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民事公益诉讼的源头上溯至古罗马,发展至今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已接受并相继制定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法治进程的深入,有关公益的纠纷层出不穷,民事公益诉讼逐渐为公众所了解并成为讨论的热点。然而现行立法对当事人资格的限定和对公益诉讼程序设计的缺失,使受到损害的公共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救济和保障。因此,应该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从立法上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民事权利救济途径,从而达到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引言部分,提出我国公益纠纷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作出界定。第二章到第六章是研究内容的具体章节。第二章通过“公益”及“公益诉讼”的不同见解,界定“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和内涵并整理出其特征。第三章专门讨论我国学界对民事诉讼的争论并介绍了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介绍和比较西方主要代表国家的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和实践并进行总结。第五章分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和司法现状,从中得出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从受案范围、原告资格和具体程序设计等方面论述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还有待探索。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1.1 问题的提出1.2 论文研究范围和相关界定第二章 民事公益诉讼概述2.1 公益诉讼2.1.1 公益的涵义2.1.2 公益诉讼2.2 民事公益诉讼2.2.1 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2.2.2 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第三章 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学说3.1 我国理论界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争论3.2 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3.2.1 当事人理论3.2.2 法院裁判的“权利生成”理论3.2.3 程序意义的诉权理论第四章 国外民事公益诉讼比较考察4.1 世界主要国家民事公益诉讼简介4.1.1 英国4.1.2 美国4.1.3 德国4.1.4 法国4.1.5 日本4.2 各国民事公益诉讼比较与分析4.2.1 民事公益诉讼模式4.2.2 起诉主体资格宽松4.2.3 受案范围逐渐拓宽4.2.4 公共团体发挥重要作用第五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现状5.1 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现状5.2 民事公益诉讼的司法现状第六章 建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设想6.1 民事公益诉讼的立法模式6.2 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6.2.1 国有资产流失案件6.2.2 环境公害案件6.2.3 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6.2.4 反垄断、反不当竞争案件6.3 民事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6.3.1 检察机关6.3.2 社会团体和组织6.3.3 公民个人6.4 民事公益诉讼的举证责任6.5 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6.6 滥用民事公益诉讼的制约制度6.7 对原告的激励制度6.8 民事公益诉讼的其它诉讼制度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公益论文; 公益诉讼论文; 民事公益诉讼论文; 制度构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