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交通事故所致的轻度颅脑外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后脑震荡后综合征(Postconcussional syndrome,PCS)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实践中,由于mTBI当事人常以持久的脑震荡后综合征导致精神残疾为由,要求对方赔偿。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分歧以及PCS缺乏稳定的检查指标,妨碍了对PCS的症状表现、发生率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客观评定,给司法鉴定及其诊断、治疗带来了较大困难,对预后也有较大的影响。目前有专家发现轻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症患者,甚至正常人都会出现PCS样症状。因此PCS症状特点及及严重程度仍不清楚。本课题旨在研究PCS的发生率、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这将对PCS的司法鉴定和临床评估有极大的帮助。对象和方法对轻度颅脑外伤组(汕头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和第一附属医院所收治的患者,共入组73例)、正常对照组(汕头市区的健康自愿者,共入组98例)、神经症对照组(汕头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省安康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神经症患者,共入组72例)三组受试者分别进行RPQ,PTIQ,EPQ,scl-90,SAS,SDS等工具的心理学测试,并记录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优势手等),于伤后3个月、6个月跟踪随访病例组,进行RPQ、RHFUQ及认知、社会功能测试。结果(1)正常对照组RPQ得分的95%可信区间为0~14.02;轻度颅脑外伤组RPQ得分平均值为22.51,95%可信区间为0~45.84。(2)根据RPQ得分得出轻度颅脑外伤组PCS发生率、正常对照组PCS样症状发生率、神经症对照组PCS样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7.12%、7.14%、58.3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正常组和神经症组PCS样症状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组PCS样症状发生率和轻度颅脑外伤组PCS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轻度颅脑外伤组PCS发生率和神经症组PCS样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17)。(3)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影响PCS或PCS样症状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发现:①正常对照组年龄(P<0.001)、文化程度(P<0.001)、优势手(P=0.012)、PTIQ得分(P<0.001)、scl-90得分(P<0.001)、抑郁(P=0.006)、焦虑(P=0.037)均显著影响RPQ得分。假定以上七个自变量依次为X1、X2、X3、X4、X5、X6、X7,可得回归方程如下:Y=-18.085+0.173X1-0.237X2-3.035X3+0.143X4+0.126X5+1.776X6-1.926X7;②轻度颅脑外伤组文化程度(P<0.001)、优势手(P<0.001)、scl-90得分(P<0.001)、焦虑与否(P=0.028)、内外向(P<0.001)、情绪稳定与否(P=0.029)均显著影响RPQ得分。假定以上六个自变量依次为X1、X2、X3、X4、X5、X6,可得回归方程如下:Y=-0.766-0.357X1-4.814X2+0.207X3-1.527X4+3.608X5+1.003X6;③神经症对照组性别(P<0.001)、年龄(P<0.001)、文化程度(P<0.001)、PTIQ分(P<0.001)、scl-90分(P<0.001)、抑郁与否(P<0.001)、焦虑与否(P<0.001)、情绪稳定与否(P<0.001)均显著影响RPQ得分。假定以上八个影响因子依次为X1、X2、X3、X4、X5、X6、X7、X8,可得回归方程如下:Y=-0.016-2.591X1+0.059X2-0.280X3+0.147X4+0.033X5+3.891X6+5.540X7+4.465X8;④总体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01)、文化程度(P<0.001)、PTIQ分(P<0.001)、scl-90分(P<0.001)、焦虑(P<0.001)、内外向(P<0.001)、情绪稳定与否(P<0.001)均显著影响RPQ得分。假定以上七个自变量依次为X1、X2、X3、X4、X5、X6、X7,可得回归方程如下:Y=2.361-1.253X1-0.826X2+0.177X3+0.081X4+1.929X5+2.761X6+1.816X7.(4)病例组随访后PCS发生率变化①按照RPQ得分为标准:伤后3个月RPQ得分≥14.02的共有12个,PCS发生率为12/50=24%;伤后6个月RPQ得分≥14.02的共有2个,PCS发生率为2/50=4%。②依照DSM-IV为标准:伤后3个月符合PCS诊断标准的有14个,PCS发生率为14/50=28%:伤后6个月符合PCS诊断标准的有5个,PCS发生率为5/50=10%。③伤后一周RPQ得分和伤后3个月RPQ得分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为0.295,P=0.036<0.05),伤后3个月RPQ得分和伤后6个月RPQ得分相关性也很显著(相关系数为0.628,P<0.001)。但伤后一周RPQ得分和伤后6个月RPQ得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320)。④相关分析得出虽然伤后3个月随访时PCS发生率相对伤后一周PCS发生率稍有下降,但两者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为0.350,P=0.013<0.05),说明两次PCS发生率差别不显著;而伤后6个月的PCS发生率较伤后3个月时的PCS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相关不显著)。(5)本研究RPQ作为评定PCS的工具的效度检测①对伤后3个月RPQ得分和DSM-IV为标准评定的是否患有PCS作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747,P<0.001,说明伤后3个月用两个标准评价PCS发生率的相关性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②对伤后6个月RPQ得分和DSM-IV为标准评定的是否患有PCS作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573,P<0.001,说明伤后6个月用两个标准评价PCS发生率的相关性也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中正常组RPQ得分的95%可信区间为0~14.02;轻度颅脑外伤组RPQ得分平均值为22.51,95%可信区间为0~45.84。(2)以RPQ得分为标准,卡方检验显示轻度颅脑外伤组PCS发生率和神经症组PCS样症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CS样症状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轻度颅脑外伤组PCS发生率和神经症组PCS样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各个组内影响RPQ得分的因素不完全一致,轻度颅脑外伤组文化程度越低、左利手、scl-90分越高、无焦虑者、外向者、情绪越不稳定者,容易患PCS;正常对照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左利手、PTIQ分越高、scl-90分越高、抑郁者、无焦虑者,PCS样症状的发生率越高;神经症对照组男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PTIQ分越高、scl-90分越高、抑郁者、焦虑者、情绪越不稳定者越容易患PCS样症状;总体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文化程度越低、PTIQ分越高、scl-90分越高、焦虑者、外向者、情绪越不稳定,越容易患PCS样症状。(4)伤后3个月随访时PCS发生率较伤时PCS发生率稍有下降,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伤后6个月的PCS发生率较伤后一周PCS发生率有明显下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通过对同一标准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标准同一时间PCS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本研究应用RPQ作为评定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工具具有较高的效度。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及关键词表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课题的经费来源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组
