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肿消汤干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痹肿消汤干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观察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分析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寻找RA疾病相关蛋白,探讨RA的发病机制;(2)观察痹肿消汤(Bizhongxiao decoction,BZXD)干预前后RA患者PBMCs的差异蛋白质表达,探讨BZXD治疗RA的作用机理。方法:(1)选取18例早期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n=9,简称BZXD组),口服痹肿消汤。另一组为对照组(n=9,简称MTX组),予口服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和普威。9名健康正常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晨僵(morning stiffness)时间、握力、关节压痛数(Tender joint count,TJC)、关节压痛指数(Tenderjoint count index,TJI)、关节肿胀数(Swollen joint count,SJC)、关节肿胀指数(Swollen joint count index,SJI)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沉(er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atoid factor,RF)的变化。(3)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s,抽提PBMCs中的蛋白,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正常人及RA患者PBMCs总蛋白质。凝胶经考染显色后,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然后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验证差异表达蛋白。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晨僵、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握力等主要症状与体征均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但BZXD组在改善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指数方面优于MTX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ESR,CRP等炎性指标较前有明显降低(p<0.01或p<0.05);BZXD组的ESR、CRP下降较MTX组更明显(p<0.05)。BZXD组临床显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88.9%;MTX组临床显效率为55.6%,总有效率为77.8%;BZXD组总有效率优于MTX组(p<0.05)。(2)各组PBMCs总蛋白2-DE图谱的建立及差异蛋白质识别:分别获得正常人、RA患者治疗前、后PBMCs总蛋白2-DE图谱,通过比较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23,选取18个点进行质谱鉴定,成功鉴定15个蛋白质,与正常人比较其中8个蛋白质点在RA中表达上调,7个表达下调。与MTX组比较,BZXD组有6个蛋白质表达差异更为明显。(3)差异蛋白质点质谱鉴定及蛋白功能分类:发现并鉴定了正常人、RA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BMCs中的差异表达大于2倍的蛋白质点15个。根据NCBI、MSDB数据库中提供的的信息,这些差异蛋白质的功能涉及物质代谢、能量产生、物质转运、抗氧化应激、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等。其中apolipoprotein A-I、actin,beta、Talin 1、ATP synthase、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Prohibitin、Ras related protein、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等蛋白可能与RA病变密切相关。(4)差异蛋白验证结果:RT-PCR方法证实ApoA-I在正常组、RA治疗组、对照组的表达水平与2-DE结果一致。结论:(1)找到了正常人与RA患者PBMCs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它们在RA发病机理中发挥潜在作用;BZXD可调节RA的PBMCs中多种蛋白质的表达。(2)ApoA-I的RT-PCR验证结果与2-DE结果一致。BZXD可能通过调节RA患者PBMCs中ApoA-I表达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3)BZXD改善RA病人的症状与体征,控制急性炎性反应优于MTX组,且无明显的副反应。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英语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痹肿消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小结
  • 第二章 BZXD 干预 RA 患者 PBMCs 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雷公藤多苷与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8)
    • [2].浅谈中医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J]. 心理月刊 2020(02)
    • [3].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11)
    • [4].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1)
    • [5].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13)
    • [6].断藤蝎子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11(03)
    • [7].观察比较两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6)
    • [8].风湿性疾病护理的重要性[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10)
    • [9].鹿瓜多肽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 2011(06)
    • [10].托珠单抗与英夫利西单抗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评价[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7(03)
    • [11].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01)
    • [1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0(02)
    • [13].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炎性因子改变及效果的观察[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08)
    • [14].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28)
    • [15].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3(15)
    • [16].外周血脂联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骨与关节损伤中的临床意义[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18)
    • [17].白芍总苷和甲氨喋呤联合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海峡药学 2017(09)
    • [18].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初步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24)
    • [19].病证结合组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5(20)
    • [20].舒筋活血汤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8)
    • [21].一次性护理垫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蜡疗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甘肃科技 2020(01)
    • [22].穴位配合中频电护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11)
    • [23].中频中药导入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17(05)
    • [2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综合治疗38例的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 2014(01)
    • [25].功能锻炼联合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14)
    • [26].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研究[J]. 河北中医 2016(02)
    • [27].溻渍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患者44例[J]. 环球中医药 2016(09)
    • [28].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 2017(02)
    • [29].雷公藤多甙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08)
    • [30].舒筋接骨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6(10)

    标签:;  ;  ;  ;  ;  ;  

    痹肿消汤干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