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

村民自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他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且创新了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村民自治从其兴起到现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给农村基层民主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及历史的因素,现实中又存在着很多制约村民自治深入发展的因素,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就有可能使已经取得的成就付之东流,并有可能损害到农民的利益。本文首先从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谈起,在总结我国村民自治发展过程中所取得伟大成就之后,作者就当前制约我国村民自治进一步深入开展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的途径,在最后部分,作者对村民自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村民自治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写作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3、研究目标
  • 4、研究意义
  • 一、村民自治的兴起与发展
  • (一) 村民自治的起源
  • (二) 村民自治的艰难推进
  • (三) 村民自治的全面发展
  • 二、村民自治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一) 村民自治取得的成就
  • 1、撤销村公所和管理区,改设村民委员会
  • 2、提炼、丰富和规范“四个民主”
  • 3、推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的配套法规
  • 4、广泛开展民政干部和乡村干部培训
  • (二) 制约村民自治发展的因素
  • 1、农村市场经济水平较低,对村民自治实施的支持作用比较薄弱
  • 2、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存在缺陷,影响村民自治顺利推进
  • 3、乡镇政权与村民委员会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有待进行磨合衔接
  • 4、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关系尚未理顺,制约村级组织发挥整体作用
  • 5、各级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作用,分散了党和政府对村民自治的推动力量
  • 6、村官腐败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基层中的形象,使得基层民主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严重影响了村民参与村民自治实践的积极性
  • 7、取消农业税后,村组精简,村权收缩,村财不足,村组权威失落等,制约着村民自治在农村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 三、村民自治的发展对策探讨
  • (一)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推进村民自治的关键
  • (二)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村民自治的物质基础
  • (三) 加快乡镇体制改革,建立和谐的乡村治理体系
  • (四) 理顺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充分发挥两委作用
  • (五) 加大宣传教育和行为培养力度,切实增强农民民主法律意识
  • (六) 强化和完善对村民委员会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 (七) 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村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