.3 职位身份名词
  • 1.3.4 他称名词
  • 1.4 “我”的回指表现考察
  • 1.4.1 各种回指形式前指“我”
  • 1.4.2 各种形式后指“我”
  • 1.4.3 “我”与其他形式不共现
  • 1.4.4 各种回指形式在整个篇章中的分布
  • 1.4.5 小结
  • 1.5 “我”、零形式和他称名词延续话题能力的差异
  • 1.6 小结
  • 第二章 层级结构分析
  • 2.1 “我”、他称名词和零形式在篇章中的层级
  • 2.1.1 各自负载信息量差异
  • 2.1.2 三者的层级与延续话题的关系
  • 2.1.3 三者占据主题段和主题句的位置情况
  • 2.2 一个代词单位中“我”和零形式的分布情况
  • 2.2.1 分布统计数据与结论
  • 2.2.2 特殊数据的进一步考察和分析
  • 2.3 小句之间语义关系的层级
  • 2.4 “代词单位”在篇章中的循环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我”的零形回指制约因素(一)
  • 引言 调查数据分析
  • 3.1 “我”的语义特征分析
  • 3.2 动词句法-语义对“我”作主语和宾语的制约
  • 3.3 名词语义对“我”作定语的制约
  • 3.3.1 名词的价量制约
  • 3.3.2 名词的定指义/类指义制约
  • 3.3.3 “我”与所修饰名词(特别是亲属名词)之间的亲疏程度制约
  • 3.3.4 “我”在语境中的非强制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我”的零形回指制约因素(二)
  • 4.1 话题链中管界词语的制约
  • 4.1.1 介词结构
  • 4.1.2 时间词语
  • 4.1.3 处所词语
  • 4.1.4 动词性管界词语
  • 4.1.5 管界词语后语音停顿制约
  • 4.1.6 关联词语
  • 4.2 主语位置出现的人物数量制约
  • 4.2.1 同一主语
  • 4.2.2 主语位置出现多个人物
  • 4.3 “我”在篇章中的语义逻辑层级制约
  • 4.3.1 联合关系
  • 4.3.2 主从关系
  • 4.4 指称距离制约
  • 4.5 信息焦点制约
  • 4.5.1 对举
  • 4.5.2 强调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我”选择零形式的认知心理分析
  • 5.2 主要结论
  • 5.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汉语语篇零形式识别与填充方法研究[J]. 计算机工程 2020(03)
    • [2].基于汉语框架语义关系的零形式识别与消解[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3].汉语篇章中零形式的识别与消解[J]. 中文信息学报 2016(03)
    • [4].汉语儿童叙事话语中零形回指的发展[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5].FrameNet中有定的零形式识别[J]. 中文信息学报 2013(03)
    • [6].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的判别、类型及其特征[J]. 湘南学院学报 2012(01)
    • [7].泰国学生汉语叙述体语篇人称指称偏误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8].《元曲》《元杂剧》中人称代词复数的考察[J]. 青年文学家 2010(20)
    • [9].零形式、空语类与空符号的概念辨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11)
    • [10].从《边城》看汉语主题链的界定和表现形式[J]. 海外英语 2018(06)
    • [11].波兰学生与汉语本族人语篇人称照应对比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24)
    • [12].汉语第三人称回指语形式眼动阅读实验[J]. 中国语文 2016(01)
    • [13].博客的监管之道[J]. 青年记者 2010(11)
    • [14].零形回指优选解析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5].作为方法论策略的零形式和零成分[J]. 汉语学报 2013(01)
    • [16].拓展博客功能为学校管理服务[J]. 新课程(小学版) 2009(03)
    • [17].零形式和零成分的确立条件[J]. 当代语言学 2010(03)
    • [18].语法中的零形式研究[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4)
    • [19].黎平县上地坪村侗语的话题链[J]. 语文学刊 2014(19)
    • [20].英汉二语写作指称偏误比较分析[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 [21].论网络交流中标点符号使用的异化现象[J]. 现代交际 2020(15)
    • [22].重庆方言的两个零形否定结构[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01)
    • [23].语言学中零形式作用探析[J]. 理论界 2010(02)
    • [24].从唐诗及其译文看英汉人称回指的异同[J]. 青年文学家 2010(12)
    • [25].信息量与主语形式的选择[J]. 修辞学习 2009(03)
    • [26].叙事话语中儿童指称形式的选择[J]. 戏剧之家 2017(18)
    • [27].汉语话题链的特点与本质——兼论话题链与零回指的差异[J]. 汉语学习 2014(06)
    • [28].话语插说时返回中心解析的参项和准则[J]. 语言学论丛 2014(01)
    • [29].湘语邵东话助词“倒”语法化[J]. 文教资料 2014(34)
    • [30].中上古動詞“關/閉”替換中賓語特徵分析[J].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18(02)

    标签:;  ;  

    叙述体中“我”的回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