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杉碱甲生物可降解长效注射微球的研究

石杉碱甲生物可降解长效注射微球的研究

论文摘要

石杉碱甲是我国从中草药蛇足石杉中成功开发的新一代可逆、高效、高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潜在开发前景。为提高AD病人的用药依从性、确保石杉碱甲的治疗效果,本文以不封端的聚乳酸或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制备了缓释1~2个月的石杉碱甲长效注射微球。本文首先建立了石杉碱甲体内外分析方法,并对石杉碱甲及聚合物材料的相关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内外分析方法准确可靠、简便、能够满足分析要求;由溶解度实验可知,石杉碱甲在不同水性介质中的溶解度在1mg/ml左右;25℃时石杉碱甲在正辛醇—水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为13.1;石杉碱甲在PBS 7.4中稳定性良好;聚合物的酸值随封端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本文采用简单的O/W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的制备了石杉碱甲可生物降解长效注射微球(E、F和H-MS)。考察了不同处方、工艺因素对微球形态学、粒径及其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药物释药行为等的影响。在此基础确定了制备微球的最佳处方和工艺,对最佳处方进行工艺重现性考察,结果表明工艺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研究中作者发现聚合物端基及其固有黏度(Ⅳ)对药物的包封率起重要作用:不封端的低黏度聚合物的药物包封率比较高,推测是由药物伯胺阳离子与聚合物端羧基阴离子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三种典型的聚合物微球(E、F和H-MS)的体外药物释放表明石杉碱甲的释放没有显著的突释,可缓释药物5~6周。本文采用石杉碱甲作为内标联合反透析法,首次应用微渗析法监测微球的在体释药行为,结果表明,微球的在体释放可达6周,稍慢于体外释放速度。本文还建立了一种快速的微球体外释放方法,使得加速条件下微球每小时释放量与真实条件下每天释放量相当,从而大大缩短释放周期,有利于对长效微球制剂进行质量控制。本文最后对石杉碱甲微球进行了体内研究。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微球能在体内缓释药物6~8周,体内外释药相关性良好;以小鼠为模型动物,以药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为指标,对E-MS的体内药效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微球能够在6周内持续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且抑制率与石杉碱甲血浆水平相关性良好,此相关性可用于对不同石杉碱甲制剂进行药效学研究;以大鼠为模型,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给药部位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对微球制剂的组织相容性进行评价。三种微球的组织病理切片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石杉碱甲微球注射剂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阿尔茨海默病
  • 1.1 老年痴呆症的介绍
  • 1.2 AD主要的治疗药物
  • 1.3 发病机理的研究
  • 2. 模型药石杉碱甲的简介
  • 2.1 石杉碱甲的发现
  • 2.2 石杉碱甲的简介
  • 3. 课题的提出
  • 3.1 石杉碱甲现有制剂的介绍
  • 3.2 剂型的选择
  • 3.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工作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石杉碱甲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2.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1.2.1 色谱条件
  • 2.1.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1.2.3 精密度实验
  • 2.1.2.4 回收率实验
  • 2.1.2.5 最低检测限
  • 2.1.3 紫外分光光度法
  • 2.1.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1.3.2 精密度实验
  • 2.1.3.3 回收率实验
  • 2.2 石杉碱甲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1 色谱条件
  • 2.2.2 血浆样品的处理
  • 2.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2.4 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
  • 2.2.5 最低检测限
  • 2.3 石杉碱甲相关理化性质的研究
  • 2.3.1 溶解度的测定
  • 2.3.2 pH值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
  • 2.3.3 分配系数(P)的测定
  • 2.3.4 稳定性的考察
  • 2.4 聚合物的相关性质考察
  • 2.4.1 聚合物酸值(Acid Number)的测定
  • 2.4.2 聚合物溶解性能的考察
  • 3. 本章讨论
  • 3.1 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 石杉碱甲性质理化的研究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石杉碱甲可生物降解微球的制备与评价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空白微球的制备
  • 2.1.1 乳化剂浓度
  • 2.1.2 油水体积比
  • 2.1.3 油相中聚合物的浓度
  • 2.1.4 搅拌速度
  • 2.2 含药微球的制备
  • 2.2.1 含药微球的质量评价指标
  • 2.2.2 影响因素考察
  • 2.2.2.1 水相中乳化剂的影响
  • 2.2.2.2 投药量的影响
  • 2.2.2.3 油/水体积比的影响
  • 2.2.2.4 油相浓度的影响
  • 2.2.2.5 搅拌速度的影响
  • 2.2.2.6 聚合物类型的影响
  • 2.2.3 E、F和 H-MS的特性考察
  • 2.2.3.1 形态学考察
  • 2.2.3.2 粒径及其分布
  • 2.2.3.3 载药量和包封率
  • 2.2.3.4 DSC分析
  • 2.2.3.5 微球稳定性考察
  • 3. 本章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球体内外释放方法的建立及释药机理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透析释药法
  • 2.1.1 透析释药法的实验方法
  • 2.1.2 游离药物扩散速度的考察
  • 2.1.3 释放介质的选择
  • 2.1.3.1 释放介质离子强度的影响
  • 2.1.3.2 缓冲液浓度的影响
  • 2.1.3.3 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
  • 2.1.4 微球体外释药行为的考察
  • 2.1.4.1 聚合物类型对微球释药行为的影响
  • 2.1.4.2 处方因素对微球释药行为的影响
  • 2.1.4.3 粒径对微球释药行为的影响
  • 2.1.4.4 放置对微球释药行为的影响
  • 2.2 取样与分离技术
  • 2.3 微球体外释药机理的研究
  • 2.3.1 研究方法
  • 2.3.3 数学模型拟合结果
  • 2.4 微渗析法测定微球在体释放的初步研究
  • 2.4.1 微渗析简介及其装置
  • 2.4.2 体外回收率的测定方法简介
  • 2.4.2.1 流速变化法
  • 2.4.2.2 零净流量法/浓差法
