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三维技术研究及古黄河源头水系的新发现

遥感图像三维技术研究及古黄河源头水系的新发现

论文题目: 遥感图像三维技术研究及古黄河源头水系的新发现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作者: 张秉仁

导师: 刘占声

关键词: 三维遥感图像,洪水演进,源发型洪水,黄河源头,古黄河,古水系,青海湖,水位下降,河湖,相沉积,阿拉善高原,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雅布赖山,贺兰山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遥感图像三维技术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的研究方法目的是揭示古黄河存在其它源头水系的问题这一研究课题对于认识黄河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包括大区域遥感图像三维技术三维动态技术和洪水演进仿真技术青海湖历史水位高度及其与黄河水系的关系阿拉善高原古水系及其与黄河水系的关系研究结论是青海湖在最盛时期为外流水系水位高于现今湖面200余米面积是现今的2 倍有余并有东北东南三个泄水口与现今黄河相通青海湖是古黄河的源头水系之一阿拉善高原存在一个庞大的古水系河湖网大体为东南流向汇聚于腾格里沙漠而与黄河水系相通也是黄河的源头水系之一发生于晚更新世的现今黄河对其袭夺作用彻底改变了北方水系的基本格局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黄河发源地的历史结论

1.2 古黄河源头水系问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

1.2.1 青海湖历史水位高度问题的由来

1.2.2 阿拉善高原遥感图像的认识

1.2.3 本文选题及其依据

1.3 古黄河源头水系问题研究的技术方法确定

1.4 本文基本思想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基本思想与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三维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意义

