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严重威胁性外来入侵植物入侵与扩散历史过程重建及其潜在分布区的预测

我国严重威胁性外来入侵植物入侵与扩散历史过程重建及其潜在分布区的预测

论文摘要

外来生物入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它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丧失而且威胁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入侵种在入侵区域的种群扩散是入侵种带来风险的最根本问题,也是其造成危害的重要原因。研究入侵物种的扩散规律可以了解其在入侵地的入侵状况和扩散趋势,这对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14种在我国具有较强威胁性的外来入侵植物,通过对其入侵历史动态的分析,判断其在我国的入侵与扩散阶段,进而预测其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这14种外来植物为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北美独行菜(Lepidium virginicum)、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钻形紫菀(Aster subulatus)、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牛膝菊(Galinsoga paviflora)、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a)和北美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紫茎泽兰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入侵我国,经过1940—1960年长达20年的时滞期,紫茎泽兰开始在云南及其临近的省份如四川、贵州和广西迅速扩散。其中,紫茎泽兰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扩散速度为20公里/年,而在垂直地带性北亚热带地区的扩散速度为6.8公里/年。紫茎泽兰仍没有入侵到垂直地带性暖温带地区。尽管1990年后,紫茎泽兰在云南基本停止扩散,但其在邻近省(市)的快速传播表明紫茎泽兰在我国仍处在扩散阶段,还没有达到饱和阶段。生态位模型预测结果和紫茎泽兰在已经入侵地区扩散的地理生态式样基本相符。我国南部及中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紫茎泽兰生长。而在华中地区,由于环境条件不太适宜,其扩散速度会相对较慢。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气候条件完全不适合紫茎泽兰生存。因此,我国南部和中南部广大未入侵地区将会受到紫茎泽兰入侵和快速扩散的严重威胁,对此应该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自从紫茎泽兰于1978年首次入侵四川省以来,已经在四川、重庆和湖北大面积扩散。紫茎泽兰在此新近入侵区域主要沿河流、公路、铁路扩散。其中沿安宁河、108国道和成昆铁路向北扩散的平均速度为19公里/年,而沿金沙江-长江向东北扩散的平均速度为33公里/年。特别是2000年以后,紫茎泽兰沿金沙江-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生物入侵的概念
  • 1.2 外来入侵物种研究的关键环节
  • 1.3 外来入侵物种地理分布动态的研究历史、方法和意义
  • 1.4 地理信息系统在外来物种空间分析与适生区预测中的作用
  • 1.5 我国生物入侵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入侵和扩散动态及其潜在分布区预测..
  • 2.1 前言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在新近入侵区域的扩散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动态及其历史重建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外来入侵植物潜在分布区预测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度迁移学习在紫茎泽兰检测中的应用[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0(06)
    • [2].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J]. 动物医学进展 2019(02)
    • [3].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重金属含量及其肥用安全性评价[J]. 土壤学报 2018(02)
    • [4].紫茎泽兰透皮剂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临床杀螨效果观察[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04)
    • [5].沼肥和紫茎泽兰菌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9)
    • [6].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J]. 湖南农业 2016(03)
    • [7].紫茎泽兰筋材改良昔格达土物理力学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16(05)
    • [8].紫茎泽兰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J]. 猪业科学 2014(11)
    • [9].紫茎泽兰对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2014(12)
    • [10].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15(05)
    • [11].紫茎泽兰浸出液对几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学生物学 2012(10)
    • [12].始于种子的“植物人生”[J]. 中学生百科 2017(12)
    • [13].紫茎泽兰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09)
    • [14].入侵杂草紫茎泽兰的高光谱特征提取和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07)
    • [15].紫茎泽兰引起小鼠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肝脏毒性损伤(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9(08)
    • [16].紫茎泽兰入侵滇中不同森林群落的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9(09)
    • [17].紫茎泽兰对小麦的化感作用及腐熟肥效[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4)
    • [18].不同氮素水平对重金属胁迫下紫茎泽兰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8(02)
    • [19].恶性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在西藏的入侵现状及应对建议[J]. 西藏科技 2018(04)
    • [20].不同牧草替代紫茎泽兰的试验效果调查[J]. 绿色科技 2017(13)
    • [21].紫茎泽兰多糖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抗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12)
    • [22].紫茎泽兰的防除及利用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04)
    • [23].几种优质牧草替代种植对紫茎泽兰的防控效果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10)
    • [24].入侵植物紫茎泽兰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14)
    • [25].紫茎泽兰生活史特性及其治理分析[J]. 草业与畜牧 2012(12)
    • [26].紫茎泽兰的危害及防除[J]. 草业与畜牧 2011(01)
    • [27].紫茎泽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J]. 植物保护 2011(01)
    • [28].滇中地区公路沿线紫茎泽兰的分布格局及其生境因子[J]. 生态学杂志 2010(03)
    • [29].农业部:力争使重点区域紫茎泽兰灭除率达到80%以上[J]. 植物医生 2010(04)
    • [30].紫茎泽兰入侵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J]. 杂草科学 2009(01)

    标签:;  ;  ;  ;  ;  

    我国严重威胁性外来入侵植物入侵与扩散历史过程重建及其潜在分布区的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