  • 2.4.2.3 动态零净流量法
  • 2.4.2.4 反向透析法
  • 2.4.3 体外回收率和传递率的测定
  • 2.4.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4.3.2 流速的影响
  • 2.4.3.3 石杉碱甲浓度的影响
  • 2.4.4 在体传递率的测定
  • 2.4.5 载药微球在体释放的初步研究
  • 3. 本章讨论
  • 3.1 体外释药方法的研究
  • 3.2 微球的释药机理研究
  • 3.3 微渗析法测定微球的在体释放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外加速释放方法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石杉碱甲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稳定性考察
  • 2.2 微球体外快速释放方法
  • 2.3 加速释药影响因素的考察
  • 2.3.1 介质对微球释放的影响
  • 2.3.2 温度对微球释放的影响
  • 2.3.2.1 温度对微球释药曲线影响预试
  • 2.3.2.2 不同温度对微球体外释放的影响
  • 2.4 最优加速释放条件的确定
  • 2.5 加速实验重现性考察
  • 2.6 加速释药后微球的 SEM研究
  • 2.6.1 研究方法
  • 2.6.2 电镜照片结果
  • 2.7 最优加速释药法对微球释药行为的预测
  • 3. 本章讨论
  • 3.1 关于加速释放条件的选择
  • 3.1.1 介质的选择
  • 3.1.2 温度的选择
  • 3.1.2.1 50℃下释放介质的选择
  • 3.1.2.2 温度对微球释药的影响
  • 3.2 关于相似性比较
  • 3.3 关于释放机理的探讨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杉碱甲微球的大鼠体内药动药效学和生物相容性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石杉碱甲微球药物动力学研究
  • 2.1.1 混悬型注射液的配制
  • 2.1.2 给药方式
  • 2.1.3 血浆样品的处理
  • 2.2.4 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 2.2 石杉碱甲微球初步药效学研究
  • 2.2.1 实验方法
  • 2.2.2 酶活力计算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3 石杉碱甲微球生物相容性研究
  • 2.3.1 样品采集
  • 2.3.2 组织检查
  • 2.3.2.1 样品处理方法
  • 2.3.2.2 检查结果
  • 3. 本章讨论
  • 3.1 体内药动学研究
  • 3.2 体内药效学研究
  • 3.3 组织相容性研究
  • 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石杉碱甲的专利分析[J]. 广东化工 2019(05)
    • [2].石杉碱甲-玉米醇溶蛋白微球释放特性的研究[J]. 药学研究 2014(01)
    • [3].石杉碱甲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分析[J]. 科技信息 2011(29)
    • [4].石杉碱甲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患者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1)
    • [5].术前石杉碱甲不同应用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 海峡药学 2011(07)
    • [6].石杉碱甲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06)
    • [7].石杉碱甲前体液晶制剂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 2017(23)
    • [8].常规治疗加石杉碱甲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 人民军医 2008(04)
    • [9].石杉碱甲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分析[J]. 医药导报 2015(09)
    • [10].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08)
    • [11].石杉碱甲联合来士普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观察[J]. 光明中医 2013(03)
    • [12].石杉碱甲合并胞磷胆碱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6)
    • [13].石杉碱甲缓释片犬体内药动学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01)
    • [14].灰色链霉菌对(-)-石杉碱甲的选择性羧基化(英文)[J].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5(11)
    • [15].本刊“重大创新药物——石杉碱甲”专题征稿启事[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2(04)
    • [16].“重大创新药物——石杉碱甲”专题征稿启事[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2(05)
    • [17].“重大创新药物——石杉碱甲”专题征稿启事[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2(06)
    • [18].“重大创新药物——石杉碱甲”专题征稿启事[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2(07)
    • [19].“重大创新药物——石杉碱甲”专题征稿启事[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2(08)
    • [2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杉碱甲滴眼液中石杉碱甲[J]. 中成药 2011(12)
    • [21].石杉碱甲与乙酰胆碱酯酶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7(06)
    • [22].中压制备色谱法制备高纯度石杉碱甲[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8(01)
    • [23].石杉碱甲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记忆障碍的临床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16)
    • [24].石杉碱甲的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仪器 2008(04)
    • [25].石杉碱甲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评估[J]. 中国药物评价 2014(02)
    • [26].石杉碱甲国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上海医药 2009(10)
    • [27].石杉碱甲提取工艺与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18(24)
    • [28].石杉碱甲的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 2010(06)
    • [29].石杉碱甲对急性炎症小鼠室旁核和脑干c-Fos和GFAP表达的影响[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30].石杉碱甲和卡巴拉汀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研究 2013(03)

    标签:;  ;  ;  ;  ;  

    石杉碱甲生物可降解长效注射微球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