1.5 遥感图像三维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1 遥感图像三维技术研究背景

1.5.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3 三维技术发展趋势

1.6 遥感图像三维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1.6.1 遥感图像三维技术

1.6.2 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目的

1.7 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

第二章 大区域3D 影像制作与遥感图像三维动态技术

2.1 大区域3D 影像的制作需求

2.2 大区域3D 影像制作的数据准备

2.3 大区域3D 影像制作技术

2.3.1 3D 影像制作方案

2.3.2 大区域DEM 生成与三维图像制作

2.3.3 两种纹理映射模式

2.3.4 大区域3D 影像制作示例

2.4 大区域3D 影像制作技术总结与讨论

2.5 遥感图像三维动态技术

2.6 动态地形仿真的关键技术

2.6.1 动态地形仿真流程

2.6.2 基于OpenGL 的虚拟环境绘制

2.6.3 动态变化区域的选择

2.6.4 堆栈技术实现隆升过程模拟

2.7 山体升降动态过程及仿真实验效果

第三章 源发型洪水演进仿真技术研究与实现

3.1 源发型洪水演进仿真问题的提出

3.1.1 蔓延型洪水淹没

3.1.2 源发型洪水淹没

3.1.3 青海湖问题研究的客观需求

3.2 洪水演进仿真环境的绘制

3.2.1 洪水演进仿真流程

3.2.2 三维地形建模方法

3.2.3 地形地貌实时绘制

3.3 边界搜索与湖域内的洪水演进

3.3.1 源发型洪水演进仿真的技术关键

3.3.2 边界搜索条件与连通构件

3.3.3 水体演进过程的边界搜索

3.4 洪水演进过程中的河道自适应控制

3.4.1 搜索算法在河道中的局限

3.4.2 逐点水位修正

3.4.3 避免绘制失真

3.5 洪水演进动态过程仿真的实验效果

第四章 青海湖历史水位高度问题的重新认识

4.1 青海湖自然地理概况

4.1.1 青海湖现代自然地理概况

4.1.2 青海湖地形地貌特征

4.1.3 青海湖区的湖泊与水系

4.2 青海湖的形成与发展

4.2.1 地质构造概况

4.2.2 青海湖的形成

4.2.3 青海湖的水位下降

4.3 青海湖历史水位高度问题研究方法

4.3.1 应用三维图像技术研究青海湖历史水位

4.3.2 青海湖历史水位高度问题的野外查证

4.4 青海湖湖面萎缩的三维图像解译与分析

4.5 环青海湖高位湖相沉积

4.6 古青海湖湖成地貌

4.7 青海湖历史上的最高水位

4.7.1 青海湖历史上最高水位的结论

4.7.2 青海湖水位下降引发的环境问题

第五章 青海湖水系与黄河水系关系

5.1 青海湖与黄河水系关系问题的引出

5.2 青海湖水系与黄河水系关系的研究方法

5.2.1 应用洪水仿真技术研究两水系的关系

5.2.2 青海湖水系与黄河水系关系的野外查证

5.3 青海湖湖盆出口三维图像分析

5.3.1 日月山至湟水流域出口

5.3.2 倒淌河出口

5.4 青海湖与黄河的河湖相沉积

5.4.1 日月山湖盆出口

5.4.2 叶后浪沙丘成因与倒淌河倒流分析

5.5 青海湖盆地东端与现今黄河河床的交切关系

5.6 青海湖湖水演进动态过程与分析

5.7 古青海湖与古黄河关系的结论

第六章 阿拉善高原古水系的展布特征

6.1 阿拉善高原地质地理概况

6.1.1 阿拉善高原的自然地理景观

6.1.2 阿拉善高原的地质构造

6.2 阿拉善高原三维图像古水系信息提取

6.2.1 阿拉善高原三维图像的制作

6.2.2 阿拉善高原沙漠沙带和戈壁地貌影纹特征

6.3 阿拉善高原古水系的野外调查

6.4 阿拉善高原古水系展布特征

6.5 阿拉善高原内陆水系形成机理分析

6.5.1 阿拉善高原山脉隆升动态过程模拟的地学依据

6.5.2 山脉隆升的动态过程模拟

6.5.3 阿拉善高原山脉强烈隆升时期和隆升幅度

6.6 阿拉善高原山脉隆升作用改变了北方水系格局

第七章 阿拉善高原古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关系

7.1 狼山南段古河道及其与临河冲积平原的联系

7.2 横穿贺兰山古河道及河流冲积物的发现

7.2.1 贺兰山东西向古河床的三维图像

7.2.2 贺兰山西麓更新世冲积阶地

7.2.3 贺兰山上东西向古河道的发现

7.3 腾格里沙漠南缘现今黄河的袭夺作用

7.3.1 腾格里沙漠南缘现代自然地理概况

7.3.2 现今黄河袭夺古黄河的地层地貌证据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

8.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8-26

参考文献

  • [1].基于模糊理论的遥感图像分割方法研究[D]. 林剑.中南大学2003
  • [2].复杂场景下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目标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D]. 吴其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 [3].高分辨遥感图像统计处理及分析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倪维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
  • [4].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图像场景理解关键技术研究[D]. 姚西文.西北工业大学2016
  • [5].基于聚类分析的遥感图像分割方法[D]. 田丽华.吉林大学2018
  • [6].遥感图像高精度并行监督分类技术研究[D]. 蒋艳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 [7].基于结构模型的遥感图像军事阵地目标特征分析及其识别技术研究[D]. 陶午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 [8].基于小波域隐马尔可夫树模型的遥感图像纹理分类研究[D]. 彭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
  • [9].超光谱遥感图像降维及分类方法研究[D]. 刘春红.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 [10].基于遥感图像的重要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研究[D]. 张志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基于模型的遥感图像三维目标识别系统研究[D]. 席学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
  • [2].应用遥感和三维图像研究查证吉林省西部地表水系变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 杨国东.吉林大学2004
  • [3].西部高寒山区遥感与化探信息综合找矿定位预测研究[D]. 杨自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4].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遥感定量化关键关键问题研究[D]. 冯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5].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探测研究[D]. EdwardMatthewOseiJnr(爱德华马太奥赛).吉林大学2005
  • [6].吉林省西部区域遥感蒸散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 王黎明.吉林大学2005
  • [7].黄河三角洲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 颜世强.吉林大学2005
  • [8].多源遥感信息融合技术及多源信息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D]. 韩玲.西北大学2005
  • [9].多元地学空间数据融合及可视化研究[D]. 潘军.吉林大学2005
  • [10].基于遥感与DEM的“吉兰泰—河套”古大湖重建研究[D]. 杨丽萍.兰州大学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遥感图像三维技术研究及古黄河源头水系的新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