  • 2.1.2 正常对照组
  • 2.1.3 神经症对照组
  • 2.2 诊断标准
  • 2.2.1 ACRM制定的轻度颅脑外伤的诊断标准
  • 2.2.2 DSM-IV关于PC8的诊断标准
  • 2.3 方法
  • 2.3.1 影像学检查
  • 2.3.2 心理学测试
  • 2.3.3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研究工具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工具
  • 3.1.1 调查问卷
  • 3.1.2 影像学检查
  • 3.1.3 临床评定
  • 3.1.4 统计软件
  • 3.1.5 随访
  • 3.2 技术路线和流程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三组PCS或PCS样症状的发生率的比较
  • 4.1.1 RPQ得分的正常范围
  • 4.1.2 三组PCS或PCS样症状的发生率
  • 4.1.3 三组PCS或PCS样症状发生率的比较
  • 4.2 影响PCS或PCS样症状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 4.2.1 数据类型转换
  • 4.2.2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影响RPQ得分的因素
  • 4.3 随访后轻度颅脑外伤组PCS发生率的变化
  • 4.3.1 伤后3个月和6个月的PCS发生率情况
  • 4.3.2 伤后一周和伤后3月、6月的RPQ得分之间相关性分析
  • 4.3.3 伤后一周与伤后3月、6月不同标准诊断的PCS发生率相关性分析
  • 4.4 本研究RPQ作为评定PCS的工具的效度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PCS发生率
  • 5.2 病例组伤后两次随访PCS发生率的状况
  • 5.3 PCS或PCS样症状发生率的影响因素
  • 5.4 本研究中RPQ作为评定PCS工具的效度分析
  • 5.5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发病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率、诊疗技术及预后
  • 论著: 轻度颅脑外伤患者脑震荡后综合征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个人简历
  • 研究生阶段主要研究和学习经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影响颅脑外伤患者苏醒因素与对策[J]. 柳州医学 2013(04)
    • [2].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早期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光明中医 2019(24)
    • [3].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外科临床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01)
    • [4].小儿颅脑外伤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06)
    • [5].探究手术时机对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36)
    • [6].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78)
    • [7].综合性护理对78例颅脑外伤重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7(20)
    • [8].36例车祸致颅脑外伤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05)
    • [9].探究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32)
    • [10].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06)
    • [11].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02)
    • [12].探讨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8)
    • [13].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癫痫47例救治的探讨[J]. 中国医药导刊 2016(11)
    • [14].观察分析针对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早期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4)
    • [15].颅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护理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31)
    • [16].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23)
    • [17].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外科临床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20)
    • [18].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合并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22)
    • [19].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07)
    • [20].颅脑外伤出血采用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30)
    • [21].小儿颅脑外伤临床特点与急救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32)
    • [22].发生颅脑外伤怎么办[J]. 现代养生 2020(05)
    • [23].颅脑外伤如何救治[J]. 家庭生活指南 2020(07)
    • [24].探讨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J]. 现代养生 2017(02)
    • [25].重症监护室颅脑外伤患者的观察护理[J]. 人人健康 2017(04)
    • [26].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养生 2017(08)
    • [27].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07)
    • [28].颅脑外伤开颅探查术的手术配合分析[J]. 人人健康 2017(10)
    • [29].快速康复理念在颅脑外伤开颅患者术后的应用[J]. 健康之路 2017(07)
    • [30].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 人人健康 2017(16)

    标签:;  ;  ;  ;  ;  

    脑震荡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