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向度论文-林雄洲

人文主义向度论文-林雄洲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文主义向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杜维明,人文主义,启蒙心态,生态意识

人文主义向度论文文献综述

林雄洲[1](2015)在《“包容性人文主义”的生态向度——杜维明生态伦理思想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杜维明"包容性人文主义"论以儒家思想为底模,以涵容自然与宗教为方向,以范导社会发展与生活信念为宗旨,是一种契合时代精神、具有明确生态向度的新型人文主义;其理论视域主要源自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揭示问题的根源在于由启蒙心态引发的"去精神"与"去自然"的世俗人文取向;其理论根基立足于传统天人合一观,力图通过重新改造使之同时涵纳自然与宗教;其理论旨归意在重塑新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一种系于宗教情怀的儒家生态伦理。(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李承贵[2](2015)在《用人文主义向度理解“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千百年来,老子《道德经》一直被解释,有着名的韩非《解老》《喻老》,王弼的《老子指略》,王夫之《老子衍》等。近世以来,随着西方哲学的传入,中国传统哲学有了新的坐标和视角,相应地,理解老子的“道”,也有了新的坐标与视角。 对“道”的研究,一(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5-08-22)

王金凤[3](2013)在《宗教性人文主义——以朱熹的鬼神思想的两个向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今日绝大多数学者而言,称儒家为一种“人文主义”已很少存在异议,更有学者指出人文儒学应是儒学的本体形态。~①虽然指称儒家为一种“人文主义”确无可疑,但这种说法毕竟是以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为参照。由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启蒙心态(Enlightenment mentality)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又(本文来源于《王学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彭小英,胡云飞[4](2012)在《圣哲先贤视阈中人文主义抵戯科学主义的话语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文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微词或指摘主要表征于自然的祛魅、本性的迷失、生活世界的湮没和人生意义的失落等方面。人文主义抵戯科学主义的话语轨迹实质上隐蕴了一段段人文意识排斥科学迷信和科学沙文主义的心路历程,也展现了一幅幅圣哲先贤在求道、闻道和悟道中反对科学主义霸道、背道的历史画卷。(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2年12期)

方双虎,郭本禹[5](2011)在《西方心理学的两种向度——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主义心理学亦称自然科学心理学,是指一种以自然科学为价值定向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坚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和实证主义的客观实验范式,力图建构以自然科学为模板的心理学理论模式。人文主义心理学亦称人文科学心理学,是指一种以人文科学为价值定向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坚持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的主观经验范式,力图建构以人文科学为模板的心理学理论模式。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的科学观、对象观、方法学以及理论观等方面都存在着两极对立的倾向,表现出相互对立的理论特征,代表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是西方心理学的两种向度。(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1年02期)

王建妮[6](2009)在《亨利八世时期人文主义向英国大学的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15世纪末16世纪初,人文主义在英国兴起,并得到了英国着名学者和亨利八世宫廷的支持。为了促进人文主义传播并内化成英国人的文化品格继而影响英国社会,诸多学者和政界要人通过设立古典语言和人文学讲座、调整大学课程等方式将人文主义引入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由于人文主义的影响,牛津和剑桥大学在学术、学院组织、学生家庭出身及其与政治的关系方面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2009年02期)

王丽虹[7](2007)在《从“图像论”到“游戏说”——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代表前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的两部着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特别是从他对“语言图像论”的摒弃和对“语言游戏说”的构建,勾画出其语言哲学思想由西方科学逻辑主义向东方人文主义回归的轨迹。(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07年07期)

李丰茂[8](2006)在《重建技术化生存的人文主义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表现为“生存危机”。这种生存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西方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自然主义技术化生存”。这种自然主义技术化生存导致了“技术异化”,进而导致了人的生存异化。为了克服这种自然主义技术化生存,必须以希腊对“技术”所做的“生存论”理解为根据,通过当代的“文化批判”,来恢复技术化生存的“人文主义向度”。当代中国应该在叁个方面实现“文化批判”:“意义性拓展”、“时间性拓展”和“空间性拓展”。叁个方面应该构成探索当代中国技术化生存的人文主义向度的一种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6-03-01)

程志敏[9](1999)在《论人文主义的历史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来仅作为一个特定历史范畴的“人文主义”,后来却蕴涵着逐渐累进的人类文明成就之意,代表着人类世世代代的追求和梦想,成为一种在虚无化的动荡和激情高昂的繁荣中最可依赖的永恒信念。追根溯源,人们之言必称“人文”固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之底蕴为据,表征着一种极富建设性(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1999年05期)

人文主义向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千百年来,老子《道德经》一直被解释,有着名的韩非《解老》《喻老》,王弼的《老子指略》,王夫之《老子衍》等。近世以来,随着西方哲学的传入,中国传统哲学有了新的坐标和视角,相应地,理解老子的“道”,也有了新的坐标与视角。 对“道”的研究,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文主义向度论文参考文献

[1].林雄洲.“包容性人文主义”的生态向度——杜维明生态伦理思想初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李承贵.用人文主义向度理解“道”[N].光明日报.2015

[3].王金凤.宗教性人文主义——以朱熹的鬼神思想的两个向度为例[J].王学研究.2013

[4].彭小英,胡云飞.圣哲先贤视阈中人文主义抵戯科学主义的话语向度[J].社会科学战线.2012

[5].方双虎,郭本禹.西方心理学的两种向度——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

[6].王建妮.亨利八世时期人文主义向英国大学的渗透[J].世界历史.2009

[7].王丽虹.从“图像论”到“游戏说”——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回归[J].语文学刊.2007

[8].李丰茂.重建技术化生存的人文主义向度[D].吉林大学.2006

[9].程志敏.论人文主义的历史向度[J].人文杂志.1999

标签:;  ;  ;  ;  

人文主义向度论文-林雄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