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

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外汇储备、汇率和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这使得货币政策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又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和大量热钱的涌入境内。在当前“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时,研究我国央行应如何协调外汇储备、汇率和货币政策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时域和频域分析三种方法从不同方面同时考查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这两个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效应,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主要如下:(1)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存在两对典型变量。第一典型变量与M2、国内信贷、GDP和净出口相关性较大,第二典型变量与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贷款利率、GDP、CPI和净出口相关性较大。(2)单位根检验表明,各变量都是I(1);协整分析表明,外汇储备和汇率分别与M2和国内信贷、GDP和CP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外汇储备和汇率、外汇储备和GDP、外汇储备和CPI、汇率和GDP、汇率和CPI、汇率和M2以及GDP和CPI之间都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3)单变量谱分析结果表明,除国内信贷存在约4年半左右的主周期外,外汇储备、汇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物价指数都存在约1年左右的主周期,这说明这5个变量在波动形成机制方面可能存在内在的密切联系。多变量谱分析方面,通过分析相干谱和相位谱结果,得出在1年主周期波动上,除CPI滞后外汇储备约半年外,其余各指标与外汇储备基本上保持同步;在主周期波段,各指标与外汇储备的相关性系数都大于0.8,相关性较强; M2、GDP和CPI与汇率相关性系数都接近于1,对应时差分别滞后约1季度、滞后约1季度和领先约2季度;国内信贷相关性相对较小但仍接近0.8,波动基本同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我国的货币政策、外汇储备和汇率政策发展进程
  • 1.1.1 我国货币政策发展历程
  • 1.1.2 我国的外汇储备情况
  • 1.1.3 我国的汇率政策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在理论分析上的研究回顾
  • 1.3.2 国内外在实证检验上的研究回顾
  • 1.3.3 小结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结构安排
  • 2 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典型相关分析
  • 2.1 典型相关分析理论介绍
  • 2.1.1 典型相关和典型变量
  • 2.1.2 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 2.2 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典型相关分析
  • 2.2.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择
  • 2.2.2 A 组外汇储备和汇率变量与B 组货币政策中间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 2.2.3 A 组外汇储备和汇率变量与C 组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时域分析
  • 3.1 时域分析理论介绍
  • 3.1.1 VAR 理论简介
  • 3.1.2 单位根检验( Unit Root Test)
  • 3.1.3 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和误差修正模型(VECM)
  • 3.1.4 格兰杰(Granger)非因果性检验
  • 3.1.5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 3.1.6 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
  • 3.2 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时域分析
  • 3.2.1 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 3.2.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3.2.3 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 3.2.4 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
  • 3.2.5 脉冲响应函数
  • 3.2.6 方差分解
  • 3.3 本章小结
  • 4 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频域(谱)分析
  • 4.1 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单变量谱分析
  • 4.1.1 单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4.1.2 单变量谱分析结果
  • 4.2 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互谱分析
  • 4.2.1 互谱及其谱估计
  • 4.2.2 我国外汇储备、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互谱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本文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5.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原始数据
  • 附录B 文中所用SAS 程序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省际货币政策效应差异存在性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20)
    • [2].国内外货币政策效应研究述评[J]. 区域金融研究 2013(05)
    • [3].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分析[J]. 现代商业 2012(05)
    • [4].国内货币政策效应研究新进展[J]. 时代金融 2014(23)
    • [5].供给侧改革中的货币政策效应[J]. 经济研究参考 2017(52)
    • [6].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下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J]. 企业导报 2016(14)
    • [7].货币政策效应区域非对称性研究——基于西北五省区的实证分析[J]. 甘肃金融 2012(10)
    • [8].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性配给均衡分析[J]. 金融研究 2010(09)
    • [9].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J]. 西南金融 2010(09)
    • [10].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J]. 当代经济科学 2010(06)
    • [11].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应的差异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 金融纵横 2010(10)
    • [12].政治金融周期与大国货币政策效应[J]. 当代财经 2018(03)
    • [13].商业银行信贷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16)
    • [14].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3(23)
    • [15].基于微观主体内生互动视角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来自上市公司担保圈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16(05)
    • [16].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7].环渤海区域货币政策效应差异实证分析[J]. 经济师 2009(03)
    • [18].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吉林省和浙江省的比较[J]. 长白学刊 2013(02)
    • [19].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研究——以产业传导渠道为视角[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0].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效应实证检验——基于次贷危机后时间序列数据[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04)
    • [21].地区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基于湘粤桂四个地级市的比较分析[J]. 武汉金融 2012(08)
    • [22].中国地区间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2)
    • [23].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研究——基于青海与其它典型省份的比较[J]. 青海金融 2013(04)
    • [24].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2)
    • [25].次贷危机前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比较分析[J]. 武汉金融 2014(07)
    • [26].货币政策效应递减[J]. 理财周刊 2019(36)
    • [27].房价波动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影响机制[J]. 企业经济 2018(07)
    • [28].公众预期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6(09)
    • [29].基于房地产行业的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研究[J]. 河北金融 2017(09)
    • [30].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1(03)

    标签:;  ;  ;  

    外汇储备和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