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毛囊源性间充质样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成骨诱导

人毛囊源性间充质样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成骨诱导

论文摘要

组织工程学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遵循发育生物学的规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将人体某部分的组织细胞种植在某种生物支架上人工培养,然后移植到人体所需部位,从而达到器官修复或再造的治疗目的的一种技术。它的三要素包括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细胞因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增殖能力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成为了组织工程的首选种子细胞。目前,人们已从多种组织(骨髓、脂肪、脐血等)中分离到了间充质干细胞,但普遍存在来源受限、年龄的限制、对机体的损伤、伦理争议、免疫排斥反应和潜在致瘤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新近研究表明,毛囊中也存在间充质样干细胞,且其具有组织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对机体无损害,无伦理问题,免疫原性低,未见致瘤性等优点,可能成为再生医学中理想的种子细胞。本实验中,我们试图建立一种简单、方便的人毛囊间充质样干细胞(hHF-MSCs,human hair follicle-derived mesenchymal-like stem cells)的分离方法,并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从而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我们通过拔取成人毛发,并进行组织块培养,获得了成纤维样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这些细胞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73、CD90、CD105,阳性率依次是97.8%、88.9%、97%、58.2%、57.8%;细胞周期分析显示,85.909 %的细胞处于G.0/G1期(静息期), 8.461%的细胞处于S期,5.630%的细胞处于G2期;对细胞进行成脂诱导后,经油红O染色可见脂肪细胞的形成;对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后,经硝酸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显示,可见钙盐沉积和钙结节的形成,经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诱导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高,RT-PCR检测成骨细胞标志物OCN的mRNA表达也显示,诱导组OCN的mRNA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此方法获得的细胞含有高纯度的间充质样干细胞,具有慢周期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通过直接拔取成人毛发获取人成体毛囊间充质样干细胞的方法,此方法简单、方便、对机体无损伤,这为毛囊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使得毛囊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成为再生医学中理想的种子细胞。

论文目录

  • 提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综述
  • 1.1 MSCs 的分离培养
  • 1.2 MSCs 的形态学特征及生长动力学特点
  • 1.3 MSCs 的鉴定
  • 1.3.1 MSCs 的表面标志
  • 1.3.2 MSCs 的细胞化学染色
  • 1.3.3 MSCs 的多向分化潜能
  • 1.4 毛囊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 1.4.1 毛囊的结构
  • 1.4.2 毛囊的生长周期
  • 1.4.3 毛囊间充质干细胞
  • 1.5 展望
  • 第2章 材料、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及常用液体
  • 2.2 实验方法
  • 2.2.1 hHF-MSCs 的分离培养
  • 2.2.2 hHF-MSCs 的鉴定
  • 2.2.3 hHF-MSCs 的体外成骨诱导
  • 2.3 实验结果
  • 2.3.1 形态学观察
  • 2.3.2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志
  • 2.3.3 细胞周期的检测
  • 2.3.4 成脂肪诱导
  • 2.3.5 体外成骨诱导
  • 第3章 讨论
  • 3.1 hHF-MSCs 的分离培养
  • 3.2 hHF-MSCs 的鉴定
  • 3.3 hHF-MSCs 的体外成骨诱导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间充质-上皮转化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6(06)
    • [2].核受体共激活因子7在槟榔碱诱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生物学功能[J]. 口腔医学 2020(01)
    • [3].上皮-间充质转换与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05)
    • [4].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内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进展[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05)
    • [5].上皮间充质转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重塑[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09)
    • [6].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的检测方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13)
    • [7].犬间充质干细胞因子滴眼液的制备及对角膜损伤的修复作用[J]. 畜牧兽医杂志 2020(02)
    • [8].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高糖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和机制[J]. 中国血液净化 2020(07)
    • [9].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引起肺泡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5)
    • [10].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现状[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3(02)
    • [11].内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04)
    • [12].病原微生物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02)
    • [13].影响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因素与上皮-间充质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0)
    • [14].上皮-间充质转化对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3(08)
    • [15].细胞外HSP70/HSP70-PCs对人肝癌HepG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09)
    • [16].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生物学作用[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02)
    • [17].自体骨髓间充质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7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01)
    • [18].失巢凋亡与上皮间充质转变和肿瘤干细胞[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40)
    • [19].紫癜性肾炎肾小管-间充质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07)
    • [20].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修复多种疾病损伤的潜能[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29)
    • [21].上皮–间充质化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4(12)
    • [22].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0(01)
    • [23].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潜力[J]. 眼科新进展 2020(05)
    • [24].上皮间充质转化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13(15)
    • [25].上皮-间充质转化对消化系统肿瘤及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2(04)
    • [26].基质金属蛋白酶与乳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12(10)
    • [27].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高糖诱导的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12)
    • [28].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5)
    • [29].肺肉瘤样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及其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关系[J]. 中国肿瘤临床 2013(08)
    • [30].心肌炎小鼠心肌纤维化与心脏上皮/内皮间充质转化的关系[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09)

    标签:;  ;  ;  ;  

    人毛囊源性间充质样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成骨诱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