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征夸克模型中多夸克系统的研究

手征夸克模型中多夸克系统的研究

论文摘要

从夸克层次上研究强子结构和强子奇特态的性质以及强子—强子相互作用是强作用物理的重要课题。QCD是目前大家公认的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然而,对于轻夸克系统,低能区的QCD非微扰效应很重要但又无法严格求解,使得我们对强子物理的研究仍需要借助于各种具有QCD精神的唯象模型。在这些模型中,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扩展的手征SU(3)夸克模型在解释基态重子的能量、氘核的结合能、核子—核子散射相移以及核子—超子散射截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在ΚN、ΛK、ΣK、ΔK、Nφ等重子—介子系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本文进一步应用该模型研究ud(?)四夸克组态的结构以及Ωπ、Ωω和Ωρ等重子—介子的相互作用性质。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用变分的方法系统地计算了同位旋I=0、1,自旋宇称JP=0+、1+、2+的ud(?)四夸克体系各组态的能量。研究了相互作用势中包括s道在内的各部分的贡献,检验了不同形式色禁闭势的效应,并且考虑了具有相同量子数的组态间的混合。所用模型参数能很好地描述基态重子能量、核子—核子散射相移以及核子—超子散射截面。s道相互作用的参数是由K、K*质量来确定的。我们选取了两种可能的K、K*介子尺度参数:当取为与重子尺度相同时,计算结果表明所有ud(?)的能量均高于相应的介子—介子阈能;但将介子尺度参数取为小于重子尺度的值时,结果表明,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中,同位旋I=0且自旋宇称JP=1+的ud(?)能量低于相应的K*K*的阈能,且该组态中KK*的成分相当小,因此该组态的宽度可能较小,可视为一个可能的四夸克态的候选者。·两个无共同味道夸克的强子系统是一类特殊的且很有兴趣的体系,本文用共振群方法动力学地研究了Ωπ、Ωω和Ωρ系统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些系统的相互作用都是吸引的,吸引力主要由σ交换提供。在扩展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中,该吸引力使得这些态能形成有几个MeV束缚能的弱束缚态。特别地,对于Ωπ弱束缚态,由于Ω和π的寿命都相当长(量级在10-10和10-8秒),且Ωπ阈下没有任何其它的强相互作用道的影响,因此其宽度可能很窄,且Ωπ-带两个负电荷易于观测,我们建议实验上寻找Ωπ的弱束缚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手征夸克模型
  • 1.1 SU(2)线性σ模型
  • 1.2 手征SU(3)夸克模型
  • 1.2.1 夸克—手征场相互作用拉氏量
  • 1.2.2 手征场诱导的有效相互作用势
  • 1.3 扩展的手征SU(3)夸克模型
  • 1.3.1 夸克—矢量场相互作用拉氏量
  • 1.3.2 矢量场诱导的有效相互作用势
  • 1.4 手征夸克模型中系统的哈密顿量
  • 1.5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二章 共振群方法求解束缚态问题
  • 2.1 共振群方法中系统的波函数
  • 2.2 束缚态问题的求解
  • 第三章 ud(?)四夸克集团态
  • 3.1 理论框架
  • 3.1.1 四夸克体系的相互作用
  • 3.1.2 四夸克系统的波函数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手征夸克模型中Ωπ、Ωω和Ωρ的研究
  • 4.1 可能的Ωπ分子态
  • 4.2 Ωω和Ω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附录A ud(?)四夸克体系和Ωπ、Ωω系统的sfc系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1929年9月5日:夸克模型建构者盖尔曼诞生[J]. 现代物理知识 2019(05)
    • [2].重重子的夸克模型研究(英文)[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3].手征夸克模型重味夸克参数的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4].夸克模型诞生记[J]. 科学世界 2014(05)
    • [5].双光子交换在光锥夸克模型中的研究(英文)[J].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09(00)
    • [6].手征夸克模型中γp→ηp和π~-p→ηn反应道的研究(英文)[J].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08(00)
    • [7].Λ_c重子谱疑难(英文)[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8(01)
    • [8].相对论夸克模型中底奇异介子的辐射衰变(英文)[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6(01)
    • [9].隐色道效应与Σ~* Δ双重子结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10].H粒子的结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1].研究N-Λ和N-Σ的S波散射相移[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2].夸克模型下的轻介子质量谱[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8(01)
    • [13].Manohar-Georgi模型的QCD分析及核子的一种有效手征夸克模型[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3(04)
    • [14].非局域夸克模型中强子light-by-light过程对缪子(g-2)因子的贡献(英文)[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6(06)
    • [15].核子第一正宇称激发态结构的研究[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6].四夸克态质量的一相对论夸克模型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17].会“抢”才能赢[J]. 科学世界 2015(03)
    • [18].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Ξ_(cc)~(++)[J]. 前沿科学 2018(01)
    • [19].BESⅢ上J/ψ→Ξ(1690)~-Ξ~+的蒙特卡罗研究[J]. 广西物理 2017(Z1)
    • [20].人类首次登月 板块学说诞生——世界科技一百年(八)20世纪60年代[J]. 科学中国人 2011(18)
    • [21].走向统一的自然力 强力、弱力和电磁力的大统一(Ⅵ)[J]. 现代物理知识 2015(01)
    • [22].自旋-轨道耦合力对核子最低负宇称态的影响[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3].研究Ξ~*-Ω相互作用[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4].与2008年物理学诺贝尔奖相关例题[J].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 2009(02)
    • [25].双粲重子实验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基金 2018(06)
    • [26].重子内部存在类似分子的结构[J]. 物理 2015(05)
    • [27].含单个重味夸克强子的扩展手征SU(3)夸克模型研究[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28].利用少体方法计算_Λ~3H,_Λ~4H,_Λ~4He的基态结合能[J]. 广西物理 2012(02)
    • [29].《粒子物理导论》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15(01)
    • [30].从一道试题谈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J]. 中学物理 2013(03)

    标签:;  ;  ;  ;  

    手征夸克模型中多夸克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