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沉积物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洱海沉积物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

洱海为云贵高原第二大淡水湖泊。目前,洱海处于富营养化初级阶段,水质相对较好,但湖泊沉积物负荷较高,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较大的释放风险。因此,研究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控制洱海富营养化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是“国家水专项洱海项目课题”的一部分,主要研究沉积物中磷形态赋存特征、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洱海早期富营养化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洱海表层高有机质沉积物(OM含量在2.50%-11.72%)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浅水湖区,而高总磷含量沉积物(TP含量在710.29~1961.22 mg/kg),主要分布在深水湖区;有机磷含量变化在212.71~526.23 mg/kg之间,其与总磷分布趋势一致。不同提取形态有机磷含量顺序为:残渣态有机磷(Residual-Po)>富里酸结合态有机磷(Fulvic-P)>酸提取态有机磷(HCl-Po)>活性有机磷(NaHCO3-Po)>腐殖酸结合态有机磷(Humic-P)。(2)OM与OP/TP、Fulvic-P、Humic-P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但其与Residual-Po之间则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NaHCO3-Po和HCl-Po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表明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对活性较低的有机磷影响较大,而对活性较高的有机磷影响较小。(3)与营养水平较高的湖泊相比,洱海沉积物(除E7点外)有机磷主要以非活性有机磷为主,且Fulvic-P占OP的比例显著高于HCl-Po,即洱海沉积物有机磷生物有效性较低。这可能是洱海水体磷含量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但沉积物除E2点位外TOC/OP均小于200,表示有机磷的潜在释放风险较大。(4)在好氧条件和厌氧条件下,pH对沉积物磷释放影响均较大,但其规律不明显,可能和沉积物本身性质有关;上覆水中溶解氧浓度对沉积物磷释放量影响差异也较大,厌氧条件下沉积物磷释放量大于好氧条件。目前洱海水体均处于好氧阶段,溶解氧可能是控制洱海沉积物磷释放的主要环境因子。(5)在热化学处理过程中,洱海沉积物磷释放量均大于太湖沉积物,且影响其释放量的磷形态:洱海主要为钙结合态磷,而太湖主要为有机磷。随热化学处理温度的升高,洱海和太湖沉积物有机磷含量均减小,而弱吸附态磷含量增加,这表明可能在湖泊沉积物腐殖化过程中,有机磷易被矿化为活性磷而释放进入上覆水中,进而使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2 磷形态研究
  • 2.1 有机磷形态研究
  • 2.2 无机磷形态研究
  • 3 磷的释放研究
  • 3.1 沉积物磷释放机制
  • 3.2 影响沉积物磷释放的因素
  • 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4.1 选题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1 自然地理概况
  • 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洱海表层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样品分析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和总磷含量分布
  • 3.2 沉积物总有机磷及其各形态含量分布
  • 3.3 沉积物有机质对有机磷赋存形态的影响
  • 3.4 洱海沉积物有机磷释放风险
  • 4 结论
  • 第四章 PH和溶解氧对洱海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设计
  • 2.3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pH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 3.2 溶解氧对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五章 热化学处理过程中磷的释放特征及形态转化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实验设计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设计及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磷的释放
  • 3.2 磷的形态
  • 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及未来工作的设想
  • 1 结论
  • 2 本文创新点
  • 3 未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光催化转化并回收水中农药有机磷[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3)
    • [2].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1)
    • [3].不同栽植年限苹果梨园秋季土壤有机磷组分的剖面分布特征[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 [4].鄱阳湖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及对水位变化响应[J]. 环境科学学报 2016(10)
    • [5].外源植酸酶对野鸭湖湿地土壤有机磷转化的影响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2)
    • [6].长期施肥条件下有机磷组分在潮土中淋溶特性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5(11)
    • [7].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栗褐土有机磷组分的影响[J]. 土壤 2013(03)
    • [8].洱海表层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研究 2011(11)
    • [9].废水中总有机磷的分析测定[J]. 环境 2011(S1)
    • [10].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磷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03)
    • [11].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生物有效性[J]. 磷肥与复肥 2008(04)
    • [12].有机磷中间综合征的认识现状[J]. 大众科技 2016(08)
    • [13].珲春苹果梨园不同土壤剖面有机磷分布特征[J]. 北方园艺 2016(06)
    • [14].有机磷农药毒性降解研究[J]. 农药市场信息 2016(16)
    • [15].家畜粪分解过程中活性有机磷含量的变化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15(05)
    • [16].有机磷水解酶的挖掘、改造及应用[J]. 微生物学报 2017(08)
    • [17].水中有机磷分析前处理方法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02)
    • [18].苹果梨园土壤有机磷组分剖面规律的研究[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6(01)
    • [19].延吉苹果梨园不同坡位有机磷剖面分异规律[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02)
    • [20].有机磷盐鞣制兔皮性能比较[J]. 皮革与化工 2011(06)
    • [21].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与有机磷组分的相关性[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S2)
    • [22].不同草甸类型土壤有机磷的分组与探讨[J]. 养殖与饲料 2008(08)
    • [23].南淝河表层沉积物有机磷含量及形态分布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1)
    • [24].猪有机磷、氯制剂中毒的诊断与防治[J]. 养殖技术顾问 2014(04)
    • [25].铜绿微囊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对不同形态有机磷的利用及其生长[J]. 湖泊科学 2010(03)
    • [26].湖南稻田土壤有机磷组分的施磷效应、季节变化及生物有效性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3)
    • [27].施用豆科绿肥对酸性土壤有机磷组分的动态影响[J]. 草地学报 2014(06)
    • [28].果蔬中有机磷农残气相色谱法检测技术研究[J]. 云南农业 2013(10)
    • [29].有机磷废水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J]. 江苏氯碱 2012(05)
    • [30].年产30万吨生物有机磷肥生产线项目(更新)[J]. 乙醛醋酸化工 2019(01)

    标签:;  ;  ;  ;  ;  

    洱海沉积物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