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

论文摘要

股权是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从股权产生、主体、功能、行使等方面看,股权是股东作为公司——营利型社团法人的内部成员(社员)而享有的权利,在性质上应为社员权。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特点是:股权平等、股权相对集中、限制股权的自由转让。鉴于有限责任公司兼具人合性与资合性,从保护股东利益、维护债权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各国公司法对其股权转让均有限制,只是尺度不同。总的立法原则是:股权概括转让、股权自由转让、维护股东之间的信赖关系。 我国《公司法》也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作了特殊的限制性规定,包括实体要件和形式要件,这主要体现在该法第35条和第36条。但这些规定比较原则,过于简略,存在与社会现实相矛盾的地方。因此,本文通过国内外立法的比较研究,分析我国现行规定的利弊,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作者的观点和司法建议:一、在立法和司法解释中。1、《公司法》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问题使用的“出资转让”概念应该改为“股权转让”,更好地涵盖股东基于出资而对公司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揭示股东对公司产权转让的实质。2、一人公司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们对有限责任原则扩大适用的追求,立法应承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3、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属于公司人合性质的事项,股东会对此事项应按照股东人数行使表决权。4、公司股东内部之间进行股权转让时,要求购买股权的多位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按各自持股比例受让,这样既让“资本说话”,又兼顾公平。5、股东可以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但要受到保证股权顺利转让这一条件的限制。6、《公司法》应增加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规则这一内容,明确其行使时间和程序。7、参考美国公司法中的估价救济制度,对股权转让价格实施有条件的干预原则。8、对于非协议的股权转让,《公司法》应增加相应的规定。二、在司法实践中。笔者首先通过案例讨论了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予以限制的法律效力、股权转让纠纷的当事人、弱势股东的退股权——强制转让、未经过半数股东同意而向非股东转让股权行为的效力等四个问题。然后探讨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在与其它法律制度的融合和冲突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在《公司法》与《合同法》的融合中,股权转让合同生效要件应遵循“对内以股东变更登记为准,对外以工商变更登记为准,尊重股权实际转让的事实”的原则。二是股东资格瑕疵(股东未出资或出资不足或抽逃出资)的股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关键不在于股东的身份,而在于出让人是否对受让人构论有限责任公,刁股权的转让成欺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三是涉外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特殊规则。四是在强制执行股权时,应允许公司股东以拍卖底价行使优先购买权,从而协调优先购买权与拍卖的冲突。同时,笔者还指出在执行涉外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三、在商业交往中,股权交易依赖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股权转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股权的一般理论
  • 2.1 股权的定义
  • 2.2 股权的内容
  • 2.3 股权的性质
  • 2.3.1 股权为债权说
  • 2.3.2 股权为所有权说
  • 2.3.3 股权为独立权利说
  • 2.3.4 其他学说
  • 2.3.5 股权是社员权
  • 2.4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特点
  • 2.4.1 股权平等
  • 2.4.2 股权相对集中
  • 2.4.3 限制股权的自由转让
  • 第3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
  • 3.1 限制股权转让的理论基础
  • 3.1.1 股东利益保护的权衡
  • 3.1.2 股东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权衡
  • 3.1.3 股权性质的可转让性
  • 3.2 立法原则
  • 3.2.1 股权概括转让原则
  • 3.2.2 股权自由转让原则
  • 3.2.3 维护股东之间信赖关系原则
  • 3.3 国外的限制性规定
  • 3.4 中国现行法律的规定
  • 3.5 对限制性规定的探讨
  • 3.5.1 限制性规定的分类
  • 3.5.2 限制性规定的结构分析
  • 第4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的问题
  • 4.1 法和司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出资转让与股权转让
  • 4.1.2 股权自由转让导致一人公司
  • 4.1.3 股东会对股权转让的表决方式
  • 4.1.4 股东之间转让股权时股东的购买权保护
  • 4.1.5 股东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
  • 4.1.6 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时间与程序
  • 4.1.7 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
  • 4.1.8 股权的非协议转让
  • 4.2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予以限制的法律效力
  • 4.2.2 股权转让纠纷的当事人
  • 4.2.3 弱势股东的退股权——强制转让
  • 4.2.4 未经过半数股东同意而向非股东转让股权行为的效力
  • 4.2.5 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要件
  • 4.2.6 股东资格瑕疵的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 4.2.7 涉外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特殊规则
  • 4.2.8 强制执行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
  • 4.3 商业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 4.3.1 资本市场有待成熟
  • 4.3.2 股权转让中介服务机构有待规范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权激励计划对境内石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影响分析[J]. 当代石油石化 2019(12)
    • [2].股权众筹法律问题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3].民族自治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特征及其效果研究[J]. 会计师 2019(23)
    • [4].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以H公司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38)
    • [5].我国股权众筹风险问题[J]. 区域治理 2019(39)
    • [6].股权合作制:用未来激励现在[J]. 人力资源 2020(01)
    • [7].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8].股权激励效应研究述评及展望[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2)
    • [9].思创医惠:股权激励带来新动力[J]. 股市动态分析 2019(50)
    • [10].美英农业股权众筹发展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 农业展望 2020(01)
    • [11].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制研究[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12].股权激励的法律适用与实施[J]. 法制与社会 2020(06)
    • [13].巧选股权激励持股平台[J]. 中国外汇 2019(24)
    • [14].美国公司双重股权结构:溯源、争议及借鉴[J]. 财务研究 2019(05)
    • [15].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J]. 营销界 2019(48)
    • [16].M集团股权激励问题探讨[J]. 河北企业 2020(03)
    • [17].股权激励、市场关注与市场预期实现[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 [18].高管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业绩[J]. 财会通讯 2020(03)
    • [19].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20(05)
    • [20].加强股权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21].《证券法》2019年修订背景下股权代持的区分认定[J]. 法学评论 2020(03)
    • [2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比较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20(05)
    • [23].股权激励、市值管理与企业现金持有[J]. 财会通讯 2020(07)
    • [24].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究[J]. 西部皮革 2020(08)
    • [25].关于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浅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4)
    • [26].代理问题下国企股权激励与私企股权激励的差异[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2)
    • [27].离婚时夫妻共有股权的处分规则——以夫妻共有股权的价值评估为中心[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03)
    • [28].双层股权结构的“日落条款”[J]. 环球法律评论 2020(03)
    • [29].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J]. 法制博览 2020(13)
    • [30].谈双层股权结构的优势——以小米公司为例[J]. 财富时代 2020(05)

    标签:;  ;  ;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