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审美中的作家宗教情怀研究 ——当下作家宗教情怀管窥

文学审美中的作家宗教情怀研究 ——当下作家宗教情怀管窥

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着强大的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国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学作品的创作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文学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出现了渲染暴力血腥和沉迷于欲望书写的作品。当这类作品日益畅销时,文学的精神内涵会越来越稀薄;文学缺乏对生命的关怀,缺乏对苦难的深度发掘,缺乏终极关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提出宗教情怀是作家进行创作的重要因素,试图为当前文学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引论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本文核心概念——宗教情怀的理论依据。第一章对宗教情怀进行界定,认为宗教情怀由“生命意识”、“超越人生苦难”和“终极关怀”三个要素构成。“生命意识”是宗教情怀构成的首要因素,“超越人生苦难”是宗教情怀构成的重要因素,“终极关怀”是宗教情怀构成的最终精神指向。第二章在当下文学作品中寻找宗教情怀的表现形式:注重救赎之“美”、直面苦难之“真”和关爱生命之“善”。第三章阐述作家宗教情怀的当下意义:使作家注重在“身体狂欢”中的心灵升华、在描述苦难时的精神超越和生命终极意义的询问。作家如果缺乏宗教情怀,就会向世俗化的现实生活妥协和认同,放弃自己的神圣职责,文学作品也会受此影响而缺乏空灵飞升的境界。作家如果缺乏宗教情怀,就会沉迷于写作技巧的卖弄,缺乏对世间的人和事物善意的关怀。作家只有具有了宗教情怀,才能对每一个生命都保持同情和悲悯。作家只有具有了宗教情怀,才能对生命的终极意义永不停止地追问。作家只有具有了宗教情怀,才能给苦难中永不屈服的人们以心灵的感动,并且为在苦难中迷茫的人们提供一种应对苦难的精神。作家只有具有了宗教情怀,才能在充满物欲的现实世界中坚持文学的精神努力,使其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作家宗教情怀的构成
  • 1.1 生命意识的张扬
  • 1.1.1 宗教情怀构成的首要因素——生命意识
  • 1.1.2 生命意识在作家宗教情怀中的地位
  • 1.2 人生苦难的担当
  • 1.2.1 宗教情怀构成的重要因素——超越人生苦难
  • 1.2.2 人生苦难在作家宗教情怀中的地位
  • 1.3 终极关怀的践履
  • 1.3.1 宗教情怀构成的最终精神指向——终极关怀
  • 1.3.2 终极关怀在作家宗教情怀中的地位
  • 第二章 当下文学中作家宗教情怀的表现
  • 2.1 注重救赎之“美”
  • 2.1.1 作家宗教情怀对于罪恶和沉沦主题的执著
  • 2.1.2 作家宗教情怀对于救赎之路的探寻
  • 2.2 直面苦难之“真”
  • 2.2.1 作家宗教情怀对于人生苦难的敏感
  • 2.2.2 作家宗教情怀对于超越之路的追求
  • 2.3 关爱生命之“善”
  • 2.3.1 作家宗教情怀对于生命主题的偏爱
  • 2.3.2 作家宗教情怀对于至善和大爱的阐释
  • 第三章 作家宗教情怀的当下意义
  • 3.1 在身体狂欢中的心灵升华
  • 3.2 在描述苦难时的精神超越
  • 3.3 生命终极意义的询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幼儿文学审美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讨[J]. 知识文库 2019(23)
    • [2].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学审美赏析模型的建构[J]. 中华辞赋 2019(09)
    • [3].日常梦境体验对于文学审美的意义[J]. 北方文学 2019(32)
    • [4].审美教育是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J]. 中国教师 2016(S2)
    • [5].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审美的价值及其实施策略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8)
    • [6].孙犁小说的“荷花淀风韵”[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6(01)
    • [7].文学AB角[J]. 安徽文学 2017(02)
    • [8].鲧的文学形象嬗变及原因探寻[J]. 北方文学 2016(17)
    • [9].文学AB角[J]. 安徽文学 2017(01)
    • [10].文学AB角[J]. 安徽文学 2017(09)
    • [11].神经美学视野下的文学审美机制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2].中日文学审美差异性比较研究[J]. 才智 2015(26)
    • [13].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学审美教育[J]. 文学教育(上) 2011(07)
    • [14].文学审美活动与人的生存理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05)
    • [15].网络文学审美影响研究[J]. 语文建设 2015(23)
    • [16].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学审美赏析模型的构建[J]. 山西青年 2019(22)
    • [17].图像时代文学审美空间的转变[J]. 艺苑 2014(04)
    • [18].文学审美的心理支持[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5)
    • [19].以“儒”为思想根基的曹植文学审美意识面面观[J]. 才智 2017(27)
    • [20].当代文学教学如何实现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0)
    • [21].关于提高幼师专业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教学尝试[J]. 考试周刊 2010(40)
    • [22].网络文学审美问题研究[J]. 大众文艺 2013(01)
    • [23].意象与语言:文学审美的两个节点[J]. 湖南教育(中) 2010(03)
    • [24].略论文学审美作用的全心灵性特征[J]. 理论导刊 2010(04)
    • [25].历史的转折与文学审美[J]. 上海文学 2016(03)
    • [26].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09(09)
    • [27].异样国度 异样情怀——从《源氏物语》中探寻中日文学审美传统[J]. 作家 2008(12)
    • [28].传媒文化与中国文学审美思潮的流变[J]. 中外企业家 2014(06)
    • [29].论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学审美素质的培养[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 [30].20世纪90年代文学审美伦理的失据与抗争[J]. 江淮论坛 2010(05)

    标签:;  ;  ;  ;  

    文学审美中的作家宗教情怀研究 ——当下作家宗教情怀管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