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UPR复合材料及BMC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纳米粒子/UPR复合材料及BMC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纳米复合材料由于结合了纳米粒子在电、磁、光、声、热力学、催化和生物等方面呈现出的特有的性能,它的制备已经成为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和油酸对纳米Al2O3以及用油酸和硬脂酸对纳米ZnO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纳米粒子分别以粉末形式直接加入或制成苯乙烯悬浮液的形式经过高能超声作用加入不饱和聚酯中制备不同粒子含量的纳米粒子/UPR复合材料。通过亲油化度、红外图谱来表征纳米粒子改性后的效果;通过观察加入不同含量固化剂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形态研究了固化剂含量对纳米粒子/UPR复合材料固化成型的影响;通过TEM分析粒子在UPR中的分散效果;在万能试验机上测量纳米粒子/UPR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弯曲断口处的形貌及纳米粒子的分布情况;通过DSC实验分析了不同含量的纳米ZnO/UPR的初始固化温度和最大放热量。结果表明,KH-570改性纳米Al2O3的效果略好于油酸,而油酸改性纳米ZnO的效果好于硬脂酸;固化剂含量不宜过高,占树脂质量分数为1.5%时较为合适,含量过高可能会因反应过于剧烈而发生爆聚;TEM结果表明纳米粒子以苯乙烯悬浮液形式加入到UPR中的分散效果更好;高能超声作用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纳米粒子在UPR中的分散性;纳米粒子含量在3wt%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DSC分析结果表明,纳米ZnO/UPR反应活性高于纯UPR;SEM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UPR中的分布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适当含量的纳米粒子在纳米粒子/UPR复合材料中起着增强增韧的作用。在纳米粒子/UPR的基础上,本文对纳米ZnO/BMC的制备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先是在BMC配方的基础上,将纳米ZnO均匀添加到UPR基体中制备纳米ZnO/BMC复合材料,并改进工艺制备出较高含量的纳米ZnO/BM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巴氏硬度及击穿电压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含量的纳米粒子以苯乙烯悬浮液形式加入到原BMC配方中制备成纳米粒子/BMC后,获得了综合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概述
  • 1.1.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分类及制备方法
  • 1.1.2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3 不饱和聚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1.4 BMC 材料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
  • 1.2 高能超声辅助制备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 纳米粒子的表面处理
  • 1.3.1 纳米粒子的团聚原理
  • 1.3.2 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
  • 1.4 选题依据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内容
  • 203/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二章 纳米A1203/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及装备
  • 2.1.3 实验固化模具
  • 1203 的表面改性'>2.2 纳米A1203的表面改性
  • 2.3 改性效果表征
  • 2.3.1 红外表征
  • 2.3.2 亲油化度表征
  • 1203/UPR 复合材料的制备'>2.4 纳米A1203/UPR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5 高能超声分散纳米粒子
  • 2.5.1 纳米粒子在不饱和聚酯中分散处理工艺原理
  • 2.5.2 高能超声作用机理
  • 2.5.3 高能超声实验过程
  • 2.6 固化剂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成型的影响
  • 1203/UPR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2.7 纳米A1203/UPR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
  • 2.7.1 试样制备
  • 2.7.2 三点弯曲性能测试
  • 2.8 SEM 表征
  • 203/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增强增韧机理探讨'>2.9 纳米A1203/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增强增韧机理探讨
  • 第三章 纳米ZnO/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及装备
  • 3.2 改性纳米ZnO/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 3.2.1 纳米ZnO 的表面处理
  • 3.2.2 改性纳米ZnO/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纳米ZnO 改性效果的表征
  • 3.3.1 红外分析
  • 3.3.2 亲油化度的测定
  • 3.4 纳米ZnO 在UPR 中的分散情况
  • 3.5 TEM 表征
  • 3.6 纳米ZnO/UPR 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 3.7 SEM 表征
  • 3.8 不饱和聚酯固化原理
  • 3.8.1 不饱和聚酯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 3.8.2 DSC 分析
  • 第四章 纳米ZnO/BMC 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BMC 的生产工艺流程及配方
  • 4.2 纳米ZnO/BMC 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2.1 本实验的BMC 配方
  • 4.2.2 纳米ZnO/BMC 制备第一阶段工艺流程
  • 4.2.3 力学性能测试
  • 4.2.4 稀释剂的添加
  • 4.2.5 纳米ZnO/BMC 制备第二阶段工艺流程
  • 4.2.6 纳米ZnO/BMC 复合材料的击穿电压性能研究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稀土纳米粒子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纯有机磷光纳米粒子有效杀灭耐药细菌(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02)
    • [3].电喷雾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0(01)
    • [4].二硫化钼纳米粒子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02)
    • [5].荧光聚多巴纳米粒子在血红蛋白检测中的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 2020(01)
    • [6].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J]. 肿瘤防治研究 2020(02)
    • [7].纳米粒子-酶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果蔬中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09)
    • [8].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吸附分离材料及其应用[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9].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抗冲击超双疏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0(03)
    • [10].TiO_2纳米粒子对铝锂合金微弧氧化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中国表面工程 2019(04)
    • [11].新型靶向纳米粒子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 2020(08)
    • [12].荧光成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关联定量分析细胞内铜纳米粒子[J]. 分析化学 2020(10)
    • [13].四硫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J]. 化学通报 2020(10)
    • [14].纳米粒子的精准组装[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09)
    • [15].纳米粒子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 2020(09)
    • [16].疏水性纳米粒子对细粒矿物浮选的影响[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2)
    • [17].场流分离及其在环境纳米粒子分析中的应用[J]. 分析科学学报 2019(01)
    • [18].核壳结构Fe_3O_4@S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9].铁蛋白系统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相互作用[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0].纳米粒子展现出粮食作物的可持续种植方法[J]. 基层农技推广 2016(12)
    • [21].化学家构建纳米粒子“图书馆”[J]. 现代物理知识 2016(05)
    • [22].钙类纳米粒子基因传递体系研究进展[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7(01)
    • [23].稀土纳米粒子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4].丁香酚/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粒子膜的制备及表征[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7(01)
    • [25].三聚磷酸钠改性聚氨酯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6].纳米粒子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J]. 色谱 2017(03)
    • [27].一种含有铁蓝型络合物纳米粒子的分散体及其薄膜的制备[J].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7(01)
    • [28].纳米材料中纳米粒子团聚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 价值工程 2017(13)
    • [29].食品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7)
    • [30].纳米粒子阻燃丙烯酸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5)

    标签:;  ;  ;  

    纳米粒子/UPR复合材料及BMC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