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磷效率、生理机理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

玉米自交系磷效率、生理机理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

论文摘要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分3个生育时期在2个磷水平下,对4个玉米自交系(KH12、478、忻9005和Wu312)的磷效率及引起磷效率差异的形态、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在3个时期、2个磷水平下,玉米自交系的磷效率表现稳定,KH12是磷高效基因型,忻9005、wu312是磷低效基因型,478的磷效率居中,且磷效率高的基因型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产量。 2.在2个磷水平下,磷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磷吸收效率,且低磷条件下基因型间的变幅较高磷大,而与磷利用效率、运转效率无密切关系;磷吸收效率的高低主要由吸磷量的大小决定。 3.从根系形态的差异来看,低磷胁迫下,根半径、根体积减小,根冠比增加;根半径、根体积与磷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但根冠比与磷效率的关系不稳定,不能作为判定磷效率的一个指标。 4.在2个磷水平下,磷效率较高的基因型KH12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磷效率较低基因型忻9005、Wu312。低磷条件下,APA增加,且与磷吸收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5.低磷胁迫下,根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磷含量降低。同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磷含量与APA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具有较高APA的基因型(KH12),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磷含量的也较高。根际碱性磷酸酶在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 6.低磷胁迫也使植株的吸氮量、吸钾量减少,且二者与吸磷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3个时期2个磷水平下,磷效率高的基因型(KH12)植株总吸氮量、总吸钾量显著高于磷效率较低的2个基因型(忻9005、Wu312)。 7.低磷引起叶片叶绿素含量升高,但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低磷胁迫还引起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磷效率较高的基因型(478)的下降幅度比磷低效基因型(wu312)小。

论文目录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总体思路
  • 1.文献综述
  • 2.研究思路
  • 3.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自交系磷效率及根系形态差异的初步研究
  • 1.供试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磷水平对玉米基因型磷效率的影响
  • 2.2 不同磷水平对总根长、根体积、根半径及根冠比的影响
  • 2.3 不同磷水平对玉米基因型叶片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磷水平对玉米基因型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2.5 不同磷水平对玉米基因型根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2.6 不同磷水平对玉米基因型吸收氮、钾的影响
  • 3.讨论
  • 第三章 不同玉米自交系磷效率差异的比较及其相关性研究
  • 1.供试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玉米自交系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 2.2 不同玉米自交系磷吸收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 2.3 不同玉米自交系磷吸收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 2.4 不同玉米自交系苗期吸磷量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 2.5 不同玉米自交系孕穗期吸磷量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 2.6 不同玉米自交系孕穗期吸磷量的基因型差异分析
  • 2.7 磷效率、磷吸收效率、地上部吸磷量及根部吸磷量相关性分析
  • 3.结论
  • 第四章 不同玉米自交系磷效率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
  • 1.供试材料与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磷水平玉米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 2.2 不同磷水平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2.3 不同磷水平玉米叶片可溶性磷含量的变化
  • 2.4 叶片酸性磷酸酶、可溶性磷、可溶性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 2.5 不同玉米自交系吸收氮、钾素基因型差异分析
  • 2.6 不同玉米自交系苗期干物质重差异分析
  • 2.7 不同玉米自交系孕穗期干物质重差异分析
  • 2.8 不同玉米自交系成熟期干物质重差异分析
  • 2.9 酸性磷酸酶与地上部及根干重、吸磷量和吸氮、钾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5.问题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SPSS软件因子法在青贮玉米自交系筛选中的应用[J]. 北方农业学报 2020(01)
    • [2].不同收获时间对甜糯双隐性玉米自交系种子质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9)
    • [3].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玉米自交系综合评价[J]. 种子 2019(10)
    • [4].玉米自交系花期耐热能力的评价[J]. 玉米科学 2019(06)
    • [5].重离子辐射诱变对玉米自交系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21)
    • [6].萌芽期玉米自交系耐苏打碱的等级评价[J]. 种子 2018(02)
    • [7].玉米不同自交系吐丝后锌吸收与分配特征[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2)
    • [8].引进美国玉米自交系在我国的耐旱适应性分析[J]. 玉米科学 2018(05)
    • [9].密度对不同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12)
    • [10].91份玉米自交系种子耐低温等级的评价[J]. 种子 2016(12)
    • [11].玉米自交系微小遗传差异对产量优势的贡献[J]. 玉米科学 2017(01)
    • [12].优质青贮玉米自交系筛选与评价[J]. 玉米科学 2016(06)
    • [13].耐盐玉米自交系的鉴定[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2)
    • [14].钾胁迫对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生长的影响[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15].玉米耐低磷自交系的筛选与鉴定[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6].玉米自交系防杂保纯繁殖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7(06)
    • [17].新疆玉米自交系群体结构和聚类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3)
    • [18].不同玉米自交系耐深播能力分析[J]. 种子 2017(06)
    • [19].粒重对玉米自交系种子品质性状和活力的影响[J]. 种子 2017(08)
    • [20].安单系列玉米自交系耐瘠性鉴定指标筛选及耐瘠性评价[J]. 中国种业 2017(09)
    • [21].甜玉米自交系锌胁迫下根系活力的差异及敏感性评价[J]. 福建农业 2015(08)
    • [22].不同玉米自交系耐寒性评价及差异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3)
    • [23].干旱胁迫对4份玉米自交系生理与光合特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6)
    • [24].耐冷玉米自交系的筛选[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07)
    • [25].特旱条件下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评价[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4)
    • [26].91份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核农学报 2016(11)
    • [27].玉米自交系一年三代种植与选育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3)
    • [28].优良甜玉米自交系‘403-11’的选育及利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2)
    • [29].不同耐盐碱性玉米自交系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09)
    • [30].玉米自交系亲本的繁育方法[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22)

    标签:;  ;  ;  ;  ;  

    玉米自交系磷效率、生理机理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