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及临床随访分析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及临床随访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方式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神经外科2006年6月到2009年12月收治的81名患者101枚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平均随访时间为10.2月。全部病人经脑血管造影明确,分为3类:(1)偶发动脉瘤,23名患者28枚动脉瘤;(2)症状性动脉瘤,26名患者31枚动脉瘤;(3)多发性动脉瘤中未破裂动脉瘤,32名患者46枚动脉瘤。其中夹闭组19名患者19枚动脉瘤,介入栓塞组11名患者12枚动脉瘤,观察组53名患者70枚动脉瘤。分析影响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预后的相关因素,比较动脉瘤不同处理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该随访中男性28人(34.57%)、35枚动脉瘤(34.7%),女性53人(65.43%)、66枚动脉瘤(65.3%)。总体女性动脉瘤患病率较男性高,男女之比为1:1.89。其年龄分布为30岁到81岁,平均年龄为54.58岁,发病高峰年龄为40-65岁(占总数的66.7%)。动脉瘤以中小型(<15mm)为主,占93.4%,尤其是5mm以下的占64.1%。动脉瘤的分布以前循环为主(占94%),其中颈内后交通动脉占41.6%,其次颈内动脉其他部位,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别占23.8%、13.9%、9.9%。随访发现性别、年龄及动脉瘤大小与动脉瘤的自然预后没有显著相关性;而与动脉瘤部位,首发的相关症状有显著相关性。处理方式与其预后(GOS评分)经K-W秩和检验发现夹闭组预后最好,介入栓塞组稍差,观察组预后最差,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p=0.125)。通过影像学随访到随访58名患者70枚动脉瘤。其中夹闭组14枚,介入组7枚,观察组49枚。其夹闭组动脉瘤均完全夹闭,介入组1枚大部分栓塞(大于90%),观察组1枚瘤颈增大、2枚瘤体增大、破裂5例,其中破裂动脉瘤均为小动脉瘤(<5mm)。经K-W秩序检验三组中夹闭组效果最好,介入栓塞组次之,观察组最差,但无显著差异(p=0.274)。结论:未破裂动脉瘤多为中小型,其破裂往往发生在小型动脉瘤。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还需进一步明确。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小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的不断提高,将给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论文目录

  •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随访方式
  • 1.3 随访内容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未破裂动脉瘤的一般资料分析
  • 2.2 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预后
  • 2.3 未破裂动脉瘤处理方式与随访结果
  • 3. 讨论
  • 3.1 性别与未破裂动脉瘤的关系
  • 3.2 年龄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 3.3 动脉瘤大小与破裂风险
  • 3.4 动脉瘤部位与破裂风险
  • 3.5 未破裂动脉瘤处理方式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颅内动脉瘤诊疗研究进展[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2)
    • [2].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12)
    • [3].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9)
    • [4].动脉粥样硬化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性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03)
    • [5].从过去走向未来,颅内动脉瘤的诊治历程[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10)
    • [6].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06)
    • [7].对比血管内栓塞和开颅夹闭对于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52)
    • [8].天气转凉 警惕颅内动脉瘤破裂[J]. 江苏卫生保健 2017(11)
    • [9].颅内动脉瘤破裂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实践 2016(08)
    • [10].已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06)
    • [11].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26)
    • [12].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2)
    • [13].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02)
    • [14].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新进展[J]. 中外医疗 2019(18)
    • [15].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04)
    • [16].颅内动脉狭窄伴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5)
    • [17].颅内动脉瘤59例临床分析[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1(06)
    • [18].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69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08)
    • [19].颅内动脉瘤误诊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08)
    • [20].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14)
    • [21].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评定[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04)
    • [22].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效果比较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09)
    • [23].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研究现状[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5(06)
    • [24].颅内动脉瘤——脑内的“不定时炸弹”[J]. 人人健康 2012(11)
    • [25].颅内动脉瘤232例的临床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07)
    • [26].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2(04)
    • [27].64层MSCT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09(22)
    • [28].多发颅内动脉瘤同时夹闭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12)
    • [29].颅内动脉瘤患者便秘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10)
    • [30].小儿颅内动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吉林医学 2019(02)

    标签:;  ;  ;  ;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处理及临床随访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