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多西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盐城市中医院;江苏盐城224000)

【摘要】目的:分析多西紫杉醇在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临床药物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在我院实施化疗的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EAP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多西紫杉醇,化疗8-1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药物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5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经统计学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次为13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77%,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次为9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06%,经统计学比较,显示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我们认为多西紫杉醇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癌细胞生长、裂变具有一定的抑制、杀灭能力,而对机体毒副反应轻;对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的治疗中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均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安全性

胃癌占居我国各种恶性肿瘤的前列,特别是我们里下河地区,可能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存在一定的联系,胃癌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对于进展期胃癌来说对其化疗主要针对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复发,姑息性手术,及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够进行手术的患者实施的一种姑且治疗方法,如果药物治疗得当,可缓解肿瘤发展进程,从而延长生存期,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化疗方案的选择上,由过去的单一用药方案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联合药物治疗,如:FAD方案、EAP方案、ELF方案等。但随着医药研究的不断进展,化疗药物新品种不断在临床上出现,多西紫杉醇作为一种新型的紫杉烷类抗肿瘤新药物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1】。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应用EAP方案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取得喜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该药物的临床运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120例进展期胃癌化疗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理分型等一般材料上,经统计学剖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通过相关各种理化检查和医学影像学检查明显诊断进展期胃癌,而不考虑肿瘤本身的分期及是否有远处转移,无化疗药物禁忌症。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都愿意配合本研究工作,并签署相关的医患协作治疗方案和知情同意书。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不能配合本研究的患者,我们及时剔除,另选其他研究对象。

1.2治疗方法①治疗前医患沟通: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均给予充分性医患沟通,对本研究过程中实施的各种治疗方法均进行书面告知,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介绍,并要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实提供,一方面为后续治疗提供参数指导,特别是在药物种类或药物剂量上是否需要调整或变更。二方面是对患者的不良反应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信息,使得医生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有一个清楚认识,以保持医患信息对称。②治疗方案的设定和方法:对症处理和营养支持,同时,做相关基础医学项目检查,如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超声、胸部CT等检查。治疗方案的选择:对照组选择EAP方案:阿霉素(ADM)20mg/m2静滴(注),于第1、7天;依托泊苷(VP-16)120mg/m2(60岁以上老年人减量为100mg/m2)静滴,第4、5、6天;顺铂40mg/m2静滴,第2、8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多西紫杉醇,用量为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用药前须常规使用地塞米松、西咪替丁、非那根及格拉司琼。每间隔3周或4周重复下一个疗程。在每个周期结束后,都必须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以现在的检查的相关参考值和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来评价其药物的安全性。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和(或)CT,以动态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的变化,来评价其临床疗效。

1.3、评价标准:

1.3.1、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国家卫生组织实施的实体肿瘤疗效评定等级标准,等级分为进展(PD)、稳定(SD)、局部缓解(PR)、全部缓解(CR)。(CR+PR)/总例数×%=总有效率(GE)。

1.3.2、不良反应评价标准:我们参照国际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表现来评价其药物不良反应,如果临床症状有:脱发,恶性、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检验项目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等指标的上升或下降等变化情况来评价。

1.4、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一:两组疗效比较

3讨论

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又称多西他塞、紫杉特尔,是紫杉树中的化学物质为基础经半合成的紫杉烷类抗肿瘤新药物【1,2】。美国抗癌组织认为该药物是近20年来治疗恶性肿瘤最具有突破的药物。其主要抗肿瘤的原理是药物与游离微管蛋白,而抑制微管解聚及正常重组,迫使癌细胞不能正常的进行有丝分裂而达到抗肿瘤作用。同时,多西紫杉醇还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制约血管增生及具备放射增敏等作用。可以说该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合成、分裂、死亡各环节均有积极的拮抗作用。

结合相关文献显示,多西紫杉醇单药剂量用量,我国明显低于西方国家,每次化疗间隔也存在拉长的情况,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一般为4周左右,化疗的周期也存在显著差异,疗程短的8个周期,最长者达18个周期【3】。我们治疗的原则是进行小步慢走,以安全、有效为主要目标。注重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控制与观察,对有药物毒副反应倾向患者,在治疗中要适当控制患者的连续化疗进程,适当延迟间隔,药物剂量也得严格控制,每次治疗都要进行患者体重的检测,按照体重计算用药量。根据国人的体质和对药物的敏感性,我们都适当降低剂量,一般使用的剂量为用量为75mg/m2,与美国人推荐的用药剂量100mg/m2有显著差异。

我们通过对本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EAP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认为①多西紫杉醇能够提高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药物疗效。EAP方案选择阿霉素、依托泊苷、顺铂作为组合对胃癌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据相关文献报道,有效率达到35.8-42.3%【4】,其中依托泊苷是一种对癌细胞具有周期性、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可导致受损的DNA不能修复。同时,其在人体内激活某些内切酶,或通过其代谢物作用于DNA,其非糖苷同系物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则可控制微管制组装与多西紫杉醇在药理作用上有着良好的相互映衬、异曲同工作用,有效的提高抗癌效果【5】。我们从表一可以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6.67%。②多西紫杉醇联合EAP方案治疗不良反应并没有明显增高,机体适应性、耐受性均较好。多西紫杉醇用于进展期胃癌化疗时,主要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进行化疗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受损等。但我们在给予化疗药物前进行临床干预,常规使用如地塞米松,以减少过敏反应和刺激骨髓代谢,加快血液细胞生成速度,从而减轻骨髓抑制,通过使用西咪替丁、格拉司琼,缓解胃肠道反应。我们从表二可以看出,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4.77,虽然略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采用观察组的治疗方案,并没有增加患者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这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和精神支柱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支持作用。如果患者在化疗中,药物不良反应轻,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好,患者对治疗会报以积极的态度,会主动配合治疗。

因此,我们认为多西紫杉醇对癌细胞生长、裂变具有一定的抑制、杀灭能力,而对机体毒副反应轻,对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的治疗中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均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福和,多西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研究进展[J].医学新知,2012,25(3):395.

2、盛贤能,刘宏斌,韩晓鹏,等.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5):424-426.

3、李新建,应用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6):201。

4、孙志昌,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机对照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114。

5、曾湖,蔡茂德,钟亮等.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89-90

6、周爱萍,李玉升,杨林等.多西紫杉醇与替吉奥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胃癌的Ⅱ期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4):1677-1680

标签:;  ;  ;  

多西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