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及区域淋巴结中ICAM-1、LFA-1及FAK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胃癌及区域淋巴结中ICAM-1、LFA-1及FAK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虽然目前对胃癌采取了多手段的综合治疗,且生存率较以往有所提高,但仍无突破性进展。侵袭和转移是影响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控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仍是当今肿瘤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细胞间粘附分子-l(ICAM-l)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它可以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结合,被认为在肿瘤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CAM-l能辅助稳定T细胞受体介导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和淋巴细胞的结合,是重要的细胞免疫协同激活因子。粘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分布在细胞粘着斑部位。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都有FAK蛋白表达的显著增加,且FAK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检测ICAM-1、LFA-1及FAK在胃癌组织、正常胃粘膜及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及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表达情况,研究ICAM-1、LFA-1及FAK对胃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及其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探讨肿瘤免疫耐受的机制及改进肿瘤的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的方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007年7月2007年11月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共60例。采集胃癌组织标本、正常胃粘膜(距肿瘤边缘>5.0cm)及淋巴结。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癌组织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胃癌组织、正常胃粘膜及淋巴结中ICAM-1、LFA-1及FA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胃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分布情况胃癌组织中CD4+、CD8+、NK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分别为37.44±8.90、36.40±8.86、9.28±3.37和0.51±0.11,外周血中的含量分别为52.01±9.55、20.66±5.19、19.94±6.28、1.57±0.49;外周血中CD4+、NK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P<0.05),CD8+细胞反之(P<0.05)。2胃癌组织中ICAM-1、LFA-1及FAK的表达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2.1胃癌组织中ICAM-1的表达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ICAM-1在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3.33%,低于正常胃粘膜中的阳性表达率76.6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分化程度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3.59%,低于高/中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71.4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3.90%,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73.68%,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临床分期中III-IV期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5.46%,低于I-II期组的阳性表达率75.0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CAM-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侵润深度及Borrmann分型均无关(P>0.05)。2.2胃癌组织中LFA-1的表达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LFA-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33%,低于正常胃粘膜中的阳性表达率61.6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3.33%,低于高/中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61.9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9.27%,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73.68%,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临床分期中III-IV期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1.82%,低于I-II期组的阳性表达率75.0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FA-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侵润深度及Borrmann分型均无关(P>0.05)。2.3胃癌组织中FAK的表达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FAK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0%,高于正常胃粘膜中的阳性表达率5.00%,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9.49%,高于高/中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52.38%,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浸润深度中T3+T4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7.08%,高于T1+T2组的阳性表达率41.6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临床分期中III-IV期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9.55%,高于I-II期组的阳性表达率43.7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0.4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47.3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P<0.05);FAK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Borrmann分型均无关(P>0.05)。3胃癌区域淋巴结中ICAM-1、LFA-1及FAK的表达情况胃癌区域淋巴结中,有转移淋巴结中FAK的阳性表达率为90.63%,高于无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35.7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转移淋巴结中ICAM-1的阳性表达率为40.63%,无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50.00%,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转移淋巴结中LFA-1的阳性表达率为34.38%,无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42.86%,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胃癌组织中ICAM-1、LFA-1与CD4+/CD8+、NK细胞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癌组织中ICAM-1与CD4+/CD8+、NK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rs=0.900、rs=0.815,P<0.05);LFA-1与CD4+/CD8+、NK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rs=0.954、rs=0.787,P<0.05)。5胃癌组织中ICAM-1、LFA-1及FAK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胃癌组织中ICAM-1与FAK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 -0.387,P<0.01)。LFA-1与FAK的表达无明显相关(rs= -0.240,>0.05)。ICAM-1与LFA-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rs=0.097,P>0.05)。结论:1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的CD4+、NK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较外周血中的低,而CD8+显著增高,提示胃癌患者癌组织局部呈现一个免疫低下或抑制状态。2胃癌组织中ICAM-1、LFA-1表达降低及FAK表达增高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三者表达失衡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癌的进展过程,可作为监测胃癌进程的重要指标。3胃癌组织中ICAM-1及LFA-1蛋白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并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且NK细胞、CD4+/CD+8表达与两者表达呈正相关,提示ICAM-1/ LFA-1对T淋巴细胞第二信使的刺激减少,导致T细胞增殖与活化功能不足,不能产生足够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现象。4胃癌组织中FAK与ICAM-1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说明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FAK抑制了ICAM-1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胃癌及区域淋巴结中ICAM-1、LFA-1 及FAK 表达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ICAM-1/LFA-1 与肿瘤免疫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FAK信号在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 智慧健康 2020(05)
    • [2].甲状腺乳头状癌中FAK和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四川兵工学报 2015(06)
    • [3].FAK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01)
    • [4].甲状腺癌中FAK的表达及其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03)
    • [5].FAK和PTEN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4)
    • [6].多发性骨髓瘤患者PTEN、FAK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髓外浸润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23)
    • [7].FAK和PTEN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08)
    • [8].FAK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0(03)
    • [9].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FAK表达及FA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 2010(06)
    • [10].粘附斑激酶(FAK)及其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09(12)
    • [11].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软骨终板整合素β1-FAK力学信号通路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01)
    • [12].FAK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信号转导因子表达的影响[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8(06)
    • [13].FAK通过粘着斑蛋白调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3(03)
    • [14].雌激素、Fak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癌症杂志 2008(01)
    • [15].FAK在胃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2(08)
    • [16].熊果酸通过抑制FAK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0(08)
    • [17].FAK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1)
    • [18].FAK-原发性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希望[J]. 现代肿瘤医学 2008(05)
    • [19].靶向FAK基因RNAi联合吉西他滨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J]. 华西药学杂志 2012(05)
    • [20].FAK基因沉默促进舌癌细胞失巢凋亡及抑制转移的实验研究[J]. 交通医学 2015(01)
    • [21].奥美沙坦对大鼠移植静脉内膜重构过程中整合素β-3/FAK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J]. 心脏杂志 2010(02)
    • [22].MMP-2和FAK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的表达[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5)
    • [23].FAK基因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运动的影响[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09)
    • [24].8号染色体异倍体与FAK蛋白表达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研究及意义[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0(05)
    • [25].黄芪建中汤对小鼠脾气虚证肺癌转移FAK基因表达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 2009(06)
    • [26].EGFL7通过FAK信号促进舌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的研究[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06)
    • [27].DLC-1、FAK在结肠癌、结肠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0(05)
    • [28].FAK和Sr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及机制研究[J]. 现代肿瘤医学 2017(06)
    • [29].NEDD9、FAK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6(03)
    • [30].FAK及pAK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08)

    标签:;  ;  ;  ;  

    胃癌及区域淋巴结中ICAM-1、LFA-1及FAK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