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亨释书》的历史叙述与本朝意识

论《元亨释书》的历史叙述与本朝意识

论文摘要

《元亨释书》是日本中世禅僧虎关师炼于元亨二年(1322年)完成的日本最初的僧传作品。全书共30卷,由传、赞、论、表、志五部分构成,记载了日本僧侣、佛教信者以及中国的渡日高僧共416人的传记,描述了从钦明天皇到顺德天皇七百多年的历史。作者虎关师炼被称为五山文学之先驱者,其不仅在佛教方面,在儒学、汉诗文,历史方面也造诣颇深,《元亨释书》就是其在模仿中国高僧传及《史记》、《春秋》等多部史书的基础上创作完成的。本论文以《元亨释书》为研究对象,从其内容构成、著述动机谈起,继而从十传、十志以及资治表的配列和机能来总结作者虎关师炼对日本佛教史的描述和重新定义,从中进一步探讨虎关师炼的历史观及其对史书所承担的历史作用的定位和思考。“本朝意识”是本论文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即作者虎关师炼在重述日本佛教史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日本佛教相对于中国、印度、朝鲜等国佛教的优越性,并在这一基础上强调日本国家和日本民族的优越性。本论文将在对《元亨释书》如何进行历史叙述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深处挖掘虎关师炼在历史叙述中所表现的“本朝意识”。《元亨释书》成书于镰仓初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元亨释书》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中世的日本禅宗史以及当时的日本文化和政治背景,也对研究日本文化和民族性有借鉴意义。本论文由以下五部分构成:序言部分主要阐明《元亨释书》的内容构成,著述动机,先行研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第二部分通过对《元亨释书》的十传,十志以及资治表进行逐卷分析,来探讨《元亨释书》的历史叙述和“本朝意识”,从中进一步考察虎关师炼的历史观及其对史书所承担的历史作用的定位和思考。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虎关师炼的“本朝意识”的特征。第四部分从虎关师炼与日本王室之间的关系以及中世的“王法佛法相依论”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虎关师炼的“本朝意识”的思想根源。结语部分基于前四部分的论述,对虎关师炼的历史叙述和“本朝意识”进行概括,并指出新的研究课题,以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要旨
  • 1 はじめに
  • 2 『元亨釈书』に見られる歴史叙述と「本朝意識」
  • 2.1 十科の配列と機能
  • 2.1.1 伝智科の内容と機能
  • 2.1.2 慧解科の内容と機能
  • 2.1.3 浄褝科の内容と機能
  • 2.1.4 感進科の内容と機能
  • 2.1.5 忍行科の内容と機能
  • 2.1.6 明戒科の内容と機能
  • 2.1.7 檀興科の内容と機能
  • 2.1.8 方応科の内容と機能
  • 2.1.9 力遊科の内容と機能
  • 2.1.10 願雑科の内容と機能
  • 2.1.10.1 古德篇
  • 2.1.10.2 王臣篇
  • 2.1.10.3 士庶篇
  • 2.1.10.4 尼女篇
  • 2.1.10.5 神仙篇
  • 2.1.10.6 霊惟篇
  • 2.2 资治表の内容と機能
  • 2.3 十志の内容と機能
  • 2.4 虎関の修史観
  • 2.4.1 『元亨釈書』の体裁と内容—模倣と創造
  • 2.4.2 『元亨釈書』の歴史機能
  • 2.4.2.1 仏教教化
  • 2.4.2.2 政治機能
  • 3 『元亨釈书』における「本朝意識」の特徵
  • 3.1 日本禅宗の優位性
  • 3.1.1 「内」——褝以外の諸宗に対する優位性
  • 3.1.2 「外」——中国褝宗に対する優位性
  • 3.2 日本仏教の優位性
  • 3.2.1 「内」——神道·儒教に対する優位性
  • 3.2.2 「外」——中国·印度仏教に対する優位性
  • 3.3 日本「国家」の優位性
  • 3.3.1 「神国」
  • 3.3.2 「仏乗繁茂」の「至治之域」
  • 3.3.3 「我蕃」である三韩に対する優位性
  • 4 『元亨釈书』にぉける「本朝意識」の根源
  • 4.1 虎関と皇室との関係
  • 4.2 仏法王法相依論
  • 5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謝辞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论《元亨释书》的历史叙述与本朝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