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同伴关系特点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同伴关系特点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

论文摘要

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而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方面。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中学生对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依赖减少,而更倾向于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对个体的人际关系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同伴关系的特点及人际交往能力对其的影响进行研究。本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4所多民族混合学校的34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社会测量法对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同伴关系特点进行了探讨;接着将社会测量法和问卷法相结合探讨了人际交往能力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不会局限于本民族,会选择其他民族的同学。男生会选择本民族的女生。汉族女生会选择汉族男生,但是回族和东乡族的女生不会选择男生。2.多民族混合学校汉族、回族和东乡族中学生在社会喜好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汉族、回族和东乡族中学生在社会影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回族中学生的社会影响显著高于汉族和东乡族的中学生。3.多民族混合学校汉族、回族和东乡族中学生都拥有1-10个好朋友。在亲密朋友选择中,汉族选汉族的比例高于汉族选回族及汉族选东乡族的比例,回族选汉族的比例高于回族选回族的比例,东乡族选汉族的比例高于东乡族选东乡族的比例,汉族中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汉族的,而回族和东乡族的中学生也更倾向于选择汉族的。4.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交往动力、交往技能、交往认知对社会喜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交往动力和交往技能对朋友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文献综述
  • 1.1 同伴关系研究综述
  • 1.1.1 同伴关系的概念界定
  • 1.1.2 同伴关系的功能
  • 1.1.3 同伴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
  • 1.1.4 同伴关系的测量
  • 1.1.5 同伴关系相关因素的研究
  • 1.2 人际交往能力研究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人际交往能力研究现状
  • 1.3 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关系的研究
  • 1.4 少数民族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
  • 1.4.1 相关理论
  • 1.4.2 研究现状
  • 1.5 以往研究不足
  • 2 问题提出
  • 3.研究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实践意义
  • 4 研究构想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思路
  • 5 研究一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工具
  • 5.3.3 施测程序
  • 5.3.4 资料的整理与处理
  • 5.4 结果分析
  • 5.4.1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同伴关系特点的定性分析
  • 5.4.2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群体同伴关系的特点
  • 5.4.3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双向同伴关系的特点
  • 5.4.4 多民族混合学校不同同伴接纳组中学生朋友数的特点
  • 5.4.5 多民族混合学校不同朋友组与有无互选朋友中学生群体同伴关系的特点
  • 5.5 讨论
  • 5.5.1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交往对象的选择特点
  • 5.5.2 多民族混合学校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中学生的特点
  • 5.5.3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两俩互选的特点
  • 5.5.4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有无互选朋友及拥有朋友的特点及状况
  • 5.5.5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群体同伴关系的民族特点
  • 5.5.6 多民族混合学校不同同伴接纳中学生朋友数的特点
  • 5.5.7 多民族混合学校不同朋友关系组与有无互选朋友中学生群体同伴关系的特点
  • 5.6 结论
  • 6 研究二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对象
  • 6.3.2 研究工具
  • 6.3.3 施测程序
  • 6.3.4 数据处理
  • 6.4 结果分析
  • 6.4.1 多民族混合学校不同民族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比较
  • 6.4.2 多民族混合学校不同同伴接纳组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比较
  • 6.4.3 不同朋友组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比较
  • 6.4.4 多民族混合学校有无互选朋友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比较
  • 6.4.5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维度与同伴关系的相关分析
  • 6.4.6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交往动力、交往认知和交往技能对社会喜好的回归分析
  • 6.4.7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交往动力和交往技能对朋友数的回归分析
  • 6.5 讨论
  • 6.5.1 多民族混合学校不同民族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比较
  • 6.5.2 多民族混合学校不同同伴接纳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 6.5.3 多民族混合学校不同朋友组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 6.5.4 人际交往能力各维度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 6.6 结论
  • 7 总讨论
  • 7.1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同伴关系特点
  • 7.2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 8 研究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部分(按字母排序)
  • 中文部分(按拼音排序)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现代性文化视野中的东乡族文学研究[J]. 汉字文化 2019(S2)
    • [2].东乡族移民基地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J]. 才智 2020(10)
    • [3].从“东乡话”到“方言”——宁夏海原县东乡族语言的流变[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 [4].东乡族研究现状概述[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5].大山深处的东乡族[J]. 中国穆斯林 2017(02)
    • [6].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东乡族[J]. 生命世界 2015(04)
    • [7].东乡族当代文学研究综述[J]. 牡丹 2019(06)
    • [8].东乡族农村妇女婚育权益法律保护研究[J]. 文存阅刊 2017(20)
    • [9].东乡族学校实施汉语文教学问题的研究[J]. 时代教育 2015(08)
    • [10].快乐民族行——嗡克带你去串门 第二十九站 热情好客的东乡族[J].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 2015(05)
    • [11].东乡族的风俗习惯[J]. 中亚信息 2013(06)
    • [12].东乡族[J]. 文明 2010(01)
    • [13].东乡族历史研究现状综论[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4].甘肃东乡族中老年人少肌症流行病学调查[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15].甘肃东乡族成人跟骨骨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6(02)
    • [16].多元文化共生视域下东乡族身体装饰探析[J]. 文教资料 2019(11)
    • [17].少数民族音乐——东乡族[J]. 琴童 2017(10)
    • [18].东乡族农业发展史考述——从以军营田到小农经济[J]. 丝绸之路 2011(08)
    • [19].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东乡族女性家庭地位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 2013(03)
    • [20].大山托起的东乡族[J]. 中国穆斯林 2013(04)
    • [21].兰州东乡族食俗文化的特点[J]. 群文天地 2011(01)
    • [22].东乡族[J]. 兵团建设 2011(18)
    • [23].新疆东乡族基础教育双“瓶颈”问题研究——以霍城县老城村为例[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4].东乡族服饰中的符号学意蕴[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5].失落的声音——东乡族女童成长历程的教育人类学考察[J]. 西北民族研究 2009(01)
    • [26].东乡族毛沟村精准脱贫的路径探讨[J]. 社科纵横 2018(05)
    • [27].人口较少民族教育思想研究的路径探析——以东乡族为例[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8(04)
    • [28].东乡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调查研究——以临夏州为例[J]. 纳税 2017(31)
    • [29].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适应性研究——以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移民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22)
    • [30].东乡族留守女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 考试周刊 2019(30)

    标签:;  ;  ;  ;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同伴关系特点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