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福克纳小说中的成长

论福克纳小说中的成长

论文摘要

威廉·福克纳在他的一系列小说中均表现出他对于个人成长问题的关注。其小说中的三类人物不仅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我的成长,而且他们的成长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隐含了作者对时代变迁过程中社会道德和普遍人性的变化的忧虑。同时,福克纳对这一小说主题的表现延续了美国小说的传统,并表现出作家所处时代的鲜明特征。昆丁、罗沙和萨德本分别代表了福克纳小说中的三类成长者的形象。在第一类人物身上,作家重点描述了他们的个人理想主义由于自身品质的堕落而崩溃的过程,他们在对抗历史的过程中也被动地成为了历史的产物;在第二类人物身上,其个人理想的崩溃则主要体现在对南方旧秩序的不道德性的认识上;而在第三类人物身上,荣誉感逐渐异化为野心,最终导致他们的事业功败垂成。福克纳笔下所有的成长事件都不是孤立的个人事件,而是与他人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首先体现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对称职的父母亲角色的寻找上;其次,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两次分离通常也与爱情密不可分;最后,他们的个人成长也是对时代、社会变迁的隐喻,这个隐喻不仅指向南方的没落,也同样指向作家本人身处其中的、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福克纳的小说对成长事件的描述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在美国小说发展的长河中,在福克纳之前已经有霍桑、麦尔维尔、马克·吐温以及舍伍德·安德森等人涉及这一题材;而在福克纳的同辈人中,海明威虽然在小说创作的各方面都体现出与他不同的特点,但是在最后的价值追求方面,他们却是殊途而同归,这一点也在他们小说中对于人物成长主题的把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成长者的基本类型
  • 1.1 理想主义的精神探索者
  • 1.2 挣扎的女性
  • 1.3 拓荒英雄的成长之路
  • 第2章 成长仪式与成长背景
  • 2.1 成长的领路人
  • 2.2 成长的仪式
  • 2.3 成长的世界背景
  • 第3章 与美国小说的传统对比研究
  • 3.1 遥远的传统
  • 3.2 殊途而同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过于轻盈的虚无——论《早上九点叫醒我》对威廉·福克纳的借鉴[J]. 美与时代(下) 2020(05)
    • [2].浅析威廉·福克纳作品的叙事风格[J]. 语文建设 2017(32)
    • [3].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叙事学分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6)
    • [4].寻找威廉·福克纳[J]. 文学教育(上) 2017(10)
    • [5].威廉·福克纳诗选[J]. 中国诗歌 2017(05)
    • [6].名人·段子[J]. 时代邮刊 2017(02)
    • [7].威廉·福克纳笔下的黑人形象分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35)
    • [8].玫瑰有刺,却花香宜人——品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J]. 青年文学家 2009(18)
    • [9].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2008(01)
    • [10].威廉·福克纳作品插图三帧[J]. 世界文学 2011(03)
    • [11].威廉·福克纳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出版研究[J]. 出版广角 2018(02)
    • [12].威廉·福克纳《野棕榈》叙事分析[J]. 语文建设 2017(14)
    • [13].威廉·福克纳[J]. 广州文艺 2020(06)
    • [14].论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的理想主义者[J]. 名作欣赏 2012(06)
    • [15].威廉·福克纳:作家中的飞行家(随笔)[J]. 作品 2019(11)
    • [16].福克纳小说《希望之树》的荒诞色彩[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22)
    • [17].译介学视域下的威廉·福克纳作品在中国的研究[J]. 海外英语 2020(19)
    • [18].威廉·福克纳的《熊》[J]. 新高考(英语进阶) 2016(03)
    • [19].论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0].威廉·福克纳介绍[J]. 广西文学 2015(03)
    • [21].威廉·福克纳[J]. 中文自修 2008(06)
    • [22].试比较威廉·福克纳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女性观[J]. 海外英语 2016(01)
    • [23].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J]. 北方人(悦读) 2020(05)
    • [24].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创作艺术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8(05)
    • [25].论威廉·福克纳《坟墓的闯入者》的种族印象观[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22)
    • [26].“非中心游牧”视域下的探析与展望——21世纪文学理论暨威廉·福克纳批评趋向释读[J]. 国外文学 2015(03)
    • [27].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威廉·福克纳[J]. 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 2015(03)
    • [28].浅析福克纳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J]. 作家 2009(12)
    • [29].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从读者反应角度解读威廉·福克纳小说《曾经有一位女王》[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5)
    • [30].浅析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手法[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标签:;  ;  ;  ;  ;  

    论福克纳小说中的成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