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辩证法 ——青年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历史辩证法 ——青年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著作中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辩证法”。卢卡奇试图完成马克思的一个愿望,即把黑格尔的“头足倒置”的辩证法颠倒过来。为此,卢卡奇选择了“历史”领域来实现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彻底革命。卢卡奇所理解的“历史辩证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物化”为历史事实基础,把人类的历史性生存逻辑理解为历史辩证法;二是在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基础上,从阶级意识的角度把社会存在结构理解为历史辩证法。由于黑格尔主义的影响,青年卢卡奇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做的“历史辩证法”的解读,没有使他最终彻底“回到马克思”。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青年卢卡奇的黑格尔主义传统
  • 一、卢卡奇的黑格尔主义倾向
  • 1、马克思哲学并非是没有“反思”的唯物论
  • 2、实践范畴中的黑格尔主义倾向
  • 3、“自然”范畴中的黑格尔主义倾向
  • 4、“中介”范畴中的黑格尔主义倾向
  • 二、卢卡奇所理解的历史辩证法的“黑格尔结构”
  • 1、马克思的“黑格尔结构”
  • 2、“主体——客体”的统一
  • 三、卢卡奇黑格尔主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四、对卢卡奇的黑格尔主义传统的评价
  • 1、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化”
  • 2、类似于费尔巴哈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 3、青年卢卡奇对黑格尔传统的超越
  • 第二章 总体性:历史辩证法的存在论基础
  • 一、“总体性”何以成为存在论基础
  • 二、作为方法论的“历史辩证法”
  • 1、“人”的辩证法生存本性
  • 2、自然物有没有辩证法
  • 三、历史辩证法的“历史性”特征
  • 1、关于“历史”范畴的含义
  • 2、卢卡奇对三种错误历史观念的批判
  • 3、总体性在理解“历史”中的意义
  • 4、历史辩证法的“历史性”特征
  • 四、“总体性”对科学思维的反驳
  • 1、“总体性”所坚持的解释学态度
  • 2、对科学主义“事实观”的解释学批判
  • 3、总体性的方法论与科学的方法论的差别
  • 4、“总体性”的存在论基础与科学主义的对立
  • 第三章 物化批判:历史辩证法的生存行动
  • 一、历史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含义
  • 1、作为人类的历史性生存逻辑的辩证法
  • 2、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存在结构”的历史辩证法
  • 二、“异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历史事实基础”
  • 1、异化问题的基础性地位
  • 2、对象化、异化和物化的差别
  • 3、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是生存逻辑的积极环节
  • 三、历史辩证法的生存逻辑演绎
  • 1、人性的先天悖论
  • 2、物的本质在于“人”
  • 3、“物化”中人的生存悖论
  • 4、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在克服物化问题上的软弱
  • 第四章 阶级意识:历史辩证法的理论自觉
  • 一、历史辩证法中为什么要讲“阶级意识”
  • 1、“阶级意识”就是“社会自我意识”
  • 2、马克思的“阶级意识”基本观念
  • 3、卢卡奇对“阶级意识”的捍卫
  • 4、关于历史辩证法的双重特征
  • 二、作为对生存行动反省的阶级意识
  • 1、阶级意识表明了社会历史主体的生成
  • 2、为什么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形成真正的阶级意识
  • 3、阶级意识是一种“从事后开始”的思索
  • 4、阶级意识产生的历史基础
  • 三、对“阶级意识”的评价和理解
  • 1、历史辩证法中“阶级意识”的自我消亡
  • 2、如何理解“阶级意识”在当代被弱化
  • 3、历史辩证法是“生存行动”与“阶级意识”的统一
  • 第五章 浪漫主义:历史辩证法的美学维度
  • 一、浪漫主义的产生及其实质
  • 1、浪漫主义的产生
  • 2、浪漫主义的学理本质
  • 二、青年卢卡奇艺术理论中的浪漫主义倾向
  • 1、早期小说理论中的浪漫主义情结
  • 2、“审美文化”的提出
  • 三、德国哲学的浪漫主义影响
  • 1、浪漫主义进入德国哲学
  • 2、德国哲学中弥漫着的浪漫主义精神
  • 四、马克思的浪漫主义倾向
  • 1、人类生存行为的两种形态
  • 2、共产主义的浪漫主义特征:从谋生活动到审美活动
  • 五、“历史辩证法”中的浪漫主义思想
  • 1、浪漫主义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
  • 2、卢卡奇对恩格斯实践概念的反驳及其浪漫主义因素
  • 3、作为“道德乌托邦”的浪漫主义
  • 4、“科学主义”批判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 六、对卢卡奇早期浪漫主义的评价
  • 1,浪漫主义作为“潜在”着的本体论
  • 2、浪漫主义思想所存在的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地方
  • 3、浪漫主义影响下对实践概念的误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近十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研究综述[J]. 汉字文化 2019(24)
    • [2].卢卡奇译介中的若干史料问题辨正[J]. 兰州学刊 2020(02)
    • [3].浅析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J]. 现代交际 2020(05)
    • [4].青年卢卡奇的伦理思想[J]. 学海 2020(02)
    • [5].青年卢卡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共性逻辑[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卢卡奇对于存在问题的理解及其政治意涵[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0(02)
    • [7].卢卡奇物化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汉字文化 2020(12)
    • [8].论卢卡奇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历史演进及理论效应[J]. 理论界 2020(09)
    • [9].从《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看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7)
    • [10].论卢卡奇的历史唯物主义观[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 [11].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理论缺陷[J]. 学术交流 2018(06)
    • [12].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及其当代启示[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09)
    • [13].卢卡奇物化理论探析[J]. 知与行 2017(04)
    • [14].卢卡奇哲学思想初解[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04)
    • [15].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异化思想探析[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6].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之特色——在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视阈下[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7(03)
    • [17].新时期学界对卢卡奇人民性理论的接受[J]. 学术交流 2017(06)
    • [18].卢卡奇对马克思“无产阶级意识”的重释——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为依据[J]. 经贸实践 2017(17)
    • [19].对卢卡奇物化思想的审思[J]. 学术交流 2017(09)
    • [20].论卢卡奇对资本主义合理化的批判——以物化现象与思想二律悖反的关系为线索[J]. 甘肃社会科学 2017(05)
    • [21].“生命”与“总体”的交错:青年卢卡奇的文化哲学[J]. 国外理论动态 2016(08)
    • [22].浅析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 赤子(上中旬) 2015(07)
    • [23].卢卡奇《作为道德问题的布尔什维主义》分析[J]. 商 2015(10)
    • [24].从《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看卢卡奇的社会理论[J]. 宜春学院学报 2015(05)
    • [25].卢卡奇物化思想与马克思异化思想之比较[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7)
    • [26].卢卡奇物化理论探析——读《历史与阶级意识》[J]. 山西青年 2017(01)
    • [27].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分析手机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J]. 知音励志 2016(21)
    • [28].卢卡奇的文艺思想研究:文学艺术的反物化性[J]. 文学理论前沿 2016(02)
    • [29].关于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之我见[J]. 祖国 2017(04)
    • [30].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14)

    标签:;  ;  ;  ;  

    历史辩证法 ——青年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