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激素对茶树菇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外源激素对茶树菇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茶树菇的液体培养可在短时期内获得大量的菌丝体以及发酵产物。目前,液体培养技术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液体菌种,其具有生产快速,菌龄一致,接种简便,可大规模生产的优点。二是生产菌丝体以及发酵液有效成分的提取。茶树菇在液体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多糖、多肽、生物碱、甾醇、酶、核酸、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具抗生素作用的多种化合物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消炎、抗衰老、抗菌、抗溃疡等功效。菌丝体的营养成分,无论是蛋白质、氨基酸还是维生素均类似于子实体。因此,用液体发酵菌丝体可以制备茶树菇的饮料、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外源激素应用于食用菌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平菇、金针菇、香菇等常规品种,对于如灰树花、茶树菇、灵芝、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研究的较少。而且研究多是单种激素的影响,激素种类也较少。本试验从应用基础出发,选取珍稀食用菌茶树菇为研究材料。对茶树菇液体培养的菌种筛选,碳氮源筛选,碳氮比筛选,摇瓶培养中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培养时间、pH值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适合茶树菇液体培养的培养条件;本文侧重于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对茶树菇液体培养几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菌丝生物量,菌丝蛋白质还原糖含量和与基质降解相关的胞外酶活性筛选出最适的激素种类和浓度,并就两种最适激素配施对茶树菇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本文将外源激素应用于茶树菇液体培养中可提高菌丝体的胞外酶活性,增强其对培养基的分解利用能力,加快菌丝体的繁殖,缩短培养时间,为工厂化进行茶树菇的液体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发现:1通过对茶树菇3号、5号、6号这3个菌株在斜面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情况和一级摇瓶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比较结果发现,6号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球数、菌丝生物量和胞外粗多糖含量都明显高于3、5号菌株。因此,本试验用茶树菇6号菌株作为试验材料。2茶树菇对碳源的利用较广,单糖、双糖、大分子化合物均可利用。葡萄糖为最适碳源。氮源以蛋白胨最适于茶树菇液体培养,硫酸铵效果最差。该结论符合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的规律。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就上述试验筛选出的对茶树菇液体培养影响重大的碳源(葡萄糖)、氮源(蛋白胨)和无机盐(MgSO4·7H2O和KH2PO4)进行浓度优化选择试验。从极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因素对菌丝生物量和胞外粗多糖的影响大小次序为碳源>氮源>KH2PO4>MgSO4·7H2O。葡萄糖2%,蛋白胨0.1%,MgSO4·7H2O 0.2%,KH2PO4 0.3%水平组合的菌丝生物量和胞外粗多糖的含量最高,最适C/N为60:1。3通过对茶树菇液体培养最适培养条件的筛选得出晟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pH值白然,装液量100ml,转速120 r.min-1,培养时间为7天,既能得到最多的菌丝生物量又能使代谢产物达到最多。4 6种外源激素对胞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中,加入NAA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CMC酶、FP酶、漆酶、淀粉酶活性都是最高的,最适浓度均为2.0 mg.100ml-1。IBA对愈创木酚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菌丝蛋白质含量促进作用最强,最适浓度为1.5 mg.100ml-1。GA对促进菌丝体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最大,最适浓度是1.5 mg.100ml-1。CMC酶和FP酶是两种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CMC酶的活性要强于FP酶活性,这说明茶树菇与大多数食用菌相似,分泌的胞外纤维素酶以CMC酶为主。漆酶和愈创木酚酶是与木质素降解有关的酶,愈创木酚酶活性明显弱于漆酶活性,因此茶树菇降解木质素以漆酶为主。漆酶的活性较纤维素酶活性弱,故利用木质素的能力较弱。5 NAA和IBA配施对茶树菇液体培养中的菌丝生物量、CMC酶、漆酶、淀粉酶、蛋白酶、菌丝体蛋白质和还原糖影响显著。对增加菌丝生物量的最佳浓度配比为NAA 2.0mg.100ml-1+IBA 2.0mg.100ml-1。NAA2.0 mg.100ml-1+IBA 1.0 mg.100ml-1对增强CMC酶活性影响最大。NAA 1.5 mg.100ml-1+IBA 1.0 mg.100ml-1配施对漆酶活性、淀粉酶的活性、蛋白酶活性和菌丝体还原糖含量增强效果最明显。在激素配比为NAA 2.0 mg.100ml-1+IBA 1.5mg.100ml-1时对菌丝体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最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茶树菇概况
