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变幅杆优化设计及加工机理试验研究

超声波变幅杆优化设计及加工机理试验研究

论文摘要

超声波加工是加工玻璃、工程陶瓷、石英、翡翠等硬脆材料的有效方法。旋转式超声波加工是在传统超声波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加工方法,它是在工具头上电镀(或烧结)立方氮化硼(或金刚石)磨料,并在工具作超声振动的同时附加了旋转运动,这就把立方氮化硼(或金刚石)工具的优良切削性能和工具的超声振动结合在一起。因此,旋转式超声波加工比传统超声波加工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和更好的表面质量,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超声波加工装置主要由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和变幅杆组成,其中变幅杆起着放大振幅的重要作用。但是传统型变幅杆应用范围受到较多限制,如阶梯型变幅杆放大系数较大,但是形状因数较小(一般都小于1)而圆锥形变幅杆形状因数较大,放大系数却较小,这些都限制了加工效率的提高。而且变幅杆的传统设计方法求解繁琐,适应性差。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满足设计性能优良变幅杆的要求。本文以提高超声波加工效率和质量为出发点,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优化设计出了具有较大振幅比与形状因数的新型超声变幅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超声波加工和旋转式超声波加工在理论与实验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在研究超声波加工机理的过程中,分别概括了传统超声波加工和旋转式超声波加工材料的去除机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两种超声波加工系统的组成及设备的工作原理。2.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三次样条曲线作为变幅杆轴截面的母线形状,采用二维轴对称建模代替三维实体建模的方式,在有限元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设计出了一种在满足材料许用工作应力条件下,既有较好的形状因数又有较大放大系数的新型变幅杆,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修正与检测。3.根据工程陶瓷材料的压痕实验对超声波加工过程中冲击力及裂纹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分别建立了传统超声波加工和旋转式超声波加工硬脆材料的材料去除率模型,找出了两中加工方式中影响材料去除率的主要因素。4.利用设计出的新型变幅杆在超声波加工装置上分别对传统超声波加工和旋转式超声波加工机理做了试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了两种加工方式中不同加工参数(静压力、磨料粒度、工具头磨料浓度、工具振幅、工具旋转速度)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并且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两种加工方式的最优加工参数组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超声波加工技术概述
  • 2.1 超声波及其特点和用途
  • 2.2 超声波加工的基本原理
  • 2.3 超声波加工设备及其组成
  • 第三章 超声波变幅杆优化设计
  • 3.1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3.1.1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2 谐响应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3 ANSYS 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 3.2 超声波变幅杆动力方程及性能参数
  • 3.2.1 变截面杆纵振波动方程
  • 3.2.2 纵向振动超声波变幅杆的性能及设计参数
  • 3.3 设计用三次样条曲线简介
  • 3.4 超声波变幅杆的设计过程
  • 3.4.1 变幅杆初始模型的建模过程
  • 3.4.2 变幅杆初始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3.4.3 变幅杆的优化过程与结果分析
  • 3.5 超声变幅杆优化设计的验证、修正与制造检测
  • 3.5.1 多点优化进行验证
  • 3.5.2 新型变幅杆的修正
  • 3.5.3 新型变幅杆的制造与检测
  • 3.6 小结
  • 第四章 传统超声波加工与旋转式超声波加工机理的理论分析
  • 4.1 传统超声波加工材料去除机理
  • 4.1.1 传统超声波加工材料去除机理概述
  • 4.1.2 工程陶瓷材料的压痕实验
  • 4.1.3 传统超声波加工材料去除率的数学模型
  • 4.2 旋转式超声波加工材料去除机理
  • 4.2.1 旋转式超声波加工材料去除机理概述
  • 4.2.2 旋转式超声波加工材料去除率的数学模型
  • 第五章 传统超声波加工与旋转式超声波加工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装置与设备
  • 5.3 传统超声波加工实验
  • 5.3.1 传统超声波加工最优加工参数的正交实验设计
  • 5.3.2 传统超声波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 5.4 旋转式超声波加工实验
  • 5.4.1 旋转式超声波加工最优加工参数的正交实验设计
  • 5.4.2 旋转式超声波加工参数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 5.5 传统超声波加工与旋转式超声波加工实验对比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开放式伞形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对爬电距离、形状因数和等效直径的影响[J]. 电瓷避雷器 2018(06)
    • [2].粉体粒度分析及其测量(二)[J]. 中国粉体工业 2016(05)
    • [3].新型超声变幅杆的优化设计[J]. 电加工与模具 2010(S1)
    • [4].圆片级封装的研究进展[J].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2(01)
    • [5].超声磨削系统中圆锥形变幅杆的数值模拟及性能测试[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0(04)
    • [6].频谱仪中频滤波器的探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30)
    • [7].支座损伤等级标准评估及更换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01)
    • [8].样条曲线型超声变幅杆节点优化[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7(05)
    • [9].一种新型变截面杆的纵振动[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10].一种大振幅超声变幅杆设计[J]. 振动与冲击 2014(09)
    • [11].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失效条件和损伤机理的分析(二)[J]. 橡胶科技市场 2008(20)
    • [12].级联式变幅杆模态分析[J]. 机械管理开发 2009(05)

    标签:;  ;  ;  ;  ;  

    超声波变幅杆优化设计及加工机理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