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及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及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

论文摘要

目的:1.体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MSCs)和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MSCs)。2.探索rBMMSCs和hPMSCs是否具有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1.rBMMSCs和hP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1.1.贴壁筛选法分离大鼠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消化、贴壁筛选法分离人胎盘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以DMEM/F12培养基和10%的胎牛血清培养。1.2.流式细胞仪检测hPMSCs表面抗原。1.3.将rBMMSCs和hP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观察诱导后的脂滴;将rBMMSCs和hP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碱性磷酸酶判断诱导后的细胞是否具有成骨细胞的特征。2.rBMMSCs和hPMSCs向多巴胺能样细胞诱导和鉴定2.1.rBMMSCs向多巴胺能样细胞诱导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抗坏血酸诱导rBMMSCs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2.2.hPMSCs向多巴胺能样细胞诱导应用方案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抗坏血酸),方案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维甲酸、抗坏血酸、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和方案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巯基乙醇、地塞米松、胰岛素、神经生长因子)诱导hPMSCs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2.3.RT-PCR检测rBMMSCs诱导前后神经巢蛋白基因、核受体相关因子-1基因、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基因和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表达;检测hPMSCs诱导前后神经巢蛋白基因和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表达。2.4.免疫荧光染色检测rBMMSCs和hPMSCs诱导前后神经巢蛋白、神经核蛋白、多巴胺转运蛋白和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2.5.ELISA法测定rBMMSCs和hPMSCs诱导前后培养上清和胞质多巴胺浓度。结果:1.rBMMSCs相关结果(1)rBMMSCs原代培养一般10-14d;rBMMSC向成骨细胞诱导4周,细胞变为多边形,碱性磷酸酶染色胞质被染成棕褐色;rBMMSC向脂肪细胞诱导2周,细胞质中出现脂滴,油红O染成红色。(2)诱导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RT-PCR显示未诱导的rBMMSCs仅表达β-actin,诱导后3d的细胞表达神经巢蛋白基因和核受体相关因子-1基因,诱导2周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巢蛋白基因、核受体相关因子-1基因、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基因和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显示,诱导3d后的细胞胞质神经巢蛋白阳性,诱导7d后胞质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诱导10d后胞质多巴胺转运蛋白染色阳性;诱导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有多巴胺分泌,诱导后的细胞裂解后胞质中有多巴胺。2.hPMSCs相关结果(1)hPMSCs原代培养一般21-25d;hPMSCs强表达CD44和CD29,不表达CD34、CD45,CD106和HLA-DR;hP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4周,细胞变为多边形,碱性磷酸酶染色胞质被染成棕褐色;hPMSCs向脂肪细胞诱导4周,细胞质中出现脂滴,油红O染成红色。(2)多巴胺能样细胞诱导后:RT-PCR显示未诱导的hPMSCs弱表达神经巢蛋白基因,诱导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巢蛋白基因和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显示诱导后5d的细胞胞质神经巢蛋白染色阳性,诱导后7d的细胞胞质酪氨酸羟化酶染色阳性,诱导后10d后的细胞胞质多巴胺转运蛋白染色阳性;诱导后的细胞培养上清中有多巴胺分泌,诱导后的细胞裂解后胞质中有多巴胺。结论:1.人胎盘中MSCs能在体外培养扩增,胎盘MSCs表达CD44和CD29,不表达CD34、CD45、CD106及HLA-DR。2.大鼠骨髓及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3.大鼠骨髓及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能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样细胞,诱导的多巴胺能样细胞可以合成及分泌多巴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第三部分 试验结果
  • 1.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结果
  • 2.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五部分 总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在学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BDNF过表达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多巴胺能样神经元的构建和鉴定[J]. 实用老年医学 2020(06)
    • [2].多巴胺能的中枢效应和药物治疗[J]. 四川精神卫生 2012(02)
    • [3].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样神经元[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3(04)
    • [4].左旋多巴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地位及进展[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05)
    • [5].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多巴胺能样神经元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疗效[J]. 江苏医药 2015(14)
    • [6].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样细胞的体外分化[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8(04)
    • [7].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研究进展[J]. 生命的化学 2017(03)
    • [8].甲氰菊酯联合多巴胺对小鼠多巴胺能神经通路的影响[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05)
    • [9].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进展[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
    • [10].用新型数字化强迫性啃咬实验模型评价salvinorin A的体内多巴胺能活性[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0(06)
    • [11].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5(09)
    • [12].治疗帕金森病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罗替戈汀的制剂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4(16)
    • [13].多巴胺能神经传输在吗啡成瘾与应激性抑郁中的作用机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03)
    • [14].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J]. 中医杂志 2010(11)
    • [15].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综述 2020(03)
    • [16].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01)
    • [17].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8(04)
    • [18].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导向异常与帕金森病的关系[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4(04)
    • [19].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和脑积水[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06)
    • [20].多巴胺能神经损伤与帕金森病的关系[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22)
    • [21].大花罗布麻对MPTP型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保护作用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03)
    • [22].帕金森病早期治疗策略[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07)
    • [23].两性专家关于“出轨”的独特解读[J]. 人人健康 2016(17)
    • [24].蝙蝠葛中的多巴胺能生物碱(英文)[J]. 中国天然药物 2011(04)
    • [25].单次注射人工合成大麻素降低大鼠中脑腹侧背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J]. 生物物理学报 2011(11)
    • [26].心理学家揭示“科技上瘾”误区[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08)
    • [27].姜黄素对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06)
    • [28].黄芩苷对鱼藤酮致帕金森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的保护作用[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02)
    • [29].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相关脑区多巴胺能神经毒性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12)
    • [30].注射用罗替戈汀微球延缓MPTP致神经元损伤作用探讨[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20(03)

    标签:;  ;  ;  ;  ;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及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样细胞分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