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结构P2P网络演化过程的拓扑属性分析研究

无结构P2P网络演化过程的拓扑属性分析研究

论文摘要

P2P技术是一项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方式的发明,它消除了以往通过服务器获取信息时的瓶颈效应,提高了互联网上信息传播的效率,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P2P网络中相互交换信息的节点间直接建立连接,参与节点通过自组织形成一个信息交换网络,具有传统C/S架构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不存在服务器瓶颈,P2P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诸如网格计算,分布式存储,Web缓存,网络电话,流媒体,网络会议,内容分发等实际系统中。在P2P网络中,不存在中心式的控制结构,所有节点都承担部分网络结构的组织与维护工作。由于节点间是相互独立的,P2P网络中的节点变动非常频繁,研究网络拓扑随时间而演化的过程对网络协议的设计和评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了无结构P2P网络拓扑结构随时间逐渐变化的动态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本文研究了无结构P2P网络的拓扑演化过程。在现有网络测量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类从概率上反映无结构P2P网络拓扑随时间逐渐变化的网络演化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网络节点的变化情况,也将P2P网络中频繁发生的连接变化考虑在内。此外,该模型的输入是反映网络用户统计行为特征的相关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行为对网络拓扑产生的影响。本文在不考虑用户行为多样性的条件下,给出了关于演化模型度分布的差分方程,并利用生成函数方法求解了网络度分布,然后采用仿真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无结构P2P网络演化模型及其度分布分析的正确性。仿真和分析结果都表明存在两类影响网络度分布的因素,一类倾向于使其服从幂律分布,另一类倾向于使其偏离幂律分布,偏离幂律分布的程度与网络中节点的行为相关。第二,本文将无结构P2P网络的演化模型推广到对一类基于P2P的服务提供网络的建模中。这类网络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但是其本身则是由数台分别完成部分功能的服务器组成。在不考虑节点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将无结构P2P网络的演化模型推广用于描述这类服务网络,并给出了与模型度分布相关的差分方程及其解。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类网络的资源度分布是Poisson分布,其均值与资源请求概率和资源分布概率相关,网络度分布则是几个Poisson分布之和。第三,我们研究了Gnutella网络中社区结构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基于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测量的Gnutella网络拓扑数据,我们采用动态社区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Gnutella网络中社区结构的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网络中节点加入退出非常频繁,Gnutella网络上的社区结构很不稳定,社区经常被分解,同时节点的频繁加入退出也影响到了节点所属社区的稳定性,导致节点经常更换自己所属社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
  • 插图
  • 第一章 绪论
  • 1.1 P2P 网络
  • 1.1.1 P2P 网络的应用领域
  • 1.1.2 无结构P2P
  • 1.2 网络结构模型以及社区结构
  • 1.2.1 网络结构模型
  • 1.2.2 社区结构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简介
  • 2.1 P2P 节点行为和拓扑属性测量
  • 2.2 P2P 网络模型
  • 2.3 考虑了节点或连接变化的演化模型
  • 2.4 社区结构检测算法
  • 2.4.1 社区的定义
  • 2.4.2 社区结构检测算法
  • 第三章 无结构P2P 网络的演化模型及其度分布
  • 3.1 演化模型
  • 3.1.1 模型描述
  • 3.1.2 仿真验证
  • 3.2 度分布分析
  • 3.2.1 度分布方程
  • 3.2.2 度分布方程求解
  • 3.2.3 式(3.29)的证明
  • 3.2.4 讨论与仿真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2P 的服务网络的演化模型
  • 4.1 服务提供网络的非增长模型
  • 4.2 非增长演化模型的度分布分析
  • 4.2.1 网络度分布
  • 4.2.2 资源度分布
  • 4.2.3 度分布的求解
  • 4.2.4 一个节点上拥有多种资源的情况
  • 4.3 仿真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Gnutella 网络动态社区结构分析
  • 5.1 基本事件
  • 5.2 数据集
  • 5.3 Gnutella 的动态社区结构
  • 5.3.1 社区结构
  • 5.3.2 节点行为
  • 5.3.3 社区稳定性
  • 5.3.4 节点所属社区的稳定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P2P负面口碑特征属性挖掘与风险知识识别模型[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9(06)
    • [2].P2P网络贷款监管的不足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9(36)
    • [3].P2P投资经验与甄别违约风险的能力——基于学习的视角[J]. 统计研究 2019(12)
    • [4].P2P网贷非法集资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J]. 甘肃金融 2019(12)
    • [5].论网络非法集资犯罪侦防对策——以P2P网贷平台为视角[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9(06)
    • [6].P2P现状与大学生网贷的分析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05)
    • [7].P2P网络借贷平台企业价值评估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6)
    • [8].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P2P投资者行为分析[J]. 青海金融 2020(01)
    • [9].试论“监管沙盒”在规范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应用路径选择[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1)
    • [10].P2P融资平台下庞氏骗局的风险与防范[J]. 中国商论 2020(08)
    • [11].我国P2P发展困境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1)
    • [12].认证方式对P2P的信用风险影响的有效性分析——基于“人人贷”经验数据[J]. 宿州学院学报 2020(02)
    • [13].P2P网络借贷平台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3)
    • [14].区块链在P2P行业征信体系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20(11)
    • [15].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制造的P2P协同设计[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20(02)
    • [16].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犯罪的刑法规制[J]. 法制博览 2020(15)
    • [17].基于P2P网贷行业失信危机征信系统应用问题探究[J]. 市场研究 2020(03)
    • [18].基于投资者结构的P2P网贷项目评估模型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9].P2P架构下环型结构文件热备份系统设计[J]. 软件导刊 2020(06)
    • [20].在营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问题探讨[J]. 征信 2020(06)
    • [21].P2P网络借贷风险测度及防范[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20(07)
    • [22].蜂窝网络中P2P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0(13)
    • [23].基于P2P网贷行业现状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03)
    • [24].由P2P爆雷事件反思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漏洞[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02)
    • [25].P2P网贷投资者特征与风险分析[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03)
    • [26].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前景分析——以P2P网贷为例[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06)
    • [27].P2P平台下的“校园贷”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20)
    • [28].对互联网金融行业P2P管理问题的探讨[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07)
    • [29].基于P2P网络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21)
    • [30].P2P技术在云平台内容分发中的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22)

    标签:;  ;  ;  ;  

    无结构P2P网络演化过程的拓扑属性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