  • 1.2 食用菌的液体深层发酵技术
  • 1.3 外源激素的概况
  • 1.4 食用菌胞外酶研究现状
  • 1.5 外源激素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2 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茶树菇菌株的筛选
  • 4.2 茶树菇液体培养培养基的筛选
  • 4.3 茶树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 4.4 外源激素对茶树菇液体培养的影响
  • 4.5 NAA和IBA配施对茶树菇液体培养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5.1 茶树菇液体培养优良菌株的筛选
  • 5.2 茶树菇液体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 5.3 茶树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 5.3.1 接种量的筛选
  • 5.3.2 pH值的筛选
  • 5.3.3 摇床转速和装液且的筛选
  • 5.3.4 培养时间的筛选
  • 5.4 外源激素对茶树菇液体培养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课题及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云南程海湖冬季酵母菌多样性及胞外酶活性研究[J]. 菌物学报 2017(02)
    • [2].温度对秀珍菇生长发育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02)
    • [3].2013年秋末黄渤海海水中胞外酶活性水平和垂直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7)
    • [4].竹荪液体培养产胞外酶活性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13(03)
    • [5].栽培食(药)用菌胞外酶活性及物质变化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 2013(04)
    • [6].桑黄液体培养中胞外酶活力变化的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7].真姬菇液体培养特性及胞外酶的活性研究[J]. 食药用菌 2016(01)
    • [8].生物磁化水对杏鲍菇胞外酶活性影响及营养品质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8)
    • [9].七株贵州蜜环菌胞内多糖得率及胞外酶活性研究[J]. 北方园艺 2016(02)
    • [10].不同培养料对元蘑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1].精养池塘水中胞外酶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J]. 淡水渔业 2018(04)
    • [12].大兴安岭森林土壤胞外酶活力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潜在碳矿化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13].食线虫真菌侵染性胞外酶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学报 2017(08)
    • [14].8种胞外酶在香菇不同生长阶段的活性变化[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04)
    • [15].不同碳、氮源营养对秀珍菇菌丝体生长及其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4(02)
    • [16].云南阳宗海酵母菌种群结构及产胞外酶测试[J]. 微生物学报 2013(11)
    • [17].液体培养条件下铬对姬菇胞外酶及胞外多糖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12)
    • [18].温度对银耳胞外酶活力及营养品质特性的影响[J]. 重庆中草药研究 2018(02)
    • [19].C3胞外酶抑制乙醇诱导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9)
    • [20].温度对银耳胞外酶活力及营养品质特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7(23)
    • [21].高温与降雨对不同茶龄土壤碳氮养分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3)
    • [22].土壤增温对亚热带杉木幼树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3)
    • [23].香菇菌富硒液体发酵及三种胞外酶活性变化[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06)
    • [24].绿色糖单胞菌复合胞外酶漂白纸浆的研究[J]. 中华纸业 2008(20)
    • [25].土荆芥挥发油化感胁迫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7(13)
    • [26].栽培灵芝胞外酶活性及多糖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04)
    • [27].不同基质中香菇菌丝生长期胞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4)
    • [28].宁夏东部荒漠草原向灌丛地人为转变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8)
    • [29].云南高原湖泊抚仙湖和星云湖的酵母菌胞外酶活性[J]. 微生物学通报 2018(02)
    • [30].我国主要蜜环菌生物种胞外酶活性对温度的种特异性响应[J]. 菌物学报 2019(02)

    标签:;  ;  ;  ;  

    外源激素对茶树菇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